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三原县电化教育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县中小学提供现代教育技术服务。指导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组织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学活动;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全员培训和考核工作;整合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提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服务。 | |
住所 | 三原县教育局 | |
法定代表人 | 高亚平 | |
开办资金 | 10.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三原县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7.76万元 | 43.95万元 | |
网上名称 | 三原县电化教育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办理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规违法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和支持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1、智慧校园创建:申报了东郊中学、东关小学、文峰小学三所市级智慧校园示范学校。2、省级智慧教育培育县工作开展情况:向省教育厅上报了三个应用案例,教育局的《区域共建均衡发展探索智慧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陕西数字教育大会上书面交流;组织了示范学校和创建学校参与教育厅组织的智慧教育系列工作坊活动;组织陕西省扶智平台对口帮扶学校观看名校名师公开示范课活动。完成陕西省第三批智慧教育示范区申报工作。3、县级设施设备运维督导:进行了县级教育信息化设施设备的运维调研工作,重点关注新兴、嵯峨、徐木等偏远地区学校,联系厂家组织设施设备检修。4、2023年全县信息化投入约1672万元。其中建设县级平台二期800万元,南郊中学90万元、教育局150万、西张小学60万、东周小学52万、文峰小学172万、陂西小学100万、陵前小学40万、朱家湾小学20万、职教中心88万、南郊中学100万。北城中学150万元、南郊中学100万元、文峰小学260万元、职教中心80万元、教育局965万元,各中小学信息化设备购置投入约200万元。全县共装备智慧黑板193套,录播教室2座,电子班牌116块。二、取得的社会效益1、省、市2022年举办的第七届中小学(中职)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暨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中,我县推荐的30件作品中,有9件作品、17名教师和2个单位获奖,取得省级三等奖1个,市级一等奖1个,二等奖2件,三等奖6件。开展了2023年中小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共征集作品260余件并完成作品评审工作,同时遴选推荐24件优秀作品参加省市“第八届中小学(中职)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暨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征集评选活动”。2、三原县第一届教育信息技术方向课题研究完成结题,开展了三原县第二届教育信息技术方向课题研究工作中期评审工作,接下来将安排专家对重点课题和部分创新型课题进行入校指导;进行了市级教育信息技术方向课题申报,共申报17个课题,其中重点课题3个,创新课题9个,一般性课题5个;进行了省级教育信息技术方向课题申报,共申报5个,其中重点课题1个,创新课题4个。在陕西省教育信息化方向省级课题工作中,共有5个结题,4个立项。3、组织各学校参加全省青少年爱挑战“大美校园”专项比赛活动;4、组织进行市级创客实验室应用督导迎检工作。5、安排了2023年中小学影视教育系列活动,包括:优秀影片进校园、“五个一”系列活动(看一部主题电影,阅读一本主题读物,开一场主题班会,办一场主题赛事,参加一次主题研学系列活动),微电影制作专题培训和作品征集等活动,同时开展“五个一”活动案例、微电影和影视教育影评作品的征集评选工作。在陕西省2023年中小学生微电影创作展映及影评征集活动评选中,微电影作品南郊中学的《青春路上的“选”与“不选”》获高中组一等奖,新兴中学的《鞋》获初中组三等奖,南郊中学刘潇、崔恒两位教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独李中学杨俊杰、董怡晗和徐木中学王月冰三位同学的影评作品获奖,三原县教育局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6、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对4所帮扶学校和17所受帮扶学校依托“陕西教育扶智平台”开展“名校+薄弱学校”结对帮扶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各学校积极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完善对口帮扶工作、为全县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积累了经验,推动我县教育均衡不断向前发展。2023年以来,四所帮扶学校在平台上共上传了143节点播课程,涵盖语文、数学、英语、道法、音乐等多个学科。此外,还组织了帮扶学校每周利用扶智平台观看名师课堂,开展听评议课活动。各校共制作了26期共计77篇活动简报,形成县级简报22篇,其中7篇在“陕西教育扶智平台”发表。三、存在的问题1、扩大教育信息化队伍。电教中心是一个集建设、管理、科究、培训、应用和技术支持等职能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部门,既为全县各学校提供服务,也为教育局和各股室提供技术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与办公室、普教股、民教股、教研室等各部门进行通力合作,共同推进行政管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五育评价等场景的数字化转型。这需要一支强有力的队伍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督导。电教中心和资源中心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但目前,这只队伍长期缺编,力量有限,造成部分工作不能有效跟进,推进不力,落实不到位。希望教育局能补充电教队伍,并尽快让电教中心工作步入正轨,以确保各项工作能顺利推进。2、全员参与教育智慧化应用数据是教育智慧化的基础,没有完善和长期不间断的数据积累,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其分析结果就偏离了实际,失去了指导意义。智慧化需要人人参与,全系统共同发力、齐头并进才能逐步进入轨道,这就需要决策层的共同参与,才能有效推进教育智慧化的实施所以,各单位和学校,包括教育局,应该把智慧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来抓,全系统共同推进实现三原教育智慧化。3、加大教育信息化投资。信息化是一个需要大量设备和软件支持,而且更新换代快,不断重复投入的重资产工程。目前,我们学校的有些设备已经服役7、8年,甚至10年而无力更新,教师办公电脑的配比达不到1:1,教室交互设备覆盖率虽然基本达到100%,但是智慧黑板的覆盖率只有40%左右,另外60%的设备已经因为设备故障、老化和功能不完善等原因,不能有效保障日常教学。未来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还需要不断加大投资力度进行保障。四、整改工作措施(一)、队伍建设。成立全市第一个教育CIO队伍,所有中心校及以上学校建立CIO办公室,负责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工作。(二)、数字校园创建。2023年陕西省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数字校园评估工作中,共申报37所中小学校,于10月份通过县级评估验收,省级评估验收工作正在开展中。(三)、智慧评价改革。建设了覆盖学校、教室的实时巡课系统,在10所学校试点智慧环境下的学生五育评价工作,其中文峰小学、东郊中学等学校被定位市级现场会示范点。(四)、推进三个课堂。大力推进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的“三个课堂”应用工作。共向教育部申报三个应用典型案例。(五)、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持续开展新教师入职培训、赛教,编程教师辅导培训、课题研究等培训活动工作。本学年共组织各类活动11次。(六)、数字体系改革。所有学校建设数字化专员队伍,规范数字化建、管、用、培、成方面绩效工作;开展IPV6升级、软件正版化、网络安全保障等方面工作。五、下步工作计划(一)开展好常规工作1、安排2024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为省市第九届中小学(中职)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遴选优秀作品。2、组织好2024年度八年级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3、安排2024年度爱国主义影片放映工作,组织开展影视教育系列活动。4、依托“陕西教育扶智平台”,继续推进“三个课堂”应用,并扩大对口帮扶规模。一方面,开展基于城乡教育共同体的一帮多活动;另一方面,城区学校、乡镇中心校和优势学科学校,开展一对一对口帮扶活动,在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开展线上帮扶。(二)构建县、校、CIO办公室、网络管理员四级教育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1、完成“三原县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和职责调整。电教中心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督导和推进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2、督促中心校以上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个完善工作职责,该领导小组作为学校和学区教育信息化最高领导机构,督促和指导CIO办公室及辖区各学校信息化工作。3、CIO办公室受县电教中心和学校(学区)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双重领导,负责本单位、本学区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落实县局和学校各项工作,督导各完全小学和幼儿园的教育信息化工作。4、网络管理员队伍受电教中心和CIO办公室双重领导,负责对本校信息化设施设备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并落实具体工作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