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永寿县> 永寿县人民医院

永寿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 2024-03-27 08:50
单位名称 永寿县人民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和护理保健服务。业务范围: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训、妇幼保健与健康教育。
住所 永寿县药厂路中路西段1号
法定代表人 何新宝
开办资金 12118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永寿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846.85万元 10601万元
网上名称 永寿县人民医院 从业人数  46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0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0年工作成效(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2020年1-11月总诊疗13,1169人(次),同比下降1,0%;其中门诊12,1557人(次),同比下降12%;急诊9612人(次),同比上升21%;住院8749人(次),同比下降14%;手术926人(次),同比上升5%。2020年1-11月总收入7661万元,其中业务收入5500万元,同比下降4.1%;捐赠收入130万元,其中货币93万元,救护车一辆价值31万元,医疗器械6万元;财政拨款1917万元。(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1、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医院发展力量。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院党支部认真落实各级党委部署要求,高点定位,靠前指挥,在全院发出抗击疫情联防联控动员令,成立2个临时党小组,深入全县291个监测点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跟踪指导,对隔离病区排查出院34名患者进行回访;建立党员示范岗10个,签订党员防控疫情承诺书,职工书写请战书184份,爱心捐款2,5750元。成立县医院医共体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不断完善党组织建设工作。常态化开展“三会一课”和“两学一做”,以援鄂护士崔艳艳为榜样,深入开展学习教育和宣讲,强化队伍建设,今年以来,发展入党积极分子6名,确定发展对象2名。成立四支应急突击队,先后组织培训演练10期,技术操作2次,建立了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应急队伍,在全院形成了党员干部带头、全员参与的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全面推进行风建设,努力打造廉政高效干部职工队伍。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主体责任清单,扎实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责任体系。调整充实了行风建设领导小组、医德医风管理领导小组,修订完善了《永寿县人民医院工作制度》《差旅费管理办法》等文件。观看专题警示教育片《浮沉》,举办“以案促改”教育会,聆听重要案例,接受思想洗礼,做到教育不断,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安装人脸识别考勤机,专科专人管理,杜绝了职工迟到早退、溜岗缺勤、纪律松散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在医院醒目位置增设意见箱4个,门诊大楼投诉系统24小时开放,督查科加大监查力度,定期发放行风评议表,开展第三方测评,各科室召开患者及家属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1-11月份共处理投诉事件29起,通报处理14人。3、全力以赴抗击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全面落实各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建立标准化测温处、预检分诊、核酸采样及专用的患者、职工出入通道;新建挂号、收费、检验、药房、专用儿童诊室为一体的13间380平方米规范化发热门诊,配备6名医护人员、3名工勤人员。把好出入关口,聘请安保公司6名人员进驻医院,严守患者与职工通道,严把疫情防控第一关口。优化隔离病区条件,增添呼吸机、消毒机、电视及远程视频系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积极争取中行捐赠负压救护车一辆,发热病人专车转运。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工作,传染病区建设项目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投资1600万元,该项目正在办理有关手续;发热门诊改扩建项目建筑面积1158.24平方米,投资500万元,该项目正在施工。供应室为抗疫一线人员制作防护靴,物资保障组为疫情防控储备足量的防控物资。制定疫情防控各类制度45项,导示标识600多条,规范防控工作流程,保证正常医疗规范有序。全面执行首诊医师日志和就诊承诺书,开展疫情防控培训及演练86次。建立疫情防控现场督导机制,实现院感“零感染”。PCR实验室建设于5月6日开展新冠抗体检测,6月29日正式启动核酸检测,截至11月30日,共报告登记发热患者1465人(次),发热门诊接诊240人(次),采样送检137次,共开展抗体检测2138人(次),核酸检测5355人(次)。4、扎实开展健康扶贫,助力决胜脱贫攻坚。落实全县健康扶贫工作政策要求,以问题为导向,扎实开展大病集中救治管理和慢病随访。目前,集中救治管理大病20人,对2522名慢病患者进行随访。与陕中二附院签订对口帮扶协议,该院5名专家与靖江7名专家长期坐诊,指导业务。目前,共开展业务培训83次,业务查房65次,疑难危重病例会诊186次,指导手术15例。我院9名业务骨干对口帮扶9所乡镇卫生院,共诊疗770人次,业务培训99次,业务查房140次,培训卫生院医务人员434人次。