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兴平市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总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优化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全市农村环境卫生、镇容村貌、美丽乡村、净美庭院的创建工作及全市农村改厕工作等。 | |
住所 | 兴平市南关西路42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军庆 | |
开办资金 | 22.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兴平市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2.5万元 | 22.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4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发露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全市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治理成效,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美丽乡村创建等为重点,扎实推进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明显得到改善,长效管护机制初步建立,农民群众环境卫生意识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为农村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现将今年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政治学习,打造过硬队伍始终把加强整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全面学习践行生态文明思想,认真学习中省市人居环境工作政策精神,坚决把各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将单位政治和业务学习制度化、常态化,坚持一边学一边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做到“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真正解放了思想,转变了作风,使单位的整体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一)环境卫生整治一是周密安排部署。按照《兴平市2023年农村人居环境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安排,先后制定下发《兴平市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疑似图斑第三轮整治工作的通知》、《兴平市关于开展春节前后环境卫生大整治的通知》、《兴平市农村“村庄清洁”行动工作考核实施方案》、《兴平市关于开展农村环境卫生大整治“村村过关”的工作通知》、《兴平市关于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夏季村庄清洁行动”的通知》、《兴平市第四轮卫星遥感监测农村生活垃圾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销号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举办了全市第一季度书记擂台赛人居环境整治现场观摩会,推动了全市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加压加力,务求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取得实效。二是找准问题出实招。针对不同时节环境问题,分别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疑似图斑整治、春节前后环境卫生大整治、农村环境卫生大整治“村村过关”行动、环境卫生大整治“秋季秸秆清理”等活动。治理工作分阶段层层推进。第一阶段一是重点排查整治由省住建厅反馈的第三轮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疑似图斑;二是村庄内外春节期间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三是兴渭大道、344国道、312国道、河堤路、兴店路、旅游路、高铁高速公路过境段等主干道路两侧环境卫生。第二阶段,重点清理田间地头、河道沟渠、坟头井边、通村路两侧秸秆、柴草。第三阶段,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疑似图斑第四轮整治,重点治理村庄内外垃圾堆、柴草堆、杂物堆、乱贴乱画、乱搭乱建、乱摆乱放。三是加强督导考核。成立督导组,由环卫科牵头,每月分不同侧重点,对各镇办主干道路两侧、田间地头、河道沟渠、房前屋后“三堆六乱”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等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同时对各镇办滞后村整治情况、周检查反馈问题整治情况等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汇总后上报市考核办。截止目前,共明察暗访10次、检查考核10次,将发现的问题点位现场拍照反馈给各镇办,同时要求各镇办按期整改举并一反三。对检查中发现的所有问题点位建立台账,集中督导整改、进行销号管理,做到随发现随清理。四是建立长效机制。实施新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考核细则》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量化积分办法》,实行日积分、周检查、月考核、季评比,由人居办对照考核内容、考核标准,每月对各镇办工作进行打分排名,考核结果纳入全年目标责任考核,年底统一与奖补资金挂钩,确保工作推进有力有效。针对暗访巡查中发现的问题,督导镇办制定措施,不断完善环境卫生整治管理长效机制。五是提高群众参与力度。会同兴平市乡村振兴局、环保分局、治霾办召开兴平市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擂台赛一季度人居环境工作现场观摩暨点评会议,发放奖励资金550万元,增强了镇办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提高群众参与度。各镇(街道)相继召开人居环境整治观摩会20余次,有力推动整治工作开展。(二)改厕工作一是理清工作思路。按照“整村推进、因地制宜、严把质量、建管并重”的思路,高质量建设一批“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村,切实改善我市农村人居环境。对改厕前期工作分析研判,找问题、补短板、定方案。