单位名称 | 兴平市林业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保护辖区的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林业站工作人员培训和上岗证书核发,林业科技推广与试验示范基地建设。 | |
住所 | 兴平市西环路 | |
法定代表人 | 刘刚 | |
开办资金 | 93.5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兴平市自然资源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7.56万元 | 131.1万元 | |
网上名称 | 兴平市林业工作站.公益 | 从业人数 5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站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办理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规违法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站在市自然资源局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工作开展情况(一)突出党建引领,加强队伍建设林业站党支部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不断提升支部党建工作成效和水平。一是扎实有序开展好主题教育活动,有效助推了单位工作高质量发展。二是深化“双报到·为民行”活动,积极开展扶弱助困活动。(二)推广林业新科技,推进国土绿化一是“521”林业科技示范工程。我站在丰仪镇丰仪村的陕西金苗普惠农业有限公司大田樱桃示范点聘请樱桃专家对林农进行面对面的育苗、造林、病虫防治技术培训。培训会共培训林农50余人,撒发各类培训资料150余份。二是全民义务植树。分别在3月11日、12日、15日、20日,配合开展省级单位、省妇联和省林业局“妈妈林”、咸阳市和我市“四大班子”领导及市直单位义务植树活动,现场栽植红梅、白皮松等大规格苗木8000余株。活动前期林业站工作人员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保证活动顺利开展。活动期间负责技术指导,保证植树成活率。三是苗圃调查。开展全市苗圃调查,摸清我市现有苗圃204家,面积3万余亩,各类苗木花卉5200余万株。(三)加强涉林知识产权和食品安全管理一是认真推进涉林双打各项工作。我们严格按照省市文件要求,组织开展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劣林木种苗,依法查处新品种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加强林草种苗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政策法规宣传,促进涉林双打工作有序高效顺利开展。二是落实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根据市林业局安排,我站对南市镇陈文村金穗密冬枣种植园冬枣采集样品2批次,以及对应产地环境土壤采集样品2批次,主要检测内容为农药残留量、土壤重金属含量、其他不安分成分等多项指标。经省林产品质检与产业服务保障中心进行质量检验,所有批次样本指标均合格。(四)多措并举,严格保护生态资源1.广泛宣传,提升群众保护生态意识。发放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加拿大一枝黄花、野生动物保护、森林防火等各类宣传彩页16000余份,张贴海报300余份,悬挂横幅42条,出动宣传车150余车次,有效地推动了群防群治。加强行业监管宣传,与涉林、涉木企业(个人)签订《兴平市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责任承诺书》,并发放《林业植物及其产品检疫监管告知书》。2.加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防。一是美国白蛾监测预防。我们在4月中旬和7月中旬,在全市设置一、二代性诱器监测点共380个,开展成虫监测,要求当天观测当天汇报;随后在美国白蛾网幕期,对重点预防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组建了两只专业喷药队,在5月中旬和8月中旬,对全市21个重点预防村进行了全面细致的预防性喷药,全年共出动喷药车44台(次),出动人力370余人(次),喷施药液200余吨;加强检疫封锁力度,在兴户大桥收费站设立固定检疫检查点,在344国道、西宝高速兴平出口等主要交通要道设立流动检疫检查点,共检查运输苗木车辆150余辆,立案查处9辆。经过全年的努力工作,未发现美国白蛾疫情传入我市。二是松材线虫病普查。积极进行秋季松材线虫病专项普查,全程使用移动监测APP。9-10月份我站对全市所有松科植物分布点进行了普查,覆盖率达100%。共普查松林小班58个,小班面积共145.35亩;其他小班14个,小班面积2302.35亩;共上传采集点信息77条。普查涉及松树均为路旁绿化及园林景观树木,未发现死亡松树或濒死松树,未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3.完成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和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为落实上级有关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文件精神,我站精心组织普查队伍,明确工作任务,学习调查app使用方法和普查技术规范,科学开展林业外来入侵物种调查和有效防控,共调查出外来入侵物种35种。聘请第三方公司,开展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今年已完成外业调查工作,共鉴定出草原有害生物14种。4.积极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组织人员对辖区内古树名木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对古树名木进行保护复壮。清除所有树干上的附着物,安装栅栏,对个别偏重枝干设立支撑;在病虫高发期喷施药剂进行防治,不让其遭受病虫的侵害。