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米脂县地质灾害防治中心(米脂县地质环境监测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县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监测预警、群防群治、工程治理、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撑等工作;承担全县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储量和矿产业务权监测等技术性工作。 | |
住所 | 米脂县创业北路1号 | |
法定代表人 | 冯米红 | |
开办资金 | 5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米脂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46万元 | 25.27万元 | |
网上名称 | 米脂县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能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开展工作情况我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4415处,其中极高风险隐患点7处,高风险隐患点185处,中风险点392处,低风险隐患点596处,观测点3235处。1、加强领导,编制方案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市政府发布的《榆林市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结合气象部门提供雨量数据和我县实际情况,我局按时编制了《米脂县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经县政府同意,于4月19日向全县各镇、银州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下发(米政办函[2023]45号),为做好今年汛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我局有针对性的专门编制了《米脂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2、加强排查,强化多措并举根据我县隐患点分布情况,我中心落实八镇一街片区负责人组成九路排查组,实行地质灾害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制度,组织对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全覆盖排查。排查人员高度负责,利用“平站结合”专家,群专结合,严密排查,隐患点排查率达100%,进一步建立完善了排查档案。今年,我们根据信息变化,重新制作了警示牌。今年要求每遇降雨,我中心派出排查组针对易发地质灾害区进行重点排查。3、开展应急演练,提高救灾能力为增强广大人民群众防灾减灾和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省、市主管部门要求,我中心联合街镇,在平战结合单位的技术力量支撑下,全县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除综防体系建设项目已治理及搬迁、暂不住人等隐患点未组织演练外,共完成82场次应急避险演练;演练数据已填报至省地质灾害信息化平台。4、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应急水平为使广大群众进一步掌握地质灾害基础知识,增强群众自救互救能力,我们充分利用3月份科技宣传月、4.22地球日、5.12防灾减灾周、安全宣传月、6.25土地日以及下乡排查、演练等机会,面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采取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品等形式多样的方式开展宣传活动,并将宣传活动数据及影像资料通过月报按时上报市局。5、加强应急值守,确保信息畅通我中心地质灾害全体值班人员保持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全年24小时领导带班双人值班制度,对特殊天气变化信息的文件及上级领导批示等,及时通过电话、手机短信、传真等方式下达到各街镇及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值班人员能够及时接听,上传下达,确保了值班信息畅通无误。6、积极整治隐患点,逐年消除隐患点(一)2018-2022综防体系建设未完成综合治理项目进展情况我县2018-2022年共涉及综合治理项目13个,其中2018、2019年的7个项目已初验,正在审计;2020、2021年6个项目除2020年度龙山滑坡外,剩余5处均已完成待初验;2022年1处综合治理项目已完工待初验。2020年度龙山滑坡治理工程因当地群众拒不配合,阻工现象及其严重等因素未能实施,我局已申请市局,将其调整至其他高风险隐患点,目前处于待批状态。(二)地质灾害隐患大核查极高和2023年度计划治理的高风险隐患点综合治理完成情况1)地质灾害隐患大核查极高风险点治理完成情况我县共有极高风险地质灾害隐患点7处,7处极高风险点处置工作已完成6处,目前只有印斗镇前湾滑坡完成了总工程量的90%。前湾滑坡是2023年市级下达资金治理项目,我局组织于今年6月21日招标,中标单位于7月30日开始施工,目前正在进行最后一条混凝土水渠修建和挡墙施工工作,施工单位采取混凝土施工保护措施,预计现场施工于今年12月中旬前完成。2)2023年度计划治理高风险点综合治理完成情况按照市政府和市大核查领导小组要求,今年计划完成我县高风险隐患点93处的处置工作。93处高风险点采取综合治理和避灾搬迁的措施完成处置,其中84处治理工程,9处避灾搬迁。现已完成9处避灾搬迁项目,并顺利通过县级初验,待市局组织验收。84处治理工程现已完成44处,剩余40处其中4处正在施工,计划于年前完成。剩余36处因治理难度大,治理经费少等原因难以实施,目前我们正在择优调整,准备申请。(三)2023年中省补助资金工程治理项目完成情况我县2023年中省补助资金工程治理项目共2处,分别是极高风险点高二沟岩质崩塌和高风险点南寺渠滑坡,进展情况如下:1)高二沟岩崩2023年中省下达资金治理项目,我局组织于今年6月29日招标,中标单位于7月15日开始施工,10月份施工单位已完成所有工程量,待验收。2)南寺渠滑坡2023年中省下达资金治理项目,我局组织于今年6月21日招标,中标单位于7月15日开始施工,目前削方完成,截排水工程接近尾声,预计现场施工于年底前完成。二、取得的主要效益通过今年实施的大核查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综合治理工作,以及实施综防体系建设项目,可实现逐年消点,有效消除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存在的问题根据目前实施项目过程中发现,项目推进迟缓主要是由于各类补偿协商难度大,资金缺口大,具体表现为以下问题:(一)协商难度大1)周边群众出现阻工现象问题;2)机械上山开路损坏农民的经济林及青苗等农作物以及农民生产道路协调赔偿问题;3)涉及坟地搬迁、高压电杆移除或倒栽等费用问题;4)弃土场压占群众耕地、水井、水房及公用设施等,群众需要补偿征用费用问题。(二)资金缺口大按照市级补助资金20万/点及县级10%-20%的配套资金安排,结合隐患点实际情况,治理每个点至少需要35万元左右的治理经费,导致实施难度大。(三)推进措施我们正在重新选择风险等级高、威胁人口多、实施困难小、社会效益好的隐患点,向市局申请对原有实施困难的隐患点治理项目进行调整,待市局批复后,将今年剩余的任务量完成。严密组织上报2024年的综合治理隐患点,确保各项目均能够顺利实施,圆满完成好市级交代的任务。四、整改措施我局已将以上存在的问题逐一向县政府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上报,申请综合治理短缺经费以及爱治理过程中附属物的赔偿费用,已确保上级下达的任务顺利完成。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督促所涉乡镇将隐患点治理加快进度和治理到位,并组织专家进行验收工作;(二)加强与上级部门对接,积极探索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机制,尽快将治理、避险搬迁资金落实到位;(三)成立地质灾害隐患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人员组建专班,完善隐患点台账,分类治理计划,合理分解任务,落实人员责任。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