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兴平市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兴平市渭河生态区保护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山洪灾害、堤防及其他水旱灾害的防御治理。河道砂石资源的开发利用;渭河生态区范围内的管理维护工作等。 | |
住所 | 兴平市南大街159号 | |
法定代表人 | 牛威 | |
开办资金 | 233.8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兴平市水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5.11万元 | 257.16万元 | |
网上名称 | 兴平市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兴平市渭河生态区保护中心) | 从业人数 6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水利局的统一部署和大力支持下,以保障沿渭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目标,严格落实省、咸阳市防御水旱灾害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实际,提早预防,精心组织,统筹推进,积极应对各类汛情发生,确保全市安全度汛。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全面完成2023年度目标任务。现将我中心本年度主要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一)全力以赴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今年5月份以来,按照省、市各级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各项有关工作。一是调整充实防汛抗旱抢险队伍;二是严格落实防汛值班工作制度,汛期经上级部门多次抽查,值班情况一直良好,未发现带班领导或值班人员缺岗现象。;三是完善渭河度汛预案及我市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四是落实防汛抢险物资储备工作,采购应急抢险物资约110万元;五是出动巡堤查险人员200余人次深入各沿渭镇办堤防、水潭等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并及时落实安全隐患整改工作;六是认真开展山洪灾害防御演练工作,7月28日在马嵬镇前北铁村举行了兴平市2023年山洪灾害防御应急演练,马嵬各级防汛责任人及相关人员积极参与。演练结束后,还对前北铁村周边群众开展了一次山洪灾害防御宣传培训,发放宣传手册和宣传彩页2000余份,培训资料100余套。七是积极谋划实施应对抗旱保耕,3月份实施了南市镇抗旱应急项目,投资50万元冲洗水井3眼,配套潜水泵3台,电缆330米,输水管道2352米,出水桩47座。(二)加强渭河生态区日常监管1、生态区巡查:不断加强渭河生态区保护和管理,严格管控进入渭河生态区的建设项目,规范渭河生态区范围内项目建设活动。积极开展渭河生态区巡查工作,每天出动巡查车2辆、巡查人员8名,共开展辖区内建设项目的日常检查巡查100余次,及时发现和制止违规建设活动,建立项目管理台账,落实巡查责任。2、公共设施维护。不断加大渭河生态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河道新装立柱式防护网约3公里;更新渭河兴平全段的公益宣传牌150余块;生态区亮界2处;完成沿渭全段堤顶路绿化提升修剪施工2次60公里,养护面积83.3万平米。积极配合交通部门实施西安至兴平高速公路改扩建道路交通疏导应急工程,将原河堤路双向两车道拓宽至双向四车道,总长14.3km,目前项目已通车试运行,预计明年年初全面完工。3、暑期防溺水工作。每天出动宣传车2辆,在沿渭村庄散发传单,循环宣传,提高群众水域安全防范意识。同时我局于6月底与市宏远保安公司签订水域安全防护协议,每天派遣安保人员30余人,在重要路口、重点区域24小时值守,全面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今年以来我市渭河河道范围内未发生溺水事故。4、严厉打击非法盗采砂石资源行为。积极配合市打击非法盗采砂石资源领导小组各项工作,成立渭河生态保护中心河道非法采砂专项打击整治领导小组,由中心主任牛威担任组长,对全市河道、生态区持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安排中心全体人员开展全面排查和暗访检查。不断加大巡查频次和力度,对县区内的以河道治理、清淤疏浚、生态区建设项目等名义非法采砂行为严厉查处。5、“清四乱”工作。认真学习贯彻落实《陕西省渭河保护条例》《渭河生态区日常巡查工作制度》,不断加强渭河生态区日常巡查管理。切实履行岗位职责,积极组织人力,对河道管护范围内、堤顶两侧、上下堤路及河道工程、管理站房周围等重点区域进行了全面的排查整改。主要围绕在排查水环境污染;水面、河岸是否保洁到位,是否存在污水偷排、直排现象;是否存在乱占乱建、乱排乱倒及侵占水域岸线等问题。今年以来共拆除生态区乱打乱建项目3处;清理河道乱堆乱倒点位5处,清运垃圾20余车。全段共安排专职保洁人员27名,垃圾清运车10台,确保堤防周边环境卫生整洁。