扎实落实分级诊疗、“先看病后付费”和“一站式”服务,1-11月份,共上转544人次,同比下降60%,先诊疗后付费优惠1265人次,医院垫付资金453万元,解决了贫困群众“住院难、报销难”问题,助力全县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5、宣传工作持续发力,打造医院良好形象。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新媒体、标语、宣传车等各种形式开展宣传工作,为医院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LED显示屏24小时滚动播放防控动态、疫情信息和防控知识,印制《新冠肺炎温馨提示》《患者就医告知书》《新冠防控科普小知识》,传达各级防控要求,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疫情,主动参与防控。撰写抗击疫情特别报道34篇,拍摄防控工作小视频10余个,大力宣传崔艳艳及优秀党员先进典型事迹,激发全体职工抗击疫情的磅礴斗志。推出“医共体专题”“主题会议”“主题学习”“最新业务”“健康扶贫”“获得殊荣”等主题板块,及时宣传医院业务特色和工作动态,打造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全年共发布宣传信息141篇,其中省级媒体平台49篇。6、聚焦医疗业务,持续提升服务能力。以“五大中心”建设为抓手,充分利用对口帮扶优质资源,借助国家级胸痛中心建设创建项目,加强人才培养和重点专科建设,目前,开展新技术新项目58项,胸痛、卒中中心开展业务46例,无痛胃镜162例,骨科开展肱骨髁上骨折克氏针内固定术2项,普外科开展了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术、钬激光碎石术,心内科开展了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溶栓术,神经内科开展了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眼科开展了翼状胬肉切除、角膜干细胞移植术,耳鼻喉科开展了鼻腔鼻窦乳头状瘤、上下和估计颧骨切开内固定术,神经外科广泛实施硬膜下血肿开颅等手术。围绕国家绩效考核指标要求,通过外聘、线上培训等方式,组织参加公立医院绩效考核6期,规范病案书写,强化内涵质量管理,完成2017-2019年病案首页规范填写工作;举办青年医师病例书写大赛,规范、提高病例书写质量。坚持长期和短期进修结合,集中和定期培训同步,今年共选派20名业务骨干赴三甲医院进修学习,涉及肿瘤、呼吸、影像、神内、妇科、新生儿、心电图等专业,院内集中培训58次,靖江帮扶专家科内培训18次。同时成立由三甲医院5名高技术人才组成的专家工作站,指导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开展。不断完善院感制度流程,坚持每月院感质量控制考核,持续强化院感知识培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防控能力。全面推进“4+7”试点扩围采购工作,足量采购中选药品,进一步降低群众药费负担。配备4名专职药师开展临床用药管理,通过参与查房、处方点评、临床药学简讯发放等形式,有效促进科学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7、开展“温馨护理微笑服务”,护理质量再上台阶。持续推进“7S”管理,就医环境得到改善,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在全院开展了“微笑服务温馨护理”及“四围绕、四提升”深化护士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活动,各临床科室护士坚持每周三开展患者就医体验活动,营造主动服务氛围,深化优质护理内涵,打造温馨病区专科特色,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护理服务。出台了《护理工作奖惩办法》《护士岗位管理实施方案》等文件,成立护士礼仪队,加强护理队伍管理,推进护理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坚持每天护士长夜查房,每周临床护理工作包抓跟进,坚持每月开展护理知识培训、护理安全查房、行政查房,每季度护理质量考核,确保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8、积极推进医共体建设,带动乡村两级同步提升。成立县医院医共体党总支,下设4个支部,成立医共体领导小组、医共体办公室、人力资源、财务核算、质量控制、药品耗材中心的一组一办四中心的总院管理机构,成立信息化管理、后勤服务、公共卫生管理、消毒供应、医学影像、病理检验、心电图诊断七大中心的总院职能机构,设立总会计师、总药剂师。制定了医共体章程,出台了医共体党建、宣传、急诊急救、远程会诊工作等实施方案,充分发挥总院的医疗优势,有效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医疗资源上下贯通。利用展板、网络、标语、电视等形式开展医共体宣传工作,总院下基层开展专家义诊、业务查房、业务培训,切实提升各分院医疗服务能力。建立医共体工作群,及时与各分院分享总院的工作动态,建立远程会诊服务平台APP,满足医共体远程会诊要求,逐步提高乡村两级诊疗水平,实现“小病首诊在基层、大病在县内、康复诊疗回基层”的医改目标。9、加强医院管理,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修订完善了《永寿县人民医院工作制度》、《永寿县人民医院章程》、《永寿县人民医院党支部会议、院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等制度。启动院领导包抓临床科室制度,实行领导干部一对一包抓临床科室业务工作,院领导坚持每天深入一线了解业务动态、现场协调、提供服务、检查督导,不断提升科室管理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财务管理,持续开展增收节支,压缩行政总务、各种津补贴、培训费等支出,坚持财务、人事、项目等三重一大事件定期对外公开,广泛接受职工监督。重新进行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设置,调整结构比例,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现已开始推行方案实施。推进信息化建设,开通网上就诊平台,开展网上咨询、网上问诊、远程会诊等线上服务,方便患者就诊。建立行政后勤服务临床一线工作机制,加强业务指导,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落实下收下送,满足临床需求。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