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凤县> 凤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凤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7 09:08
单位名称 凤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全县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及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住所 凤县双石铺镇行政中心B座521室
法定代表人 杨龙
开办资金 5.1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
举办单位 凤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07万元 6.07万元
网上名称 凤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3年,我单位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完成了:(一)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1、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结合节假日及三农等时间节点,开展村庄清洁专项行动。截止目前,发动农民群众3.3万余人,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135吨,清理村内水塘6口,清除村内沟渠1093公里,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174吨,开展进村入户宣传教育6400余次,开展卫生环境消杀3234次,投入整治资金218.58万元。2、聚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凤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核“12393”奖惩激励机制,调动群众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对全县9个镇66个行政村通过“两月考、半年评”,颁发“流动红黄旗”,奖优罚劣。先后召开5次评比通报会,1次现场观摩会,累计评定出人居环境整治先进镇15个,人居环境整治优秀村16个,最美庭院50个,整洁居室、干净厨房、卫生厕所各80户,评选好媳妇、好婆婆各330名。共发放实物和奖励资金140万元,罚款30万元。3、扎实推进新建厕所改造。印发《凤县2023年户厕改造实施方案》,结合“四问十看”工作标准和“五建模式”,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143座,公厕改造11座,均超额完成任务,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以上。4、持续开展改厕摸排“回头看”。按照市县安排,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村安全饮水及户厕改造问题排查工作的通知》《关于转发开展农村卫生厕所调查摸底和建档立卡核实工作的通知》,督促指导各镇全面摸清目前农村户厕建设基本情况,详细掌握农村改厕基础数据,重新核实完善农村改厕建档立卡情况,为接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夯实基础。今年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工作共摸排户厕总数14837户,发现问题厕所377户,对摸排发现的具体问题和一些新旧厕屋并存的问题,结合“四问十看”工作标准通过封闭厕屋、提高拔臭管高度、地面硬化、卫生清洁等具体性措施进行整改,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5、公厕管护。指导镇村严格落实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1+10”管理办法和《凤县农村公厕管理办法》,按照管护标准公厕管护员及时对公厕进行保洁,同时结合“12393”考核激励机制,开展公厕卫生管护考核,确保常态化管理。发放公厕管护资金39.6万元,其中市级补助19.8万元,县级配套19.8万元,确保农村公厕管护取得实效。(二)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1、续开展农民学习会,印发《关于规范农民学习会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导各镇认真制定学习计划,结合传统节日等活动,以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文艺表演、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扎实开展农民学习会,各镇村累计开展各类农民学习会200余场,参与群众2.1万余人次。2、5月31日-6月4日举办了“耕耘者振兴计划”凤县乡村治理骨干专题培训班,通过对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相关政策的解读,对全国乡村治理优秀案例的拆解及应用,结合信息化、数字化工具,培训县级部门、乡镇干部、村干部共计60人,引导乡村治理骨干吃透政策,为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打下坚实的基础。开展农村移风易俗专项治理工作,健全一约四会,结合农民学习会,约束群众铺张浪费、高价彩礼等不良现象。印发《关于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全面推进乡村治理工作的通知》指导66个村持续修订完善村规民约。通过“五抓五促”树立品牌,乡风文明迈上新高度,8月8日-9日,全省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在凤县召开,相关工作得到省市有关领导的肯定。(三)持续推进健康村庄创建。按照省市健康细胞示范建设要求,全面落实健康村庄创建工作,与凤健办联合印发《关于印发推进2023年健康村庄示范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扎实开展健康村庄示范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健康凤县建设。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深入发掘和总结各镇各部门的典型经验做法,向上推荐全省第二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5篇,其中《三联五帮六带激活乡村振兴》入选全省第二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二)凤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和“月考核、季点评”“12393”激励考核机制先后在陕西日报、宝鸡日报、宝鸡经济等刊物进行报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展不够平衡。镇与镇、村与村之间工作进度参差不齐,有的镇村存在等、靠、要思想,工作缺乏主动性。示范村、重点村、公路沿线村、村委会周边整治效果明显,部分偏远村组的“六堆”问题整治不彻底,影响整治效果。2、群众参与度不够,主动性不强,环境整治工作存在“上边热,下边凉”的现象。3、基础保障还有所欠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一些行政村自身无力承担清村庄清洁行动的经费投入,无足够的资金保障设施正常运转及后期维护,农村垃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而导致村庄脏乱差问题出现反复。(二)改进措施:1、严格落实制度,确保环境整治常态长效开展。一是持续推行凤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12393”考核奖惩机制。不断优化考核办法,采取“四不两直”方式高标准严要求调度推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二是因地制宜,利用农村边角闲置地块、房前屋后公共空间、村庄外围场院等,通过设计创意,打造了一批“微景观”“微广场”等人文空间“精微”节点。2、发挥村民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主体作用。推进全面乡村振兴,农民是受益的主体,也是参与的主体。应当多形式地开展宣传教育,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农民自己动手,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营造人人爱护环境的浓厚氛围,形成人人参与整治的良好局面3、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应该继续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资金投入,在整治过程中保护好村落格局,保留好农村原有特色风貌,让人记得住乡愁。并要关注落后及偏远农村的整治情况,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尽量缩小农村人居环境差距。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进一步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力度,提升村容村貌;加快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进度,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完成70座年度改厕任务。(二)积极争取省市补助资金,探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和改厕后期管护建设项目,打造宜居乡村,改善村庄环境风貌。(三)持续推进农民学习会,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巩固提升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工作成效。(四)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强化宣传引导、正向激励增强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自觉性。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在全村内形成了户户有责任,家家包卫生的良好氛围。用积分制激发善治。将村民遵纪守法、诚信文明、移风易俗等情况转化为“爱心超市”积分,参与分享物质和精神成果,持续提升群众道德素质。强化村民自治提升乡村文明。修订完善“一约四会”,每季度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评选若干“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家庭”“最整洁居室”等,引导广大群众学先进典型,培育文明新风。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