重新制定2023年农村户厕改造实施方案,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围绕不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能过冬、造价合理、操作方便、群众接受这五个条件,以行政村为单元,整体安排部署,整体规划设计,选用符合各村实际的农村改厕模式,将农村户厕改造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巩固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成果,引导农村开展户内改厕,加强农村公共厕所建设维护,推进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二是建立完善长效管护机制。注重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完善常态化管护制度、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督查考核等机制,逐步建立起“建、管、修并重,责、权、利一致”的长效管护机制,明确管护责任和主体,落实管护资金,确保改厕设施维修养护及时到位。为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助力农业产业发展,着重打造(改厕户+吸粪车+大三格粪污中转站+农业园区有机肥直接使用)全过程智能化管护平台监管模式。三、整治成效一是村庄清洁有成效。多次做好省市领导来兴检查、调研、召开观摩会周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开展农村环境卫生大整治“村庄清洁”工作、农村“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工作。开展省第三轮、第四轮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工作,整治问题点位共46处。清理柴草堆17217余处、垃圾堆约8.45万吨、杂物堆21300余处,整治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堆乱放约15630余处,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行政村比例达到92.27%,“村庄干净、道路整洁、户户卫生”成为环境卫生治理常态,治理成效在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检查中得到省、市部门认可。二是改厕工作有成绩。按照“十四五”计划,农村“厕所革命”下达任务量2999座。10月份已按照计划完成了全年改厕任务。省农业农村厅召开关中地区改厕模式专题会议,店张街道东西张村作为改厕示范亮点(大三格加污水处理站加湿地公园模式改厕)进行观摩。三是努力创建净美庭院。以农户为主体、以党员带动为抓手、以改厕改水为基础,整治户容户貌,改变卫生习惯,培养文明家风,提高生活品味。今年上半年创建净美庭院星级示范户1430户,打造示范一条街78条。四、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是群众参与度不高。群众思想观念落后,环保意识不强,外出务工上下班途中将垃圾随手乱丢乱放现象较为普遍。加上城区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在村外、路边偷倒现象时有发生,加大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难度;在改厕工作方面,前期宣传不到位,群众工作不扎实,导致群众对改厕政策认识度不高。二是清扫-收集-清运-处置体系有待完善。现有的环卫设施滞后、老化,跟不上农村经济日益发展的步伐,急需更新。目前垃圾压缩站不能大量处理秸秆、树枝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南位、南市、店张等果树种植区房前屋后树枝大量堆积,仅依靠行政命令禁止群众堆放,整治难度较大。建筑垃圾无专业化、规模化收集处理场所,在路边随意倾倒,管理、处理难度大。三是资金投入不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项需要投入资金的系统化工作,如农村垃圾处理、改厕、大型整治活动等都需要资金投入,需要中省级财政的大力支持和市级财政的政策倾斜。五、整改措施一是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完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按照新的《兴平市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考核办法》、《镇办环境卫生整治量化积分细则》,确保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标准有据可依。除日常固定清扫保洁外,继续在各村开展义务劳动,让人人成为村庄清洁行动的倡导者、参与者。二是向相关部门提交资金申请报告,申请增加环卫资金投入,更新环卫设施设备,提高环卫工人工资,确保清扫清运质量。三是是农村户厕改造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接受群众每日的检验,要求我们基层工作人员思想上高度重视,我们将充分发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的作用,定期开展小组会议,阶段开展小组协调会,并对上级下发的各类文件进行编绘,下发到成员单位和镇村,加强工作人员政策掌握,做到向文件要方法。要求工作人员用群众听得懂、能接受的方法对群众进行政策解读和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改厕意愿,变“要我改”为“我要改”。四是针对施工不专业、技术不到标。我们将建立施工单位资质库,镇(街道)推荐施工单位申报入库,人居办审核资质并入库后,邀请专家对施工人员及验收人员,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会,确保我市改厕工作抓实保质。六、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工作长抓不懈。开展6次农村环境卫生大型整治行动(1、1月份至2月上旬—冬季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和干干净净迎新年环境卫生大整治。2、2月下旬至3月—春季环境卫生整治活动。3、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在清明节前开展人居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村村过”活动。4、开展“热爱劳动迎五一全民大动员”环境卫生整治活动。5、夏秋季“秸秆清理”环境卫生专项整治。6、“迎国庆”环境卫生大整治。通过大型整治活动,全面清理村庄房前屋后、村巷村道积存垃圾,规范整理柴堆、杂物堆,集中整治村庄道路沿线两侧、河道河岸散落垃圾,引导群众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推动村容村貌有效提升)。二是积极寻找探索适合我市的垃圾处理技术模式。试点清扫、清运、垃圾处理实行第三方运营模式,同时筛选2个村,作为推行垃圾分类试点村,为全面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实现垃圾源头减量做准备。三是2024年在全市13个镇办181个行政村,农村厕所革命按照十四五农村改厕计划改厕2967座,投资652万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