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纪念馆博物馆管理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区纪念馆博物馆提供管理服务,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负责纪念馆博物馆的实物征集和改陈布展;负责纪念馆博物馆的游客接待及讲解服务;负责全区各纪念馆博物馆设施设备的维修、使用、保养及日常维护。 | |
住所 | 榆阳区金沙路与红山路十字东北角 | |
法定代表人 | 呼高军 | |
开办资金 | 3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榆阳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35.91万元 | 194.4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纪念馆博物馆管理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年来,纪博中心在区委、区政府以及区文旅文广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突出重点,攻坚克难,争先进位,全力提升榆阳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平稳运行。现将2023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如下:一、开展业务情况(一)注重党建引领强化履职尽责能力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根据上级党组织要求,中心相继制定各类学习计划,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章党规、中央省市区各级会议精神等相关内容。通过集体学习、个人自学的方式,加深对重大思想观点、重大论断、重大部署的理解,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二是强化队伍建设。利用“三项机制”鼓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营造争先创优、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坚持“一岗双责”“三重一大”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2月份,召开2022年度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会议;4月份,召开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动员会;5月份,召开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推进会、“五种不良风气”廉政谈话、观看廉政教育片《永远吹冲锋号》;10月份,开展“学习二十大·建功新时代”主题党日活动暨干部职工能力再提升拓展培训活动;11月份,组织党员干部赴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开展“馆际交流促提升·互学互鉴谋发展”主题党日活动;全年对讲解员和演唱员进行民歌培训30次、普通话培训30次、形体培训30次,以及每周二开展陕北秧歌教学活动。三是做好乡村振兴工作。中心派驻1名党员干部到小纪汗镇井克梁村(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配合牵头单位区文化馆派驻1名干部到上盐湾镇高家湾村参与帮扶工作,选派7名党员干部作为帮扶联系人,做到了帮扶全覆盖。“七一”期间,为小纪汗镇井克梁村送去文化惠民演出;中秋国庆期间,慰问上盐湾镇高家湾村驻村工作队及帮扶监测户,并送上公益文艺汇演;11月份,多方协调给上盐湾镇高家湾村申请20吨煤炭,用以解决驻村工作队的取暖问题。四是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在区文旅文广局的指导下,中心党支部于9月22日召开动员部署会议,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学习计划,并就主题教育期间的问题进行检视反思和整改落实,并于10月17日邀请局党组成员薛晓红为全体党员、干部讲授《建设高素质干事创业青年队伍》专题党课,支部书记呼高军讲授《把握主题教育总体要求将学习成果贯彻到具体工作当中》专题党课。五是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和“双报到”工作。3月份,中心志愿服务队联合金沙路街道福利路社区开展“弘扬传统文化•传承雷锋精神”陕北民歌进社区公益演出,组织党员志愿者前往包抓峰茗紫苑小区清理楼道环境卫生;6月份,中心志愿服务队联合福利路社区开展高考志愿服务;11月份,为包抓峰茗紫苑小区更换9盏路灯,解决小区夜间照明问题。(二)注重创新宣传提升场馆文化内涵一是弘扬传统文化。2月份,在陕北民歌博物馆开展“民歌闹元宵•一起猜灯谜”、陕北民俗博物馆开展“夜游博馆•体验民俗”元宵节主题活动;4月份,中心联合金沙路街道福利路社区在张季鸾纪念馆开展“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9月份,陕北民歌博物馆和东岳路社区联合开展“情系中秋·欢度国庆”陕北民歌进社区文艺演出,配合福利路社区开展迎国庆文艺演出,进一步弘扬陕北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二是新媒体平台发布。中心公众号发布消息近60篇,抖音、快手发布作品67篇,累计播放量达55万次。在《国家大剧院》杂志、榆林日报、榆林电视台、榆林发布、榆阳宣传等媒体平台对纪念馆博物馆的先进工作事迹进行广泛报道,做到了公众号、网站、手机、电脑等各种终端平台宣传全覆盖。(三)注重资源优势提升惠民服务水平一是开展展览展演。