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子洲县> 子洲县师家坪创新实验小学

子洲县师家坪创新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3-26 17:13
单位名称 子洲县师家坪创新实验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子洲县马岔乡师坪村
法定代表人 杜艳梅
开办资金 6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子洲县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1万元 72万元
网上名称 子洲县师家坪创新实验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2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本年度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我校是一所县直属完全小学,本学年度圆满完成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谱写了新篇章。本年度,师生积极进取,共创丰硕成果。2023年县政府教体局年度“316”工程督导考核为“优秀单位”。杜艳梅、马宏菊、朱毛宁、常扇扇、张婷、汪星月、呼瑞瑞、李欢欢8名老师朗诵的《诗意中国》荣获子洲县第五届“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一等奖;口才社团朗诵的《少年中国说》荣获子洲县第五届“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学生组三等奖;校长杜艳梅的论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发表于《新时代治校之道》,教学设计《黄山奇石》荣获陕西省第十届教学设计交流评选活动三等奖;马宏菊老师的论文《小学语文课堂导入存在问题分析与策略》发表于《民族文汇》并获一等奖,教学设计《猴王出世》荣获陕西省第十届教学设计交流评选活动三等奖;张倍耀老师荣获2022—2023学年第二届名师工作坊优秀学员,教学设计《优化》荣获陕西省第十届教学设计交流评选活动二等奖;朱毛宁老师的两篇教学设计《树和喜鹊》和《猫》荣获陕西省第十届教学设计交流评选活动三等奖;呼瑞瑞老师的教学设计《彩色的梦》荣获陕西省第十届教学设计交流评选活动二等奖;杜园园同学荣获子洲县2023年度中小学校园“十佳之星”评选活动“体育之星”,高杰同学荣获“劳动之星”。2023年度,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党建引领高站位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学校要求每位党员教师认真研读党章以及相关书籍和法律法规,做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笔记,用好“学习强国”等平台。积极开展“三比三整治”、“课程思政”建设、“反腐倡廉正风肃纪”等活动,扩大学习教育覆盖面,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2.联系工作实际,检视自身差距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从领导班子、教学教研、专业发展、学生管理、少队社团、教学设施、灶务伙食、量化待遇、其他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和学校今后发展的思路十个方面,诚恳向教师征询学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二、校园安全重落实1.细化安全责任,构建防控体系学校由德育副校长具体负责安全工作,与班主任签订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职责,强化监督、实施责任追究,为学校各项安全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础。2、大力宣传教育,确保师生平安学校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队会、板报宣传、安全知识讲座、校园广播宣传等多种形式,结合社会安全事故和当地的安全事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防范为主,做到安全第一。三、教学研究有成效1.重视学习培训,提升教师素养我校有一支年轻的教师队伍,富有朝气,但参加工作时间较短,缺乏教学经验。学校积极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克服人手不足、课程不好安排的困难,尽可能创造机会让教师走出去,不断加强与延安、榆林等地小学的联谊,学习先进学校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教法。本学期先后共有45人外出参加学习、培训、开会等活动37次。2.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我校牢固树立“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品牌铸校”的思想,狠抓常规教学管理,开齐、上足、把重要环节抓牢、抓实、抓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细化教学流程管理,优化课堂结构,要求各科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为阵地,质量为根本,以过程管理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学和训练的针对性、有效性为重点,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3.丰富教研活动,助力专业成长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了语文和数学两个教研组,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树立教科研兴校、兴教思想,形成教育科研真实、朴实、扎实的新常态,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培养更多的骨干名师。除了常规的听课评课外,还引导教师认真学习名家教学案例,通过示范引领、观摩研讨、教学反思、教研沙龙、专家指导等形式,以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以教学实践创新教学理论,从而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本学期我校进一步与延安实验小学加强协作,11月1日至4日,两校携手共同开展了“互联网+教育”远程互动课堂活动,利用现代通讯与信息化技术进行“隔空穿越”式教学,打破了区域的局限性,真正构建起两地“有限距离、无限空间”的教、研、训一体模式,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有效途径,达到“1+1>2”的效能。4.立足学校实际,开展课题研究校本课题研究一直是各个学校的短板和瓶颈。我校从这学期开始,克服畏难情绪,下大力气深入研究课题理论,积极开展校本课题研究。课题要从实用入手。年轻教师要认准方向,走专业发展之路。用教育点亮生命,用教研点亮课堂。现如今,我校8个校级课题已经立项,研究范围涵盖了学校管理、教学科研、德育教育、后勤总务、少队社团、信息技术、艺体教学、学前教育各个方面。四、德育教育见成效1.狠抓师德建设,打造教师队伍学校主要从师德和业务两方面进行培养和打造,鼓励教师不负韶华、珍惜现有、努力向上,争做“四有”好教师。学校要求教师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吐辞为经、举足为法”来严格要求自己,并能联系工作实际,检视自身差距,在见贤思齐中坚定立德树人的理想信念,在实践锻炼中练就教书育人的过硬本领。通过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不断增强教师爱岗敬业、廉洁从教的意识,真正做到外树形象,内强素质。2.开展礼仪教育,培养良好习惯学校大力开展“争当文明学生”、“争创文明班级”的教育活动,每周在升旗仪式上奖励“文明班集体”和“十佳之星”,旨在进一步加强全体学生的文明礼貌习惯和日常行为常规教育,创设校园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师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3.依托少队阵地,丰富课余活动学校积极组织各项活动,丰富和活跃课余生活,让孩子们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如:中秋秋游赏菊;国庆节举行诗文朗诵比赛;还举行了趣味运动会、读书节、百科知识竞赛、优秀作业展评和各种安全演练等活动。我校利用无课日时间按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创设校园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师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引领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提高学生道德实践能力,逐渐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五、存在的不足(一)学校建设数字化德育平台工作不足;因学校地处农村,不具备条件经常组织学生到博物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二)学校目前缺少道法、科学、信息技术、音乐、保健及心理健康等专业老师;少数教师专业能力有待于提高;骨干教师数量较少,“三级三类”骨干教师梯队尚未形成;实施“青蓝工程”不够到位。六、今后改进措施:(一)加快建设数字化德育平台;尽量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外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二)向教体局申请调入或外聘道法、科学、信息技术、音乐、保健及心理健康等专业老师;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尽快形成“三级三类”骨干教师梯队,实施“青蓝工程”结对帮扶;争取资金组织教师每年体检。(三)加大教育和培养力度,促进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个人特长等方面有所进步。(四)充分整合利用现有信息化资源,大力加强学校数字化环境建设,积极探索数字化手段在校园环境、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学习手段、家校互动等方面的发展路径和方法,全面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回首过去,成绩有所提高,面对未来,倍感压力很大,我们相信,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下,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将进一步树立信心,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勤奋工作,讲究实效,为子洲县师家坪创新实验小学谱写教育新篇。七、2023年工作安排(一)锻造师能。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优势资源,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和校际交流,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培养打造一批教学骨干和教学能手。(二)提升质量。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要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激情,做好学困生转优工作,争取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三)创新特色。我校作为百年老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辉煌成就,曾先后多次荣获各级各类荣誉。今后在上级部门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怀支持下,学校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多思考、多创新、多实践,科学谋划未来发展走向,早日摆脱办学困境,走出一条特色乡村教育振兴之路。凝心聚力谋发展,风劲帆满向未来。我校将以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满怀信心踏上新征程,更加坚定地去开创美好未来,为办好家门口的学校,为造福一方百姓而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本年度我校被县政府、人社局、教育局授予“优秀学校”称号。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