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鱼河峁区域畜牧兽医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防治畜禽疾病,促进畜牧业发展。区域内畜牧业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动物疫病防控、检疫畜禽良种繁育改良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指导、服务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指导 | |
住所 | 榆阳区鱼河峁镇 | |
法定代表人 | 李晓东 | |
开办资金 | 6.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榆阳区畜牧兽医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1万元 | 6.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鱼河峁区域畜牧兽医工作站.公益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管理暂行条例》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在区畜牧局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帮助下,在两镇党委政府的支持配合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以“干部作风能力提升、主题教育、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工作,全面提升干部职工自身素质和为民服务意识,扎实推进区域内养殖业绿色、健康、稳步发展,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开展业务情况(一)、动物疫病防控1、区域内养殖情况鱼河镇:辖15个行政村,鱼河农场一个,其中鱼河农场防疫猪:518头、羊6146只、牛778头;鱼河防疫猪:5467头、羊:33063只、牛:1269头、鸡208500羽。鱼河峁镇:辖19个行政村,鱼河峁防疫猪:7067头、羊:32143只、牛:2395头、鸡88202羽。2、动物疫病防控一是动物疫病防控强制免疫。区畜牧兽医局安排部署后,我站立即行动,主动对接辖区政府,组织召开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会,制定了防疫计划,严格按照“属地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疫病防控原则,参照《榆林市重大动物免疫方案》要求,对区域内猪牛羊口蹄疫、H5+H7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猪瘟、布病等重大动物疫病进行全面免疫。并在今年初与辖区规模场户签定了《规模养殖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合同书》,对这些养殖场义务提供技术指导,并派专人对其防疫进行监督,切实做到了“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圆满完成了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经上级部门验收春季畜禽免疫密度和耳标配带率达到了100%;抗体合格率100%;病死畜的无害化处理率也达到了100%。秋季畜禽免疫密度和耳标配带率达到了100%;抗体合格率98%;病死畜的无害化处理率也达到了100%,区域内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二是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加强辖区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控,我站积极普及防控知识,做好污染源控制、疫情监测、养殖场巡查等联防联控工作,坚持一周排查、一报告制度,与各生猪养殖场签定《动物调出调入责任书》和《规模养殖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合同书》。在巡查中对养殖场进行现场消毒指导,坚决取缔泔水饲喂动物,对畜禽粪便未规范处理的养殖场下达限期整改通知,要求规范处理好污染源,同时要求养殖场做好疫苗注射工作强化疫情预防。今年我站结合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共累积发放香皂、口罩、橡胶手套等防护物资500余份;发放消毒液20余箱,并且每户配备金属注射器一具、长臂手套一副;发放宣传彩页资料等15000余份、做好布病的预防宣传工作,有效控制人畜布病感染,得到养殖场户的一致好评。三是健全养殖档案和防疫档案。我站由专人负责小牧丁疫苗及器械发放,同时积极对接陕西智慧动监客服,保证产地检疫和电子防疫档案填写顺利完成,并详细登记了佩戴耳标的二维码标识号,确保一畜一标能对号入座,同时有专人规范填写防疫汇总表,死亡登记表,病死畜无害化处理记录等,使软件工作与实际防疫相一致,详细记录了各片疫苗领取情况,对疫苗保存严格把关,确保疫苗的质量和效价水平。3、两病监测情况我站共抽检羊子布病800份,其中鱼河400份、鱼河峁400份,鱼河峁辖区内检出阳性0份,扑杀羊子0只;抽检奶牛结核病31头,其中鱼河14头、鱼河峁17头,均未检出阳性。(三)、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规范用药。今年我站共发放传单15000余份(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畜牧法、榆阳区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技术指南、兽药规范使用知识指南、畜牧业环保法律法规汇编、兽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倡议书等),通过宣传极大提高养殖场户的环保、健康意识。组织区域内养殖场户、饲料兽药经营主体召开了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题培训会,培训内容包括动物防疫、检疫法及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畜禽养殖投入品、兽药休药期等有关内容。