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城镇职工提供社会养老保障服务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缴、管理和发放参保人个人账户管理、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养老金领取人员资格审核、养老金核算、拨付养老保险经办人员业务培训 | |
住所 | 榆阳区常乐路29号 | |
法定代表人 | 贾拥军 | |
开办资金 | 108.1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养老保险经办处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8.98万元 | 44.1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养老保险经办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养老经办中心开展的业务情况如下:2023年,我中心根据市处年初下发的各项指标任务,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参保总人数68190人,其中在职参保58060人,税务征缴6.0亿元。新增参保扩面11485人,新增离、退休人员266人。办理离、退人员预发680人,为离、退休人员12185人发放基本养老金4.39亿元。跨省转移、退役军人转移业务办理252人次,转入基金2291万元转出基金1686万元,办理城乡养老保险转入114人金额19.35万元转出136人金额459.50万元。通过“陕西养老保险”手机app进行资格认证的离退休人员11719人。数据质量治理疑点数据3651余条,手机APP注册63072人。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就养老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一是养老保险待遇预发“有温度”,正常发放“有力度”,待遇调整“有速度”。在“上年度人均基数”未下发之前,让当年新退人员提早拿到养老金,是今年以来,省局推出的一项“为民办实事”温暖举措,我中心精心摸底,积极对接,兑现“三不承诺”。夯实责任,每月待遇发放工作,确保15号之前必须到账,“退票业务”联系本人、核准信息,要求两个工作日内重新推送发放。养老待遇实现“十九年连调”。今年对全区11980名企业离、退休职工调资。其中对军转干部、对印反击战人员进行专项调整,为符合条件的2名对印作战人员调整增加23.26元/月的生活补贴;13名军转干部调整增加612元/月定额补贴。二是健全机制,待遇发放有保障。加强财务、业务畅通对接,健全养老保险待遇保发放工作机制,将规范基金收支管理、加强基金运行监测、工作调度和基金运行情况工作落实到位执行到位贯彻到位,为保发放工作提供坚实基础。强化管理,业务集中办规范办有成效一是讲政策、守规矩,养老保险基金“一本账”管理做得好,社会保险经办条例贯彻实。积极参加系统工作人员学习培训,确保准确把握条例基本精神和具体要求,依法依规开展经办工作。配合优化全国统筹基金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推动财务业务一体化,切实强化了基金统筹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监测预警及反馈机制,通过规范财务管理,发现问题和处置风险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二是规范审核、严格把关,新退待遇计算准确,补费业务资料详尽。在经办新退待遇计算过程中,严格按照审核流程,认真核实新退人员信息,规范操作信息变更,想退休人员所想,办退休人员所盼。3.补费业务的经办,中心安排专门业务人员深入一线,对所附工资表本人档案表中的等补费材料进行现场核验、采集和整理,把好第一道业务审核关口,坚决杜绝违规补费,为上级业务主管科室上报的补费材料佐证资料完备,论证充分。今年共计补费业务464笔。做实数据治理,防范化解风险能力得优化一是对疑点数据进行全面核查,常态化数据质量治理,数据稽核做得细底子清是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将疑似死人、假人、重复领取等疑点数据,查询业务系统基础信息,联系相关部门核查信息,电话联系、上门走访,划归常态化稽核和重点稽核,分类造册,分类处理疑点数据3651条,核实率达到百分百。二是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维护社会保险基金安全。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情况,重点业务内部控制情况,基金财务内部控制情况,内部控制管理监督情况,人员管理内部控制情况,各项排查整改工作情况等6大方面12项重点内容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整治,实现了推动各项风险防控制度落细落地。三是学训结合,强化风控稽核队伍建设。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专项稽核业务培训工作,加强日常学习,及时熟悉掌握政策理论,持续提升风控稽核人员专业水平。依托社保服务平台,经办服务水平有提升一是“线上”“线下”经办多融合,“不见面服务”方式多。依托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秦云就业”平台、养老保险“一主两翼”、“陕西社会保险”APP等信息系统开展业务经办,提供“跨省通办”,推动更多事项“省内通办”、推出“就近办、自助办”服务事项清单,积极拓展“不见面”服务方式。二是坚持传统服务方式和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持续优化针对老年人、残疾人、重病人等特殊群体的个性化服务,切实破解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局面,更加贴心的经办服务。三是畅通转移渠道,优化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开展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资金定期清算模式改革,探索实施退役军人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总对总”模式。加强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业务督办,减少超期业务。畅通机关事业单位跨统筹转移渠道,通过健全机制、理清存量、明晰经办环节、保持无缝对接,破解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转移过程中存在的基数大、周期长,历史遗留问题多的困局。保障了社保基金完整。目前,绝大多数人员已经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办顺利领取了养老金,妥善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四是丰富认证手段,提升便捷化水平。在全面推行手机APP“快时代”的基础上,不放弃每一位“慢人群”,同步上门服务、QQ视频、微信视频、信函协查、社区联动等传统“绿色通道”,打造放心、安心、暖心的“适老化”服务模式,为老年人的幸福加码。五是社保卡启用接受度更高。在社保卡发放运用方面,今年,我们进行了社保卡应用全范围宣传,整理了完备的社保卡发卡银行信息,通过发送短信息,挨个一对一电话联系。延伸优质管理服务,经办能力有突破一是持续推进系统行风建设。认真落实经办管理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意见。宣传推广、应用实施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技术标准,打造优质服务“样板间”。持续推进“清事项、减材料、压时限”,稳步拓展“一件事一次办”事项范围,完善便民服务圈功能,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二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走流程”和青年干部调研暗访,及时响应企业和群众需求,开展“人社工作进园区”一次。三是深入推进经办数字化转型。落实经办数字化转型指导意见,开展经办数字化城市示范建设。将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发布纳入常态化工作,建立业务衔接机制,做好名单管理。加强统计基础建设,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强化统计精算分析成果应用,为制度改革与政策完善提供支撑。三、存在得问题总结如下:1.内控意识薄弱,投入力度小2.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3.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4.基础设施建设不完整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加强党纪学习,重视廉政建设。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主题教育学习活动,积极撰写心得体会,加强学习有关规定,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用共产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增强拒腐防变的自觉性。二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力构建暖心贴心社保服务窗口。抓学习,促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中心各项管理制度,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一方面不断完善制度体系,重新核审、修改、增加了经办中心制度手册。同时,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防止制度束之高阁、形同虚设。四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从思想教育、干部管理、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制度执行等几个方面收入,从严要求。今年以来,我中心共计观看警示教育片20余集,全体干部职工树立了崇尚廉洁、明辨荣辱是非、筑牢思想防线、守住廉政底线的价值理念。今后,我们中心将带领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找准党建工作切入点,创新党建工作机制,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根源,切实改进工作人员工作作风,着力解决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打造创新、便民、高效的经办服务中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