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渭区>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渭南市临渭区分校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渭南市临渭区分校

发布时间: 2024-03-26 15:56
单位名称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渭南市临渭区分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成人提供中专学历教育服务。负责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学历教育培训。组织实施全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组织编写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教材;利用媒体宣传、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
住所 渭南市临渭区渭河大桥东南
法定代表人 杜永庆
开办资金 21.2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临渭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51万元 14.84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渭南市临渭区分校.公益 从业人数  2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2023年,根据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我校结合临渭区产业布局,制定切实可行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实施方案和教学计划,严格按照高素质农民培育要求开展培训。一是通过集中授课(包括拓展课教学、综合素养课、专业技术理论)组织蔬菜、猕猴桃、粮食、花椒、樱桃等教学班学员在渭南饭店进行了集中培训,教学聘请本地业务素质强、经验丰富,有实力、有影响的专家、教授或业界名人授课。课程设置有综合素养课《职业农民阳光心态》、《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低碳绿色农业》、《电商应用》等,旨在提高学员综合素质;专业技能课设有《粮食安全与主推技术》《猕猴桃冬春季管理综合技术》《设施蔬菜综合管理技术》等,目的是为了提高学员做务水平。授课教师用精准的案例,准确的语言,精美的课件,将理论知识形象生动进行讲解,加深学员印象,提高教学效果。二是深入教学实训基地,利用田间课堂对学员进行实训指导,组织学员到渭南葡萄产业园、科达丰粮食专业合作社、健生园猕猴桃、绿盛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基地进行观摩交流教学,拓宽了学员视野,增加了学员见识,进一步提升了学员种植管理理念,完成了基地实训教学任务。三是组织学员在云上智农和老刀学霸APP上进行线上学习,每个学员线上20学时学习全部完成。2023年已完成培训任务300人,学员网上对我校培训工作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率超过97%。结合高素质农民培育,完成农民科技培训3000余人次。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是通过集中培训、田间实训和观摩交流教学,既提高了学员理论知识,又丰富了学员实践技能,通过集中全面学习,学员综合素质及专业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学员掌握了产业管理技术要领,坚定了作务信心,为优质高效高产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为学员购买线上课程,各班根据学员产业情况选用“云上智农”线上课程,指导学员学习,丰富了学员知识储备,提升了学员综合素质。三是通过学习培训的高级职业农民石宇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辐射作用,更好地服务广大农民,他组建的渭南临渭区绿盛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引进了植保无人机、数字化全程监管等先进设备和农业技术,为农民提供粮食全程托管“保姆式”服务和病虫害统防统治、土地改良等“菜单式”服务。目前他们服务田地超过2.7万亩,受益农民2000余户。四是培训期间,与临渭区融媒体中心合作,制作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形式,进行网络投放,扩大了农广校影响力。五是结合临渭区区产业实际,特编写实用教材《渭南市临渭区高素质农民培育技术手册》,竭诚服务当地群众。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1、学员中中老年偏多,产业规模偏小,文化程度偏低,使用手机电脑能力差,线上学习水平差,影响培育效果。2、高素质农民优惠扶持政策少,影响高素质农民参训积极性。四、2024年工作计划: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力度,结合产业,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严把学员遴选入口关,结合农时农事,采取线上教学、理论授课、实践指导、认定管理、跟踪服务、政策扶持等多种形式做好2024高素质农民工作。协调当地相关部门,争取给予高素质农民更多的优惠扶持政策,提高高素质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结合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继续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