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九馆”分别悬挂张贴主题宣传条幅,并举办“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专场文艺展演,同时积极参与“5.19中国旅游日”宣传活动;在5.23民歌馆开馆五周年,举行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揭牌仪式暨开馆五周年纪念专场文艺展演,展示了陕北民歌艺术的博大精深与浑厚底蕴。与此同时,6月份,陕北民歌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隆重举行;9月份,民歌演唱员受邀在四川乐山参加第十一届中国曲艺节。二是举办特色讲座。4月份,特邀市政协委员、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薛馨梅主讲“学习二十大•同心创未来”好家风主题教育讲座;7月份,陕北民歌博物馆名誉馆长乔建中教授主讲《“鲁艺”民歌采集运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讲座,武汉音乐学院80余名师生参加;7月份,特邀音乐名家杜亚雄和乔建中教授主讲《中国民歌的传承和发展》和《陕北民歌与当代器乐创作—乐谱展示与音响欣赏》讲座,两位教授的讲座逻辑清晰,内容饱满,现场观众纷纷表示受益良多,既开阔了视野,也提升了对民歌艺术的鉴赏力;11月份,榆林学院教授裴晓阳主讲《镶嵌在黄土高原上的建筑瑰宝——陕北古民居》主题文化讲座,传播陕北传统文化。三是拓展研学教育。陕北民歌传习所利用自身优势,开设成人、少儿各类培训班,教授陕北民歌、陕北秧歌、陕北腰鼓以及民族器乐等4个教学项目。一年来,城区中小学校开展“陕北民歌进校园”活动50场次,走进企业、社区、乡村等开展教授、传唱、传播活动4场次;4月份,算盘博物馆组织开展算盘学堂培训和“百米长卷绘算盘”社教互动活动,城区60多名中小学生参加;暑假期间,陕北民歌博物馆、陕北民俗博物馆分别开展2023年“小小志愿者讲解员”公益培训,并于7月25日圆满结束。(四)注重责任担当提升日常运行管理一是抓好日常接待。“九馆”分别落实免费开放政策,满足社会公众日渐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并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陕北民歌博物馆在讲解过程中,创新性地融入原生态歌手现场定点演唱,《榆林小曲》国家级传承人现场表演,陕北说书、陕北二人台等小舞台展演,使民歌艺术活态化,使参观者近距离感受民歌、融入民歌。截至目前,陕北民歌博物馆接待游客112873余人次、邓宝珊将军纪念馆接待游客8239人次、张季鸾纪念馆接待游客16370人次、夫子庙“六馆”接待游客152057人次,“九馆”累计接待游客289539余人次。二是加大文创研发。新研发产品有纪念币、书签、石狮子、剪纸、冰箱贴、陕北方言便签纸等,全年累计销售15万元;规范夫子庙文创产品销售,定期检查布展、清点库存;整理出版《陕北民歌背后的故事》系列丛书1册,整理录制《榆林小曲》CD套装(30首),并于7月正式出版发行;提升利用文创特色产品、展板和视频资料在青岛和西安展销会、中国非遗节、首届航空文化旅游节、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榆阳区旅游推荐会进行宣传展示推广5次,进一步提升榆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五)注重安全管理提升专业知识水准一是完善藏品台账。今年对已备案的陕北民俗博物馆建立藏品总账、分类账目和藏品数字查询系统,完成霍向贵家属新捐赠638件(组)藏品的入藏登记、拍照、分类上架等工作,涉及数据资源平台资料拷贝5次38项,涉及参考品赠阅8次共计12本(套)。同时完成乔建中教授2004—2011年与中国音乐学院“中华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库”摄制组录制的中国民间音乐陕北民歌部分资源转化工作,并已上架藏品的规范账目登记和编制已完成4501件(组),陕北红色藏品陈列馆备案准备工作已全部完成,预计12月初送省文物局备案。二是强化安全举措。今年以来,组织陕北民歌博物馆、张季鸾纪念馆、邓宝珊将军纪念馆、夫子庙“六馆”相关人员参加应急演练及消防器材使用培训2次。接受全省异地交叉执法督查4次,共发现隐患24个,并已全部整改到位,夫子庙“六馆”增设微型消防站,安装了技防设备。同时针对各场馆内消防、采暖、通风、监控、电气等设施进行了全面的年审、更换、检修,确保设施设备完好有效。一年来,无一起安全事故发生。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2023年,陕北民歌博物馆先后获评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2023—2027年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首批陕西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实践基地、陕西省对台交流基地、陕西省文明旅游示范单位、陕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采风创作演出基地、西安音乐学院人文学院教学科研实训基地等荣誉。三、存在的问题部分藏品账目编制进度还需推进。年初制定工作计划时,未能预料有大批量的藏品捐赠行为,未能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导致年初的工作计划仍有部分未完成。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提升干部职工专业水平。坚持讲解员和演唱员专项培训,举办干部职工核心能力再提升专题培训。(二)继续做好接待讲解工作。进一步开展好日常接待讲解工作,力争游客满意率达100%。创新性开展陕北民歌进校园、进高校,依托陕北民歌传习所对音乐教师进行传承培训,扩大陕北民歌对外宣传影响力。(三)继续加大文创研发力度。探索博物馆IP授权新途径,做好文创产品推广,整理出版《陕北民歌背后的故事》系列丛书1册,积极参加对外宣传和展示活动。(四)继续完善数据库建设。继续做好数据库管理和保密以及数据库现有藏品资源平台的升级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