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志丹县旅游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文物管理与旅游开发。 | |
住所 | 志丹县社会事业大楼九楼 | |
法定代表人 | 南楠 | |
开办资金 | 31.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志丹县文化和旅游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万元 | 14.2万元 | |
网上名称 | 志丹县旅游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工作完成情况2022年,我县旅游经济发展遇到多轮疫情反复冲击和需求收缩、预期转弱双重压力叠加影响,旅游收入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在文旅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挖掘和整合旅游资源,积极引进和培育市场主体,调优旅游产品供给结构,打造“革命红都将军故里”品牌,坚持高质量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行业复苏振兴,围绕文旅创意产业链,大力推进“招商引资”,促成一批重大旅游项目落地实施,全面提升志丹县旅游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实现新突破。一、2022年主要工作成效1.坚强党建引领,保障文旅产业高效能融合。一是强化理论学习,提升服务能力。以构建“学习型”支部为切入点,全面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通过“领导领学、全员共学、个人自学、分享互学、行动践学”方式,结合周一、周四集中学习,全年集中学习48次,支部书记开展讲党课3次。二是注重制度建设,提升党建水平。全面落实民主集中制、“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及“固定党员活动日”等制度,全年评议党员4名,召开组织生活会2次,“七一”期间到保娃沟门、保安革命旧址等开展固定党员活动4次,全面提升支部凝聚力。三是发挥示范引领,助力中心工作。始终坚持“抓党建促发展”思维定位,充分发挥支部堡垒作用,结合全县旅游发展需要,出色地完成了全年各类旅游相关活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疫情防控值班。同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到所包扶村组开展为群众采收苹果,赢得了群众一致好评。2.坚持高位推动,促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复苏。2022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38.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8亿元。一是印发《志丹县A级旅游景区质量品质巩固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培育打造了一批安全有序、环境优美、服务质优、设施完善、经营诚信的精品旅游景区。二是制定《志丹县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聚力“主题村”打造、“美食村”推选行动、风景道及相关配套建设持续推进、“后备箱”富民工程、精品民宿培育行动。三是完成志丹县农家乐及民宿旅游星级评定。为进一步增强农家乐、民宿行业服务意识,加强自身管理,落实农家乐、民宿餐饮服务和住宿场所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提升服务食品安全和住宿场所整体水平,保障游客饮食住宿安全,树立良好对外形象。评定出3星民宿1家,3星农家乐2家。3.聚焦文旅融合,推动全域旅游高效率发展。今年为我县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重点推进年,按照县十四五提出实施“文旅提升”战略,认真落实《志丹县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两长”公园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以全域旅游创建为统领,促进志丹文旅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文旅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A级旅游景区评定、复核工作,重点提升改造九吾山景区,完成了县域内A级旅游景区复核工作,加快推进永宁山景区、猫巷峡谷景区3A级旅游景区评定。加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重点推介洛河峡谷综合开发、红色研学基地项目,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推动全县旅游标识系统更新完善工程、5G智慧旅游体系建设工程、完善旅游厕所软件服务,完成全县范围内旅游厕所高德地图、百度地图双标注,旅游厕所电子地图上线工作。不断延伸文旅产业链条,建设旅游文创产品研发基地,完成红都旅游美食街等一批优质旅游服务项目。整合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不断提升我县旅游行业服务能力,对全县民宿、农家乐星级进行了评定,评定3星级农家乐2家,3星级民宿1家。着力打造星级酒店、品质餐饮,星级民宿、农家乐,增设旅行社网点等,促进形成全民全业服务旅游的大格局。加大对县域内旅游资源进行项目申报、科学开发与运营,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本土文旅产业的整体竞争实力。