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乡县救助管理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弘扬人道精神,提供救助服务,依法保护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业务范围:县区内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工作;部分跨省救助接送。 | |
住所 | 西乡县城关镇葛石村一组 | |
法定代表人 | 李淳 | |
开办资金 | 218.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乡县民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5.1万元 | 757.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站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完成情况。一是认真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日常救助工作,着力在寻亲服务、站内照料、疾病救治、街面巡查、协助返乡、落户安置、源头治理等关键环节上实现救助管理服务质量提档升级。(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制定印发了《西乡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方案》和《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共召开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季度推进会议3次,对30个成员单位和镇(街道)承担的重点工作任务实行调度安排,整体推进,确保工作部署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二是在17个镇(街道)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并进行挂牌,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得到全面加强。三是2023年元月对全县38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39名孤残儿童进行春节前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新春祝福和慰问品,深入了解儿童的家庭情况、就学状况,及时掌握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向监护人宣传儿童保障政策;2月联合汉中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汉中市新星儿童成长援助中心对10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进行走访,了解其监护、生活及政策落实情况;5月联合县检察院为留守及困境儿童送上节日慰问和礼物。6月至今定期走访关怀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使孩子们得到精神上关怀,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四是广泛宣传党和政府关于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保障的政策法规。在樱花广场通过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单页的形式,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三)大力开展寻亲服务和滞站人员安置工作。利用“头条寻人”发布寻亲公告、媒体刊登寻亲信息、“百度”识人程序等方式甄别人员信息。对查询无果的滞留人员,我站积极联系公安机关对其进行人像比对和DNA采集。截至目前,发布寻亲信息6条,寻亲成功4人次。对1名比对无结果的长期滞留人员已报请公安机关做好落实户籍工作,并拟出安置方案,经县民政局审定后,进行妥善安置。(五)源头治理全力推进。建立流浪乞讨返乡人员信息台账,一人一档,并做好信息对接和人员接收工作,对于已返家的,委托村(居)委会了解其家庭状况,对存在生产、生活及基本医疗保障方面困难的,帮助其上报详细情况到镇(街道)及相关部门。2023年共统计到28名流浪乞讨返乡人员并存入档案。建立易流浪走失人员信息台账,截至目前共统计到36名易流浪走失人员并存入档案。将送返西乡的精神障碍患者、肢体和智力残疾人员、反复流浪乞讨人员等纳入信息库统一管理,并按时回访。(六)认真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7月1日开展“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以来,提前备好防暑降温食品、药品,对流浪乞讨人员第一时间提供救助服务。活动期间,发放药品80份,发放食品、饮品90份,为救助服务对象安全度夏提供了有力保障。入冬以来,我站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不断加大日常巡查和夜间巡查力度,重点对汽车站、火车站、桥梁涵洞,城乡接合部等流浪乞讨人员活动区域开展全面排查,“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共开展街面巡查36余次,救助15人次,其中站内救助8人次,站外救助7人次。发放衣物15套、棉被8床、食品15份,保障了各类困境人员得到有效救助并安全过冬。(七)大力开展宣传活动。6月19日是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我站举行了开放日暨“夏季送清凉”街头救助活动启动仪式。当日上午,在樱花广场摆放相关救助政策法规宣传展板展台,从站内照料、街头救助、寻亲工作、未成年人保护四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宣传展示。向群众介绍救助管理工作的政策法规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相关知识,以及发现流浪乞讨人员该如何帮助他们,确保他们的基本生存权益得到有效保护。活动当天共发放救助宣传册、宣传手袋,防暑用品800余份。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3年全年共接待和劝导救助人员144人次(其中未成年人3人),男性救助人员131人次、女性救助人员13人次。其中自助返乡24人次,护送返乡30人次,危重病人1人次,智障、精神病人13人次,使生活无着人员得到了及时救助,保障了他们的权益。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的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还不够广泛,群众知晓率不高;二是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帮扶工作仍需加强。(二)改进措施。一是利用“6.1”国际儿童节、“6.19”救助开放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二是继续引导全社会关心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经常性走访慰问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及时了解其生活、学习状况。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全面推进救助管理工作。做到街头巡查常态化、站内服务精细化。持续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着力在照料服务、救助寻亲、街面巡查和综合治理、落户安置、源头治理、干部队伍建设等关键环节上建机制、压责任、提质量、优服务。(二)大力开展寻亲途径。利用各种信息平台,多途径开展救助寻亲服务工作,让受助人员及时与家人团聚。(三)切实加强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履行好临时监护职责,做好因突发事件影响造成监护缺失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组织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提供专业服务。(四)继续做好困境儿童慰问工作。继续加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探访探视工作,经常性深入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家中开展走访探视、送温暖活动,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解决。对监护缺失及监护责任落不实的儿童,及时调整监护责任人,确保监护责任落实到位。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