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三原县>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三原分校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三原分校
发布时间:
2024-03-26 16:02
单位名称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三原分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承办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工作。
住所
三原县城关镇农业科技中心院内
法定代表人
吴金营
开办资金
29.8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三原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59万元
11.26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三原分校.公益
从业人数 2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校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对开办资金进行了变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校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加强田间学校管理。为加快培养农村人才队伍,充分发挥田间学校和实训基地优势,我校按照《关于印发三原县农民田间学校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绩效考核方案(试行)的通知》的“五有”标准,不断规范田间学校、实训基地申报、建设、管理。推荐三原县清麓蔬菜专业合作社、三原渠岸李棉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三原天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申报市级农民田间学校;认定三原鑫锐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为县级农民田间学校。截止目前共建成7家农民田间学校和14个实训基地,力争做到每个镇都有田间学校、实训基地和一支技术过硬、素质过硬、热情服务的“三能”型农民专业技术队伍,为产业持续发展贡献力量。2、做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依托各有关田间学校,充分发挥高素质农民团队作用,深入开展摸底调研工作,摸清全县各村产业发展状况、新型经营主体、产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等,进行入库管理,为我县开展农民培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结合全县产业发展实际,制定了全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计划及相关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完善培训管理制度,每月25日前做好培训数据统计上报工作。组织开展科技宣传月活动,上街发放宣传资料,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同时做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训工作。按照局系统安排,我校抽调10人赴鲁桥镇各村进行技术指导,全力帮助农民群众完成夏粮抢收工作;我校抽调3人赴嵯峨镇开展非粮化督导工作。3、扎实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组织开展2022年度高素质职业农民初级认定工作,制定认定考试工作流程,经过面试、考试和公示等环节,并参加咸阳市培育办线上考试,共认定初级职业农民154人,中级58人,做好认定学员、证书录入工作。做好2023年高素质农民调研工作,下乡发放调查问卷,并撰写上报调研报告1份。为切实做好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制定了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实施方案,已组织开展农民素质素养培训350人,组织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50人粮食培训班,培训时间11月9日-11月22日,培训主要采取集中授课、线上学习、实践操作、观摩交流、跟踪指导等形式,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提升创新创业理念。推荐两名学员张建东、马赖全参加第三批来抖音学农技,并通过省校审核;推荐3人参加全市“寻找农民科学家”评选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今年来已提前完成招商引资固投任务3000万元,上报策划包装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一个。较好地完成了县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79号提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种养殖专业技能人才培训的建议》的答复,满意度100%。高素质农民素质素养培训完成350人,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粮食班50人。今年来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9场次1727人次,其中线上4次,线下25次,樱桃200人次,苹果200人次,养殖250人次,蔬菜200人次,粮食培训500人次,其他377次。组织开展2022年度高素质职业农民考试认定工作,认定初级154人,中级58人,截止目前建成田间学校7个,实训基地14个,高素质农民累计认定2028人,初级1554人,中级351人,高级123人。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打算1、我校的培训工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量大面广、专业多杂的培训需求,资金及技术师资短缺。2、今后我们将积极争取省、市项目资金,加大培训力度,培养更多优秀高素质农民,不断壮大师资队伍。下一步工作打算:1、继续深化网络教学改革。及时更新网络学习平台内容,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丰富的学习平台,加强新技术的推广与交流,促进全县产业大发展、大提升。2、继续做好农民培训工作。结合全县产业发展格局,利用多种培训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与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送技术下乡,发掘致富带头人和创新创业人才,为我县培养更多乡村科技人才,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