4.强化宣传推介,提升旅游形象高水平展现。一是制作了《志丹旅游招商引资册》5000册;新编制《旅游指南》,目前印制1000余本;制作了《文明旅游倡议书》《文明旅游海报》《文明旅游公约》《旅游法》宣传页等相关宣传资料,并投放于出入境大厅、车站、酒店、旅行社等涉旅行业。二是先后制作了《雪后‘醉’美志丹》《志丹县洛河峡谷》《红都故事: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旧址》《红色故事˙刘志丹烈士陵园》《金秋九吾美如画》等宣传片;并制作了《春日踏青三台山》《志丹县:领略峡谷美景˙探秘崖洞奇观》专题片和《山川秀美新志丹》MV。三是开展了形式多样宣传活动。春节期间,为志丹市民营造了一个祥和、欢乐的节日氛围,举办了志丹过大年文化旅游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推出了系列文化旅游活动。今年以来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各类旅游宣传活动。举办了春日踏青三台山旅游宣传活动;走进千年古寨——永宁山红都诗会活动;猫巷大峡谷文学采风活动;参加了文化旅游资源推介暨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了“踏青洛河峡谷,寻梦百里画廊”为主题的春日踏青活动;举办了陕西省第七届朗诵大赛 延安赛区“缤纷杯”志丹专场暨旅游宣传月活动;中华美食荟·知味陕西·志丹味道餐饮消费季活动暨旅游美食街启动等活动。5.规范市场监管,营造旅游服务高品质输出。一是双重预防分级管控。建立完善安全隐患排查和预防控制体系,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隐患,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全年开展旅游市场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等各类专项整治活动7次,并不定期对景区(点)、旅行社、星级酒店等旅游行业开展安全检查和监管,开展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检查28次,出动检查人员94人次,开展安全生产百日行动对旅行社“零团费”专项检查11次,旅游业明码标价专项整治行动9次,累计检查景区(景点)及涉旅场所68次,其中旅行社及门市部21次,旅游星级饭店27次,景区(点)12次,旅游购物单位5家,旅游车辆3次,发现安全隐患3处,并全部整改到位。二是聚焦重点狠抓落实。在春节黄金周、五一小长假、中秋国庆节前和旅游旺季对全县各景区景点、农家乐、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安全制度、消防设施、安全通道、警示标牌、娱乐项目等进行专项检查次,认真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县安委办及上级部门的安全工作指示,对照《新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指导各旅游企业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和救援预案,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机制;落实重大隐患排查和重大活动备案制度。三是严格要求旅游企业执行节假日等非常时期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应急响应及时有效,严禁迟报、漏报、谎报、瞒报。二、存在的问题1.旅游产业形式单一有待提升。当前我县旅游产业未将优质自然、红色、人文资源转化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优势,景区及配套设施数量少、级数低、分布散,以观光游为主旅游纵深不够,导致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相较于周边宝塔区、黄陵县、黄龙县等成熟旅游县区,我县旅游仍处于粗放型旅游产业,旅游资源处于“部门分割、区域分割、景区分割”的状态,文旅资源碎片化,没有能够整合利用形成集群集聚和聚约效应,从而导致“文化旅游+”全业融合发展不够深入,文创产品层次不高等问题产生。2.全域旅游营销方式有待创新。我县目前对各景区的营销方式主要依托于线下推广、线上宣传转载等方式,营销方式单一,覆盖面小,知悉度不高。我县特色旅游产业展示不够专业化,例如未将旅游业与我县整体宣传相结合,定期或不定期文化活动与旅游推介会连接不够紧密,特色文创产品类别单一,不能有效发挥其宣传作用等。在交通方面:我县连接各景区之间的交通方式较为滞后,缺少往返县城与各景区之间的旅游专线,较难满足除自驾游以外的其他游客群体出行需求;在服务方面:县城区缺少面向散客的旅游集散中心、咨询中心等为游客提供路线指引以及门票销售等服务;在配套设施方面:我县目前缺乏星级酒店及特色餐饮,少有精品深度休闲体验服务推出,难以满足游客对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从而出现了“半年闲、留客难、购物难、娱乐少”等问题。回顾一年来我县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特别是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距离我市第一梯队还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中心将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转变工作理念,增强服务意识,促进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更上新台阶。志丹县旅游服务中心2022年2月13日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