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神木市第十四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初中学历教育。 | |
住所 | 神木市滨河新区街道神新大道安泰路东侧 | |
法定代表人 | 李向文 | |
开办资金 | 15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预算 | |
举办单位 | 神木市教育和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6.31万元 | 140.8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2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学期,我校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围绕教体局年度目标任务,按照我校“3*3”工作思路,全面执行“双减”政策,严格实施“五项”管理,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现将工作汇报如下:具体业务活动教学工作学习新课标,开好新课程开展了“学习新课标、领悟新课标、践行新课标”的“三新”培训,提高了课程育人的功能。本学期,共计开展“三新”培训3次,同时,我校积极承办各类培训活动,如省级名师送教活动、榆林市数学年会等,促进教师教研成果交流,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抓实“五项管理”,落实“双减”政策全面推广“1+3”作业管理模式,创新作业设计,创编分层作业、落实课堂“点对点”训练,增强了作业的针对性、层次性、可选择性和实效性,实现了作业的“减量”、“提质”、“增效”。深化“三个课堂”,提高教学质量(1)躬耕“第一课堂”,实施“6+2”课堂教学模式,着力打造三类优质课型(常规课、精品课、精彩课)。本学期共组织了2轮骨干教师理想课、2轮中年教师创新课、2轮青年教师达标课。通过磨课、赛课、评课,提高了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提升了教师的业务能力。我校积极参加市教育局举办各学科基本功比赛的活动,王玲老师被评为陕西省中小学思政课“大练兵”思政课程“教学能手”;高雨田老师在榆林市2023年STEM教育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苏建军老师、刘峰老师荣获神木市示范课一等奖,武艳玲老师荣获神木市课程思政课一等奖即将参加陕西省课程思政大赛。(2)丰富“第二课堂”,创新“5+2”课后服务模式。开设了无人机、3D打印、机器人、航模、陕北腰鼓等34个特色社团。实现了知识的延伸、兴趣的培养和素养的提升。(3)拓展“第三课堂”。学校因地制宜,利用周边教育资源,开展了红色记忆、名校研学、展馆游学、读者见面、秋收账单等活动,以“生活即教育”为理念,让学生在看、学、思、动中感知生活、体验生活、理解生活。本学期,开展了“参观消防队”、“神中研学”、“沈石溪进校园”等活动各1次。优化教研教改,促进教师发展为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本学期,我校共有2项省级课题结题、6项市级课题结题,3项省级课题成功立项;16位教师获市级“优课”,5位教师获神木市级作业设计一等奖。德育工作我校依照“三礼三洁三做”工作思路,借助“品格”六艺活动,实践“五育并举”,丰富了校园生活,拓展了德育空间,塑造了师生良好品德,提高了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组织开展了“班主任论坛”、“教学论坛”班主任技能大赛等活动,共享班级管理好方法,分享教书育人好经验,提升了班主任工作水平,提高了教师的育人能力。本学期,开展班主任论坛2次、教学论坛1次、班主任技能大赛1次。以活动为载体,规范学生行为。开展了博雅阅读、英语卡拉OK大赛、课本剧、讲故事比赛活动的开展,培养行为品德好、学业能力好、身心发展好、艺术审美好、劳动实践好的“五好”学生,促进了“乐学明理”学风的形成。本学期开展了“一、七年级入学”教育、“课桌操”活动、“红色经典诵读”活动、“班级文化评比”活动、“消防与我同行”活动,同时开展了一二年级讲故事比赛、三四年级经典朗诵比赛、五六年级课本剧表演、七八年级读书分享会、五至八年级校园歌曲大赛等活动,为创建“书香校园”奠定了基础。以“生活即课程”为抓手,开发特色德育课程,开展品格“六艺”、“博雅”阅读、“绳彩”飞扬、“梵高”绘画、劳动实践(自由地、责任田)等课程,落实了“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本学期,开发了“传统文化”、“环保与生态”、“艺术与审美”道德等德育课程,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开设特色心理课程,构建健康校园。通过构建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健康课、开展心理辅导等活动,建立“特殊学生”档案,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本学期共开展心理健康课24节,开展心理辅导16,培养了小学生超越自我的勇气,提高了中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搭建家校共育平台,携手家校共同成长。本学期开展了2次家校联谊活动,10次“家长读书分享会”,3次家庭教育讲座,培育了“好孩子、好家长、好公民”的“三好”家庭。取得的主要效益我校通过全面执行“双减”政策,打造“三个课堂”,创新作业设计,实现了作业的减量增质。严格实施“五项”管理,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全年安全无事故发生、学校无疫情。通过不断提高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了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改革了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增强了学生的自理能力,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通过逐步完善校本教研机制,深化课题研究,助推我市课改进程。通过学校的建立与发展,为周边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上学机会,促进了周边各个产业的发展,全面带动了周边的经济发展。校园安全我校坚持以教育为先,防御为主,积极开展各类安全教育,严格落实各项安全制度,本学期学校安全无事故。本学期校园安全无事故,学校重视平时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注重“护航学生健康成长”系列活动,安全主题教育活动,举行了安全综合演练,提升了学校的安全保障水平,并获市级”平安校园”称号。存在的问题本学期,我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还存在问题和困难,一是我校各学科的师资力量不均衡,给学校的教学工作安排带来极大的不便;二是我校设施不够完善,设备采购不到位,无法按时竣工验收,使学校工作不能顺利开展。改进措施一是均衡我校各学科师资力量,提高教学工作效率;二是完善新建设施,保障学校工作顺利开展。下一步工作计划忆往昔,我们负重而行;展未来,我们任重而道远。今后,我校紧盯“一年上轨道,三年见成效,五年办名校”的办学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3年3月被神木市滨河新区街道工作委员会评为“先进单位”;被中共神木市委及神木市人民政府评为“文明校园”;5月被神木市慈善协会及神木市教育和体育局授予2022年“乡村振兴陕西专场”优秀组织奖;7月被中共神木市委及神木市人民政府评为“平安校园”;10月荣获神木市2023年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子组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