组织人员多次深入实地,对辖区饲料兽药生产销售企业、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收购储运企业、经纪人等生产经营主体就禁限用兽药管理、兽药休药期(安全间隔期)等规定;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畜牧业投入品市场准入管理和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制度;落实畜牧业投入品购买索证索票、经营台账制度;落实低毒兽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推行兽药良好生产和规范经营等进行了现场指导培训。二是产地检疫和智慧动监。我站利用智慧动监系统实现产地检疫申报和检疫电子化,使追溯体系进一步完善。检疫调出调入种畜必须存留贩运车辆备案信息、养殖场户身份证信息、检疫动物照片和影像资料、标识信息等。严格禁止我站人员不检疫出证,随意出证,禁止收费,禁止出空票证(B证实现无纸化)。三是无害化处理。积极对接无害化处理厂和养殖户,收集药品包装废弃物、病死畜禽及两病普查中检疫出的阳性牛羊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并通过牧运通无害化管理系统严格管理。四是瘦肉精检测。辖区内猪、牛、羊场不定期进行瘦肉精监测4000份,其中猪370份、羊3350份、牛280份,全年累计分发宣传资料15000余份。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1、是肉牛增量提质行动:配合区畜牧兽医局和辖区政府做好肉牛增量提质行动相关的信息采集,人员培训和具体事务协调等工作,确保我区2022、2023年度肉牛增量提质行动项目能繁母牛核定工作顺利开展。二是配合局机关及上级业务部门完成畜牧产业项目、创文包抓、养殖小区流行病学调查、畜禽统计、禁养限养等指令性工作。2、党史学习我站组织全体职工开展“铭记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汇聚奋进力量”主题党日活动,旨在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发展力量、结合工作实际,助力追赶超越。活动现场,大家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接受党性洗礼;集体观看红色战争主旋律电影《高原之春》、《一件棉袄》,感受中国近代史的伟大情怀、豪情壮志和电影所展示出来的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集体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以饱满的热情、滚烫的旋律献礼给党。并将党史学习常态化,每半个月组织一次党史集体学习并为每名干部配备党史学习资料,且每次学习都怀着崇敬之心,带着思考学习,每一次学习都是思想上的洗礼,每一次学习都能感受到党的性质和宗旨,使我站职工更加坚定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我区域站将党史所学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全年来共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13件,累计帮扶21人;帮扶消费农产品羊子10只、黑毛土猪320斤、土鸡蛋50盘、蜂蜜20桶、鱼河峁富硒大米800斤、土鸡12只。免费为辖区内养殖场、户发放消毒液20余箱,免费发放兽药制品、饲料价值约4800元。三、存在的问题虽然经我站齐心协力做出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不足,同上级的要求还有些许差距:1、防疫员年龄偏大,并且有些村无动物保定人员,无保定人员的原因是无待遇。2、个别养殖场防疫工作松散,不服从站内管理,养殖档案不填写或填写不完善、不规范。3、个别养殖户不规范、不卫生的畜禽养殖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生活环境。四、2024年度工作计划根据区畜牧兽医局畜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具体工作安排,我站将进一步学习党的各项方针与政策,严格落实上级所下发的任务和工作指示,积极配合乡镇府的各项相关工作。加大我为群众办实事帮扶力度和陕西智慧动监APP的使用与推广,加强宣传动物疫检、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知识,加强对我辖区的“非洲猪瘟”、禽流感、牛羊两病监测工作,对辖区内动物调入、调出严格管理。一是认真搞好春秋两季动物强制免疫工作,重点做好以非洲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全年畜禽免疫密度和耳标配带率达到100%,抗体合格率100%,畜禽养殖档案登记100%,区域内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二是认真开展产地检疫等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严格按照动物检疫法相关规定,做到票证相符,无违规开票、隔山开票,禁止不检疫出证现象;全面做好畜禽调运备案、兽药饲料添加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监管工作,确保产地检疫率达到100%,病死畜的无害化处理率也达到100%,区域内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三是认真开展产业扶贫巩固等其他指令性工作,及时准确掌握区域内畜禽养殖数量,并建立健全畜禽养殖档案。主动对接区域内办事处合理规划产业发展路径。确保每月2次实地到户指导畜牧产业脱贫户畜禽健康养殖起到实效。全力实施好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效完成主管局和区域内办事处交办的其他指令性工作。四是认真开展站容站貌建设和本站的管理工作,开展单位如厕难等问题,不断改善单位办公环境。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制度管理人、责任约束人,全力打造一支高效、廉洁的干部职工队伍。五是认真开展政治业务理论学习及宣传培训工作,以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等方式,系统学习党的政策方针和畜牧兽医业务知识,全年每人撰写业务、政治笔记各1万字以上、心得体会4篇,全面提高干部职工政治素养和业务技能。深入辖区养殖户就养殖实用技术、疫病防控技术及无害化处理方法进行宣传培训,全面增强他们的自觉防疫意识健康养殖意识。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