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农业机械管理站(铜川市农机安全监理所)

铜川市农业机械管理站(铜川市农机安全监理所)

发布时间: 2024-03-27 08:51
单位名称 铜川市农业机械管理站(铜川市农机安全监理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规范管理农业机械和农机安全监督为农业生产提供安全保障。宣传、贯彻有关农业机械的法律、法规·引导规范农机生产,参与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农业机械牌证管理,技术检验,驾驶操作人员考核,发证,年检审验,安全检查·纠正违章和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农机监理规费的监督收缴
住所 铜川市新区朝阳路铜川政务12楼
法定代表人 化学文
开办资金 60.1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11万元 5.75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农业机械管理站.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市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活动(一)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超额完成,农业科技装备水平不断强化。2023年,共争取中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576万元,较上年600万元增长163%,共实施补贴资金2380万元,支持4280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新增购置推广应用绿色高效农机具5431台(套),拉动社会资金投入9097万元,新增农机总动力8.55万千瓦,高效播种机械、粮食烘干设备、农用植保无人机等短板装备实现突破,农机装备不断提档升级。(二)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大力推行“一镇一站点”服务模式,指导布局建设7个县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和30个镇级综合农事服务站,实现了区县、涉农镇办全覆盖,开展土地流转、托管服务面积30万亩以上,推广实施小麦宽幅沟播机械化技术种植面积10.03万亩,较上年新增4.93万亩。(三)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以“平安农机”示范创建为抓手,推进农机安全“网格化”管理,扎实开展农机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全市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未发生农机事故。通过持续开展农机“亮尾工程”、“送考下乡”、“送检下乡”“送修下乡”服务,全年新注册登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436台,培训考核新增持证驾驶人768人,免费检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6843台;组织开展各种农机安全大检查、隐患大排查370余次,排查隐患29个,完成整改29个,整改率100%;农机报废更新补贴高效推进,全市共受理报废补贴机具38台,总补贴资金33.06万元(补贴机具较去年翻一番,补贴资金比去年增加17.11万元),清理注销138台不符合安全技术条件的老旧农机牌证。(四)致力平战结合,农机应急作业服务能力不断强化。印发《铜川市农机应急作业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依托综合农事服务组织和农机合作社共组建30支应急作业服务队、5支应急保障队,全市初步建成了“平战结合”的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体系。面对夏收“烂场雨”和秋季“华西秋雨”等极端天气影响,及时启动应急服务响应。建立干部包联区县机制,下沉生产一线,指导各区县以镇村为单位,绘制了小麦成熟期趋势图、收割路线图,公布24小时服务热线、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点和生产用油保供点及作业供求信息等,为抢收抢种保驾护航。通过系统管理、科学调度,全市小麦、玉米机收率分别达到99%和80%以上。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是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有力促进我市农机装备结构升级换代,促进农机化综合水平提升,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二是强化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预防和减少农机安全事故,为农业生产提供安全保障。三、存在的问题一是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缺口持续加大。难以满足群众购机需求,在一定程度制约着特色产业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加之我市地方财政紧张,市、区县保障补贴工作实施必要的组织管理经费难以得到落实。二是农机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仍需提升。农机手入社率还不高,散兵作战,主体之间缺乏协调,服务领域不宽,特色产业全程服务少,扶持政策不够丰富、服务模式不成熟,服务标准不完善。三是是农机防灾减灾能力还需提高。农机应急防灾减灾信息化服务调度平台还不健全,应急作业队素质好、技能精的农机手数量较少,应对极端天气的经验还不多。应急保障队伍机具数量种类、机具维修保养、作业用油供给等保障还存在缺口。四是农机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无证驾驶、逾期未检、违法载人上路行驶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基层监管能力凸显不足,经费保障困难的问题较为突出,安全检验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比较滞后;“平安农机”创建缺乏项目经费支撑。四、整改措施:1.落实惠农政策,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一是坚持绿色生态导向,对粮食生产、生猪养殖、高效植保、秸秆还田离田、残膜回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支持农业绿色发展机具,实行敞开补贴。二是推进植保无人机、果业生产平台、设施农业装备(温室大棚骨架)等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实施。三是继续推进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落实。2.提升监管能力,推动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一是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完善农机安全监管责任体系,进一步规范落实农机经营服务组织安全主体责任。二是加强源头管理和隐患治理。会同农业综合执法机构持续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三年行动,遏制较大农机事故发生。3.坚持示范引领,大力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提质增效。积极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新业态创新,新培育1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对10个农机社会化托管服务示范点持续巩固提升。五、2024年工作思路一是充分发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引导,用足用好2024-2026年新一轮惠农政策,优先保障粮食生产重点环节,丘陵山区、特色产业生产农机补贴需求,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二是提升安全监管服务能力,推进农机安全网格化管理和“平安农机”创建,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三是提升“一镇一站点”服务能力。大力推动“一镇一站点”服务模式向村组拓宽延伸,支持村级集体建立“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点,带动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争取项目资金,坚持示范引领,打造实力较强、装备优良、服务优质、带动能力强的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完善应急保障功能。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