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南郑区> 汉中市南郑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汉中市南郑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6 17:07
单位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区退役军人做好服务工作。主要承担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扶持、优抚帮扶、走访慰问、信访接待、权益保障等事务性工作。
住所 汉中市南郑区大河坎镇渔营路188号
法定代表人 蔡勇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
举办单位 汉中市南郑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4万元 2.58万元
网上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以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根据省厅、市局和省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工作部署,在全区扎实组织开展了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为确保“百千万”工程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结合“三个年”活动,深入全区15个镇(街道)、47个村(社区)对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规范化建设进行了指导,并开展了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专题调研,对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进行了分析研判,并提出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为推动全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年全区2个镇、7个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了全省标杆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工作,服务对象100人以下的246个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了规范化建设工作,推荐了1名省级和13名市级优秀退役军人服务站长人选。在“百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全区各级服务中心(站)严格落实“四清楚”闭环工作机制,建立了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服务机构服务事项清单、日常工作清单和责任清单。镇(街道)、村(社区)两级服务站对辖区退役军人和服务对象全部建立了分类台账,实行动态管理服务。做好了就业创业扶持、优抚帮扶、走访慰问、信访接待、权益保障等重点工作,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提质增效,着力实现从“有”到“优”的转变,积极做好常态化联系工作,在化解矛盾、困难帮扶、凝聚人心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当年退役党员军士及时进行信息采集登记,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无遗漏。2.加强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制度的末端落实。全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干部和镇(街道)党委书记、分管领导、服务站站长落实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165名,村(社区)服务站站长和工作人员对辖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实行“全覆盖”联系服务,各级干部按照“九必访”“七清楚”“三记住”的要求,对辖区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基本情况做到了“一口清”,并积极解决退役军人的实际困难,争取省市区关爱基金,对9名患重病且家庭有困难的退役军人进行了慰问关爱,发放慰问金6.1万元,对包联的新集镇铁炉村48名重点困难退役军人进行了慰问,发放慰问金1万元。组织开展了“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全区走访退役军人1900余名,解决退役军人急难愁盼问题62件,化解信访矛盾7件。3.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健全荣誉激励机制。各镇(街道)都建立了1-3名思想政治指导员队伍,经常深入重点对象家中走访,宣传退役军人有关政策,全面了解重点帮扶对象的思想动态和合理诉求,开展思想教育引导,化解矛盾问题。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的同时,我区还强化正面典型培树和宣传,组织对荣立三等功的46名部队立功受奖人员家庭送“功臣之家”牌匾,发放奖金4.8万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完善各级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伍,全区建立了43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伍,持续深入开展“红星闪闪耀三秦”系列活动,组织退役军人志愿者开展了学雷锋、缅怀英烈清明祭扫、防汛抢险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150余次,展现了新时代退役军人良好精神风貌,提升了“红星闪耀”志愿服务品牌效应。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常态化参与退役军人工作,全区10家“拥军企业(单位)”认真落实现役、退役军人、军属等优抚对象享受依法优先,持证进门消费享受不同比例折扣优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持续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扶持。对2022年接收的88名退役士兵进行了免费技能培训,培训专业涉及室内装修、汽车驾驶C1、C2与维修、烹饪、数控、机械加工、工程机械、计算机运用和网络工程等14个。组织120余名退役军人参加了两场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9000余个,15名退役军人达成就业协议。为进一步推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税费优惠政策落地见效,与区税务局建立了《健全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合作框架协议》,立足部门间多元合作新方向,进一步突出业务和服务导向、提升合作广度和深度,在“党建引领、畅通机制、数据共享、政策智推、宣传辅导、风险防范”等六个方面进一步深化沟通合作,提升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水平,为积极营造全社会支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提供坚实保障。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少数镇(街道)对退役军人工作重视不够,工作经费落实不到位,工作人员没有专职专用,导致安排的工作任务不能及时落实。二是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人员不足。由于局机关编制少,服务中心人员大部分都在机关股室工作,服务中心部分服务职能还由机关股室履行,工作职能弱化。三是工作经费不足,受区级财力制约,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经费不足,对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缺乏激励措施。2.改进措施。一是不断加强工作检查督导力度,指导基层服务站工作。二是积极协调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加大人力和资金的投入,保证各镇办服务站正常运转,切实为退役军人服好务。三是制定引进工作奖励、激励机制,对责任心强、工作突出的镇办服务站,予以奖励鼓励。切实把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建成退役军人的“服务之家”。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持续推进“百千万”工程,全面提升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水平。按照省、市服务中心和局党组统一安排部署,持续深入落实“五有”和全覆盖要求,继续完善提升区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规范型、示范型、标杆型创建工作,着力增强“九大功能”,全面打造“退役军人之家”,推动服务中心(站)从“优”到“强”。围绕退役军人服务站基础设施配套、人员经费保障、功能作用发挥,抓好“强基补短”,打造一批服务保障体系“窗口标杆”,全面建设坚强过硬服务堡垒。2.加强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制度落实,巩固提升“四清楚”闭环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服务机构服务事项清单、日常工作清单和责任清单,持续加强常态化联系服务退役军人工作,建立困难服务对象包联帮扶机制,开展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走访慰问、帮扶援助,特殊情况重点走访。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优质服务,让退役军人少跑腿。3.助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完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台账,协助开展招聘会、推介会、分享会、优秀企业家评选表彰、就业创业大赛等,加强就业创业需求的调查分析,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在转业退役等重要时节,做好岗位推介工作。扶持和培树创业先进典型,以创业带动就业。4.大力营造尊崇军人的氛围。在建军节、烈士纪念日、广泛开展向戍边英雄、各级表彰的“三美退役军人”和其他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并大力培树和表彰本区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崇军人、敬重英雄、关心国防、热爱部队的浓厚氛围。5.加强中心自身建设。巩固“三个年”成果,落实“一线工作日”、常态化“进知解”等制度,抓好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服务中心建设,规范工作流程,提升服务质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