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台区> 汉中市北关小学

汉中市北关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3-26 15:51
单位名称 汉中市北关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汉台区天汉西路
法定代表人 徐沉
开办资金 31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汉台区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45.16万元 346.2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党建工作:聚焦学校工作主责主业,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形成了“党建强心,党建强队”特色品牌和“清风校园六廉润心”一五六清廉学校创建模式,高质量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充分发挥“两个作用”,保证各项工作行稳致远。学校党支部先后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五星党组织”。2023年共发表新闻稿件190余篇,自媒体刊发120篇次,其中《让文明之花绽放在校园内外》等多篇网评文章在“学习强国”“天汉评”发表,校刊《晨曦》连续刊载19期,有力地宣传了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成绩,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二)队伍建设:坚持“任人唯贤,能力为首”的班子建设准则,锻造工作有思路、方法有创新、管理有成效的班子队伍,激发“五加二大于七”工作成效。徐沉被评为第四届“汉台区名校园长”;刘波被评为“陕西省第五批基础教育名师培养对象”;刘莉娟获评“汉中市优秀教师”;赵雪丽、余伟等多名同志业绩突出,分别被教体局、北关中心小学提拔为学校副校长、中层;赵雪丽获评“汉台区学科带头人”;陈力获评“汉台区优秀教育工作者”;杨丽获评“汉台名师”;龙利华获评“汉台区优秀教师”。以“教育质量提升行动”“雏鹰行动”活动为契机,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培训经费超过公用经费5%。以“青蓝工程”为抓手,实施“青年教师扬帆计划”,2023年新增三级三类骨干教师6名。在全国小学生英语、作文比赛中,杨媛娴等27名教师被评为国家级、省级优秀指导教师。(三)德育工作:学校积极构建四位一体德育模式,以“三个课堂”为主阵地,通过“点亮科技梦想探寻天汉文化”“领略现代工业魅力感受古镇悠久历史”系列研学活动、“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等,将德育与教学教学紧密联系。学校被陕西省少工委评为“喜迎党的二十大争做好队员”主题教育活动优秀单位、汉台区红领巾奖章集体二星章,蒋静轩等32名学生获省市区“红领巾奖章”。集团两校900多名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四)教育教学教研:一是学校健全校级领导包抓年级和教研组机制,落实“周评月结”制度,强化备课、上课、作业设计与批改等各个环节,细节入手,做实过程,共促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充分发挥汉台区小学科学基地引领辐射作用,2023年11月举行的“学科融合促发展STEAM探索共成长”融合教学研讨活动,为全区小学跨学科教学起到了抛砖引玉作用。加大信息化培训力度,本年度,王静、刘嘉媛、李凤等5位老师在市、区信息化大赛中获奖。二是质量立校,科研先行。本年度,学校共有省市区立项、结题课题18项,校本课题立项、结题37项。加强片区教研,学校承办的“室、坊、站‘辩课’”联合大教研活动惠及全市2000多名教师,探索出跨区域联合深度教研新思路。选派校级领导和骨干教师到青龙观小学、徐望镇、龙江中心小学轮岗交流。结对帮扶宗营镇九年制学校,通过送教下乡、专题讲座、观摩研讨等互促共建、共同提升。三是开齐开足音体美课程,扎实开展“两节一会”、学生视力检测、体质健康测试等工作。开设田径、篮球、书法、口才等47个社团,促进学生体艺“2+1”发展。为市区输送优秀运动员50余人次,在2023年排球联赛中荣获女子组银奖。(五)安全工作:学校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机制。强化三防建设,配备专职保安4名,58个摄像头实现校园监控全覆盖,投资18万元安装隐形防护网。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与汉中市交警支队联合开展交通安全进校园宣讲活动,聘请法制副校长、心理健康专家作专题讲座11场次,增强了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2023年顺利通过市级“平安校园”复检。在陕西省大中小学国家安全知识竞赛中荣获小学组优秀奖。全年校园安全零事故。(六)财务后勤及工会工作:1.学校完善后勤服务运行机制,经费使用规范合理,每年2次向教职工公开财务收支情况。积极争取资金,维修校舍、购置设备,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验收保驾护航。2.学校工会围绕教育中心工作,服从大局,认真履行工会职能,大力推进学校民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工会自身建设,切实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努力为教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本年度工会走访困难教师4人次。