5.扎实做好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各项工作。在全市设置踏查线路7条、灯诱监测点5处,适时开展以光肩星天牛、杨扇舟蛾为主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工作,按时上报发生、防治月报表及趋势预测报告。全年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1.57万亩,虫害发生1.28万亩,病害发生0.29万亩;全年发布虫情动态和短期预报共38条。6.严格检疫,强化管理。全年共办理植物检疫证书1300余份,调运检疫各类苗木花草630余万株,均未发现检疫性害虫。积极推进检疫执法行动,共查处办结违反林草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法规案件15起,其中兴户桥检疫封锁检疫检查点查处9起,路上巡查查处4起,绿化工地巡查复检查处2起。在绿化工地巡查复检中发现1起从美国白蛾疫区调运苗木案件,对其立案查处后,予以深埋无害化处理,销毁白蜡7株。7.抓好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一是全面开展“清风行动”。主动开展宣传,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配合的良好氛围;加强巡查监测,出动执法人员190人次,执法车辆48车次,检查人工繁育场所1处,经营利用场所10处,未发现破坏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活动。二是积极开展野生动物救助。今年救助各类野生动物17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1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鹰隼、灰鹤共3只,三有动物及其他动物14只。三是坚持候鸟保护巡护和疫源疫病巡查。组织人员不定期在渭河、高干渠等野生动物栖息地、迁徙路线开展巡护巡查和疫源疫病监测,严防乱捕滥猎,巡查野生动物非正常死亡情况。8.加大森林防火力度。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春季森林草原防灭火会议及领导讲话精神,利用宣传车、宣传横幅等多种形式,进村入户开展防火宣传,加强农事用火、民俗用火巡查力度,加大巡查频次,严禁一切野外用火,保护森林资源。二、取得的社会效益2023年,我站被咸阳市林业局评为咸阳市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先进单位;被咸阳市林业种籽苗木站评为二〇二三年度咸阳市林草种苗工作先进单位;被咸阳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评为2023年度全市森防工作先进单位。开展林业科技推广,培训林农50余人;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现场栽植白皮松、红梅等大规格苗木8000余株;通过苗圃调查摸清了我市目前共有苗圃204家,总面积3万余亩,各类苗木花卉5200余万株;采集冬枣样品2批次、产地环境土壤采集样品2批次,经检验,所有批次样本指标均合格;在重点区域设立一、二代美国白蛾虫情监测点380个,组织4次全面排查,开展2次细致的预防性喷药,加强检疫封锁,圆满完成了我市美国白蛾监测预防工作,防止疫情再次传入我市,保护了我市林业生态安全;对全市所有松科植物分布点进行了普查,未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和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发现外来入侵物种35种,草原有害生物14种;对全市古树名木进行巡查、保护复壮,喷施药剂防治病虫害;发布虫情动态和短期预报共38条;严格调运检疫、产地检疫、检疫执法,共查处办结违反林草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法规案件15起,销毁从疫区调运来的白蜡7株;积极开展野生动物救助和疫源疫病巡查工作,共救助黑鹳、鹰隼、灰鹤等各类野生动物17只;对东北社区两户孤寡苦难家庭开展节日慰问。三、存在的问题一是技术推广、种苗管理工作不尽人意,多数苗圃管理粗放、档案管理不规范。二是检疫执法力度仍然不够,违法违规调运苗木现象依然存在。三是由于单位技术力量薄弱、疫情等原因造成外来入侵物种普查进展较慢。四是只注重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防,其他病虫害防治力度不够。四、整改措施在2024年的工作中,我们将发扬优点,克服不足,继续以建设和谐绿色兴平为己任,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林木种苗管理,加大检疫执法力度,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强化其他病虫害的防治,为实现我市林业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五、2024年工作打算1.继续抓好党建工作。2.加大重点区域绿化进程中的技术指导,大力推广林业先进造林技术。3.适时开展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监测预防工作,加大监测排查力度,加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检疫封锁工作力度,杜绝疫情传入我市。4.严厉查处违法调运林业植物及其产品案件,阻断重大林业有害生物人为传播途径。5.继续推进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6.与相关部门配合,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做好野生动物救助及疫源疫病巡查工作。7.完成上级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咸阳市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先进单位;二〇二三年度咸阳市林草种苗工作先进单位;2023年度全市森防工作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