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阳区> 榆林市榆阳区文化产业发展中心(榆林市榆阳区电影发行放映服务中心)

榆林市榆阳区文化产业发展中心(榆林市榆阳区电影发行放映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6 15:36
单位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文化产业发展中心(榆林市榆阳区电影发行放映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推动全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服务。文化产业发展调查研究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项目策划营销重点文化产业发展项目的推介、宣传、招商引资对外文化交流与产业合作公益电影发行放映工作。
住所 榆林市榆阳区上郡中路61号
法定代表人 曹缘
开办资金 263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榆林市榆阳区委宣传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68.84万元 2250.86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文化产业发展中心(榆林市榆阳区电影发行放映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根据中共榆林市榆阳区委组织部文件(榆区组干发[2023]144号)关于《曹缘等同志任免职》的通知:曹缘同志任区文化产业发展中心主任于2023年3月将事业单位法人变更为曹缘同志。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1.制订出台《2023年榆阳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指南》,区财政安排50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资金奖补,集中扶持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力强、成长性较好,且有前期投资或建设基础的文化产业项目。同时,兑付2022年度省、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66万元,不断壮大文化企业发展规模,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2.4月23日启动“缤纷四季书香榆阳”全民阅读系列活动,50多个“书香大集”展厅,吸引众多市民参观学习、汲取知识、陶冶情操;成功举办“七十耳顺高建群赴榆林习作汇报展”;拍摄制作“缤纷四季书香榆阳”短视频2部;常态化开展全民阅读系列文化活动,创新开展“中华文化十二讲”主题文化交流、讲座活动,内容涵盖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创新理论、中华传统文化、陕北优秀文化、榆林特色文化,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纷纷参与,好评如潮。3.成立了34支“文化进万家·电影惠民生——榆阳志愿放映小分队”,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光影颂征程奋进新时代”专场惠民放映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等活动,按照“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基本要求,全年共放映公益电影6330场次,其中农村4420场次,广场、社区1211场次,榆阳公益影院放映699场次,惠及观影群众30万余人次。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制定出台《关于开展全区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查漏补缺实施方案》(榆区宣发〔2023〕76号)、《榆阳区拟入统文化企业包抓制度》,,建立“小升规”培育库,新增4家、净增1家规上文化企业。聚焦“大美榆阳陕北之窗”创意核心,打造榆阳文化IP,创作文化“伴手礼”,设计制作“榆榆阳阳”卡通人物手办、剪纸,研发推广陶艺伴手礼、文创办公杯、文创书签等“陕之北榆之阳心之往”系列文创产品。创新推出“榆榆阳阳”系列微信表情包、拍摄制作《遇见新榆阳》三集动漫剧、原创话剧《古城大街》在榆林大剧院成功首演,并在西安人民剧院巡演。新建公益电影固定银幕架13块,并对已建成的111块银幕架进行维修更新、升级改造,实现重点行政村和有条件社区广场固定银幕架建设全覆盖。同时,在榆林塞上伙盘街、鱼河峁镇东岔村幸福院新建公益影院,试点推开“老年幸福影院”建设工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增强群众观影的体验感、舒适感和精神文化获得感。三、存在的问题1.文化产业规模小,入统困难抗风险能力弱。2.规上企业结构单一,行业覆盖面窄竞争力不强。3.文化产品缺乏创新,文化传播影响力有待加强。4.文化产业人才缺乏,创新意识弱化发展动能不足。5.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缓慢,服务质量急需优化升级。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抓好文化企业升规入统。全面核查摸排全区文化企业数量结构,完善统一规范的文化产业单位名录库,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培育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入库纳统。全面掌握规上文化企业和临近入库纳统文化企业的经营状况,了解存在的问题困难和意见建议,协调相关部门予以解决。深入挖掘文具等办公用品批发零售、艺术培训、娱乐服务,尤其是网络直播、在线教育、创意设计、电子(数字)商务等新业态行业中遗漏的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督促引导文化企业如实上报营收数据,扎实做好入统工作,共享产业政策红利,做到应统尽统、统准统实。二是着力培育市场主体。积极引导文化企业投资方向,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培育一批有影响力、有特色的文化企业,助推成长性好的中小微文化企业实现规下转规上。深入挖掘古城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大美榆阳陕北之窗”文化品牌效益,紧盯文化消费新人群、新圈层,不断延伸多元化产品开发,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提升文化产业发展层次,打造“文化+”产业品牌,不断开发出具有榆阳符号的个性化产品,形成更多辨识度高、影响力强的榆阳文化IP。三是推动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以项目为纽带,集聚文化生产要素,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完善“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项目动态管理机制。出台文化产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组建专项招商团队,重点面向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瞄准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开展以商招商、创投招商、产业链招商。积极争取榆林渡渡文化有限公司铸造基地及雕塑、塑料玩具、毛绒玩具等有发展潜力的生产制造行业落户榆阳,形成产业链、提升竞争力。四是抓住用好各类政策机遇。通过集中培训轮训、外出考察学习,召开政企见面会、早餐会等方式,帮助企业及时解读各级文化产业政策,积极争取省市区扶持计划,让文化企业从政策红利里面多切“蛋糕”。认真梳理文化旅游产业链,摸清家底、绘制图谱,明确延链补链的方向和目标企业,重点引导文化制造产业及创意设计、数字文化、网络直播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促进我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五是加大文化产业扶持力度。落实好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关于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及相关扶持奖励办法,修订《榆阳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指南》,重点扶持规上文化企业和领军型、骨干型、高成长型文化企业,集中扶持一批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力强、成长性较好且有前期投资或建设基础的文化产业项目。不断加大文化企业融资补贴、营收增长、品牌推广等领域的扶持力度。加快文化产业人才培育,及时帮助企业解读相关政策信息,协调解决企业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心全意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六是持续丰富高质量文化供给。积极推进公益电影固定银幕架建设,逐步将城区重点区域的29块原有固定银幕架升级改造成LED电子屏,并实现后台终端远程统一管理、同步播放。统筹推进“老年幸福影院”建设工程,积极探索“公益电影+”的融合发展模式,创新开展“公益电影+党建”“公益电影+乡村振兴”“公益电影+普法宣传”等系列活动,最大限度提升放映工作的综合社会效益,把公益电影“小银幕”打造成为服务基层群众的“大舞台”。七是综合打造钟楼里文化创意空间。整合榆阳影院内个体户闲置场所,综合打造占地约760平米的“钟楼里文化创意空间+公益影院”,更好满足全区各部门单位、社会组织主题观影、研学培训需求,为举办各类文化讲座和沙龙活动,常态化开展全民阅读系列活动提供多功能平台和高品质服务,不断提升广大市民精神文化获得感。同时,集聚众多文化企业、文艺人才、文创精品,形成“研发生产—研学培训—销售推广”等多功能一体化文创基地,推出更多具有陕北韵味、榆阳特色、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拳头产品”,进一步提升“榆阳文化”的影响力、吸引力、传播力和竞争力,推动全区文化事业和产业繁荣发展。目前设计方案已完成,并通过评审,正在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