3.按时召开教工大会,程序规范,建立工会账户,及时兑现教职工福利,定期开展教职工文体活动:教师工间操比赛、师德师风演讲比赛等,丰富了教职工的业余生活,进一步提升了工会组织的凝聚力。4.开展“见义勇为”、贫困医保帮扶、废旧衣物募捐等活动,为社会奉献一份爱心。被区教育工会评为“女工工作先进集体”,徐沉获评“支持工会工作优秀校长”,王利平等6名教师的工运调研成果获得市区级表彰。(七)乡村振兴工作:1.积极开展“六关爱”“五个一”、大家访活动、精准资助工作,层层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结合“进、知、解”活动对30名建档立卡学生、5名残疾学生进行入户家访,宣讲政策,有效落实上级的各种帮扶政策,让他们进得来、稳得住、学得好。2.每学年学校和任课教师、学校和学生家长分层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入学率达、巩固率均为100%,辍学率为0。我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比例较高,为此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关爱帮扶机制,在心理上疏导、感情上抚慰、学业上帮助、行为上矫正,让他们进的来、稳得住、学得好。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北关小学形成“清风校园六廉润心”“一五六”创建模式,即政治强廉、制度固廉、环境育廉、师德弘廉、活动培廉、家庭润廉,推动清廉建设与制度建设、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等多维度有机融合,取得可喜成效。2023年承接了区纪委、区教体系统创建现场会,来自全区各系统的领导前来观摩,徐沉校长在会议上进行了经验交流。创建经验在《清廉汉中工作简报》专刊发表。(二)探索“五育并举体教融合”发展之路,被市教育局授予“汉中市体操项目后备人才训练基地”,李晨奕在2023年陕西省青少年体操锦标赛中获U6组男子自由体操第一名,北关教育跨越式发展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三)在2023年陕西省思政课“大练兵”活动中,支部书记徐沉同志带头上思政课,获评陕西省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大练兵”学科德育教学能手,马涵、唐朦等5名教师获区级思政课教学标兵和教学能手称号。(四)刘嘉媛《走近张骞》获得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陕西省二等奖。集团两校双双在第八届、第九届摆渡船征文比赛中,被授予全国优秀组织奖、团体特等奖和港湾学校组织奖,21名教师获评指导名师、园丁奖,119名学生获评国家、西北赛区一二三等奖。学校多次被授予“陕西省书信文化优秀组织单位”和“汉台区丝路朗诵大赛优秀组织奖”。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生均占地、教学用房、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不足;存在45人以上大班问题,原因为历次城市改造、扩建造成校园面积缩减。2.新增三级三类骨干教师数量偏少,部分教师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不强。教师职业规划不明确,追求上进的内驱力有待激发。3.体音美、心理健康等学科专任教师师资力量短缺。原因是学校核定编制人数未配齐、尚不能做到人才归位。(二)改进措施:1.多措并举,着力解决北关教育集团发展的瓶颈问题。本着“管理一体化、制度一体化、成长最大化”原则,提升集团化办学水平,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实现两校区发展共赢。2.深化课程改革,探索适合各学科的教学模式。把“立足创新减负增效”作为当前的研究课题,为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打好坚实基础。3.通过寻求上级支持,校本培训与自我提升相结合,多形式加强体音美、心理健康等薄弱学科教师培养,充实师资力量。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以区教体局工作要点为指导,继续规范常规管理,创新工作机制,大力实施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推进“双减”工作纵深发展。2.争取上级配备音美等专职教师,同时多渠道多形式加强体育艺术等薄弱学科教师的校本培训,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3.通过名师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激发教师进取内驱力,加大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培养力度,使骨干教师数量和层次再提升。4.积极探索双减背景下减负提质的有效方法,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学校先后荣获陕西省“喜迎党的二十大争做好队员”主题教育活动优秀单位、陕西省大中小学国家安全知识竞赛中荣获小学组优秀奖、“陕西省书信文化优秀组织单位”、2023年市级“平安校园”复检合格、区教育工会女工工作先进集体、2023年区排球联赛女子组银奖、汉台区丝路朗诵大赛优秀组织奖等荣誉。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