(三)加快项目推进工作1、完成兴平市白马河入渭口防洪综合治理工程的方案编报、招标实施、完工验收及试运行,完成项目投资368.35万元;2、完成兴平市渭河河堤路绿化养护2022——2023年度合同修剪任务,完成投资120万元;3、完成白马河连霍高速——故寺段防洪综合治理工程、白马河故寺——北金家段防洪综合治理工程的设计编报,征地补偿,招标实施等工作。两个项目共完成投资570余万元;4、完成兴平市渭河于堡段堤防护基加固工程(二期)施工设计及招标实施工作,目前已完成投资300余万元;5、完成白马河344国道——连霍高速段防洪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方案的编制工作;6、完成渭河兴平市庄头仪空——马村段堤防护基加固项目的立项报审、初步设计编报及招标方案报审等工作;7、完成兴平市渭河标准化管理工作系列文件的编制及报审工作。(四)加强安全生产保障工作中心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一岗双责”工作体系,对各项目施工单位签发安全生产告知书,进一步落实部门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同时结合防汛、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加强对工程重点部位和薄弱部位的安全检查,今年来累计排查一般隐患7个、重点隐患2个,已整改到位7个,剩余1处正在实施整改,1处预计明年年初实施堤防加固整改工作,全年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二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023年我中心坚持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渭河兴平段没有发生流域性的洪涝灾害,中心全体人员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做好我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进一步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断加大渭河生态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河道新装立柱式防护网约3公里;更新渭河兴平全段的公益宣传牌150余块;生态区亮界2处;完成沿渭全段堤顶路绿化提升修剪施工2次60公里,养护面积83.3万平米。河道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得到大幅提升,渭河生态区环境进一步好转。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关于项目建设方面。我中心承担全市堤防以及其它水旱灾害灾害工程的应急抢险及水毁修复工作,修复经费严重不足,虽然省、市上级主管部门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该项工作,但限于灾害修复工作资金缺口大,仅靠地方本级资金只能对部分险工险段进行紧急修复,无法及时对损毁的水利工程进行全方位的维修养护,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二)灾害防御培训和技术推广方面。在开展灾害防御工作时,部分地区因多年未发生灾害险情,所以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淡化了水旱灾害防御思想,产生松懈意识,一旦该地区出现洪旱灾害容易出现束手无策等问题,使防汛抗旱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四、整改措施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高度重视资金争取工作,积极与省市相关部门对接,形成高位推动效应。二是强化项目管理。提前做好项目规划、项目设计、项目库信息建设和方案编写等工作,为使项目争取工作做好筹备工作。三是不断强化水旱灾害风险宣传宣教工作,结合市水利局常规宣传方向,扩大宣传类别、加大宣传频次、强化宣传力度,细化宣传责任,在利用好纸质媒介的同时,充分发挥门户网站、官微平台的宣传作用,及时发布政策信息、积极关注反馈意见,全面提升群众知晓率,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的风险忧患意识。五、2024年工作计划一是严格履行职责,不断推进渭河河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夯实管护责任,细化工作举措,进一步加强与镇办河长部门的联系沟通,努力避免各类破坏和影响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确保堤防内外干净整洁,使渭河成为展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二是加强渭河生态区保护和管理,严格管控进入渭河生态区的建设项目,规范渭河生态区范围内项目建设活动。三是强化项目实施,计划完成河堤路绿化养护2023——2024年度修剪养护任务;继续完成白马河连霍高速——故寺段防洪综合治理工程、白马河故寺——北金家段防洪综合治理工程的建设实施、完工验收及试运行工作;继续完成兴平市渭河于堡段堤防护基加固工程(二期)施工及完工验收工作;计划完成白马河344国道——连霍高速段防洪综合治理工程的方案评审及招标实施工作;计划完成渭河兴平市庄头仪空——马村段堤防护基加固项目的招标实施工作;完成兴平市水利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