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米脂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中心(米脂县政法信息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社会治理;开展平安建设和网格化服务;实施综治信息平台建设和运行;组织、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服务管理联抓等工作。 | |
住所 | 米脂县银河东路52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杜小宏 | |
开办资金 | 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米脂县委政法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38万元 | 2.89万元 | |
网上名称 | 米脂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中心(米脂县政法信息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以及《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能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全面推进三级综治中心设施规范化建设。县、镇、村三级综治中心全部挂牌成立,目前总计222个综治中心,其中县级综治中心1个,镇(街道)级综治中心9个,村(社区)综治中心212个,按要求配备工作人员,有指定办公场所,为全县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全力推进综治中心工作实战化建设。依托县镇(街道)村(社区)平台,各级综治中心实现实体化运行,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同县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多部门合作,达到系统化集成,启用便民服务大厅,实现“一站式”办理;加大投入,保障信息化支撑,目前县镇(街道)村(社区)综治视联网全覆盖,目前村级覆盖率达70%。各街镇结合辖区实际,项目化推动基层治理,积极探索实施具有地方特色的基层治理模式,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以更高的水平服务广大的基层人民群众;强化网格化服务管理,推广“一站式服务”、“上门办理”等便民服务措施,真正实现精细化服务;组织动员群众组织、社会组织等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初步形成米脂县综治工作社会化新格局。二、工作中取得主要效益1.提升服务水平,筑起矛盾纠纷源头防线(1)提升基层诉源治理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切实筑牢村(社区)维护社会稳定、人民调解、预防化解实效,从源头防诉,坚持“抓前段、治未病”,着力打造“无诉社区”、“平安村”等基层社会治理特色品牌,以点带面,逐步实现民事、行政案件万人起诉率下降至合理区间。(2)做实网格体系精细化管理。深入落实“五级五长包户制”,积极发挥“五级五长”的“五员”工作机制,开展有针对性的重点排查,建立工作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人民群众的困难和矛盾做到随时发现,就地解决,2023年累计排查矛盾共270件,化解矛盾263件。(3)完善法官下沉网格工作模式。积极对接县人民法院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落实“一街镇一法官”工作机制,协调9名员额法官与9个街镇结对包抓,通过将审判重心前移、力量下沉、内外衔接,推动一站式多元解纷向基层延伸、向社会延伸,做到矛盾纠纷村村可解、多元化解、一网通调,努力使矛盾纠纷见之于早、防之于小、化之于了,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聚合多方力量,推进基层多元解纷实践在深化诉源治理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协调县法院诉调对接服务中心、速裁法庭常驻县综治中心,充分发挥综治中心化解纠纷前沿阵地的作用,开通司法确认绿色通道、开展速裁快审以及便民诉讼服务,实现“法院+县综治中心+街镇+N”诉调对接全覆盖。加强对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的支持、指导和规范,联合县司法局,对全县各级调解组织进行规范化管理,更换充实一大批调解员,共建成9个街镇人民调解委员会,8个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19个行政调解委员会,212个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各类调解员达692人,融合县矛调中心建成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调解平台,精准高效化解矛盾纠纷,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形成了“多方联动、纠纷联处、问题联治”的工作格局,真正做到“大事不出镇”。3.创新工作机制,增强诉源治理新动能县综治中心探索制定了《米脂县诉前调解工作办法(试行)》,逐步建立起矛盾线索收集、案件任务交办、维稳形势研判、矛盾化解督办、评比通报、年度考核等一整套工作机制。安排两名干部跟踪督办,定期通报调解任务完成情况。通过积极争取,县委将诉源治理工作纳入街镇、部门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以考核促工作落实。工作开展以来,共转办法院移送案件400起,办结回复333起,成功调解86起,立即立案55起,诉源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三、存在问题1.人员不足。各级综治中心专职人员短缺,特别是专业人才更是少之又少,限制综治中心各项业务工作落实和推进,处理基层矛盾化解周期较长。2.经费短缺。县级社会治理指挥平台、网格化管理、矛盾化解工作没有专项经费,目前部门数据资源壁垒还没有打破资源共享不到位。3.建制偏低。米脂县综治中心目前为副科级事业建制,榆林市5个县市区为正科级建制,严重制约各项工作推动和落实。四、整改措施以及下一步打算1.健全工作长效机制。在基层发挥“枫桥经验”作用,积极吸收法律服务机构人员参与人民调解工作,将群众的事放在第一位,尽早、尽力的就地化解矛盾,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促进社会平安稳定。2.发挥基层保障作用。集中现有人力、财力、物力为群众办实事,探索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工作动态数据共享;深化部门联动、就地化解,坚持排查在先、关口前移,坚持抓早抓小、应调尽调;开展前瞻性工作研判,实现事前风险评估预测常态化。3.立足职责定位,加强协调配合。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县委编办支持,调整建制并增加编制,协调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开展各项工作,更好发挥作用。4.广泛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发挥三级综治中心贴近群众工作的实效,利用张贴宣传海报、宣传标语、村(居)务公开栏,集会等形式宣传法律常识、防范诈骗,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意识和满意度。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