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市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强化预算绩效管理,规范财经秩序。开展财政资金支出预算执行、资金使用情况、重大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配合局机关做好会计信息质量、注册会计师和资产评估质量督导检查工作;配合局机关参与中省财税法规和重大财政政策执行情况的督导检查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 |
住所 | 渭南市朝阳大街中银大厦 | |
法定代表人 | 周庆华 | |
开办资金 | 62.36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3万元 | 1.0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活动,无涉及变更登记情况,无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高质量完成预决算公开检查工作一是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拟定实施了《全市预决算公开情况专项检查工作安排意见》,明确了市本级由预算、国库科分别组织实施,各县市区由绩效评价中心组织实施的局内工作分工,进一步夯实了工作责任。积极督促预算、国库全面及时整改省厅反馈问题。抽调中心年轻干部,采取线上核查方式对各县区政府和部门进行详细检查,发现问题即时反馈并督促整改,按时上报检查报告。二是对照模板,严格检查。先后五批次牵头组织完成了2022年度预决算公开检查,并督促全面及时整改。三是及时反馈,全面整改。采取边检查边反馈边整改的方式,坚持时间、平台、内容、格式“四统一”的要求,全面开展检查、整改,实现公开内容完整、公开内容细化、公开及时准确、公开渠道规范。通过检查和整改,夯实了部门公开的主体责任和整改职责,提高了部门的公开意识,增强了政府预决算透明度,提升了财政管理水平,推进了“阳光政府”建设。(二)全面开展内控工作为了加强市局内部控制工作,不断完善内控制度体系,规范财政权力运行,防范业务和廉政风险,在去年修订完善《渭南市财政局内部控制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对10个专项风险内部控制办法的修订完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新增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和内部财务风险防控两个办法,专项风险内控办法由原来的8个增加到10个,专项风险内部控制办法已经第九次局务会审议通过,形成了“1+10+X”的内控制度体系,走在全省前列。(三)扎实组织实施财政重点绩效评价以“财政管理绩效提升三年行动”为契机,按照“市级组织、专家评价、以评促学、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创新重点绩效评价新模式。一是摸清项目情况,精选评价项目。制作《2022年度市级财政重点绩效评价资金(项目)基本情况表》,由相关单位科室填写,对拟评价项目提前进行摸排,逐个了解项目基本情况,提出选定意见。二是组织精兵强将,成立评价小组。由绩效评价中心相关负责同志任组长,相关单位科室人员任副组长,聘请第三方评价机构专业人员组成三个评价小组,为实施绩效评价提供坚强的人力保障。三是注重业绩资质,精选评价机构。通过发布公告,在报名的机构中,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从企业业绩、企业实力、投标报价、工作时限等方面择优选取机构参与本次重点绩效评价工作。四是召开报告评审会,提高报告质量。组织召开2022年度第一批市级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报告评审会,评审专家围绕总体表述准确性、项目概况完整性、评价结论客观性、指标分析科学性、经验做法可借鉴性、问题分析准确性、对策建议可行性、社会调查科学性等方面进行点评,提出了修改意见建议。三个小组对照意见建议,继续修改完善报告。(四)圆满完成全市会计和评估监督检查工作根据《陕西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23年度会计和评估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陕财办会监〔2023〕27号)要求,市本级、各县市区扎实组织开展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一是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积极组织参与省财政厅举办的2023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查前培训,认真听取授课教师专业知识讲解及检查重点关注事项。及时下发《渭南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23年度会计和评估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督促各县(市、区)相应地成立检查领导小组,对标检查重点、明确检查范围、夯实主体责任。二是依法依规,扎实检查。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县(市、区)检查工作的指导,建立和完善考评制度。积极协调对接,确定检查单位。与市审计局、市委巡查组及时沟通,确认检查单位名单,避免重复检查。抽调业务骨干,强化检查力量。抽调业务骨干,成立检查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坚持依法依规依程序开展检查,实现检查全过程留痕,做到事实清楚、责任清晰、证据确凿、定性准确。三是市县联动,提质增效。根据被查单位资金量大小,合理分成两个检查小组。对检查组人员就具体的检查方法、程序及检查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等进行了辅导培训。检查时注重监督检查和指导帮促相结合,边检查、边指导、边宣传,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提出整改意见,有效提升了单位会计核算质量。四是严守纪律,阳光执法。要求参检人员严格遵守《会计和评估监督检查工作纪律》,加强对参检人员包括聘用人员的廉洁纪律教育,自觉维护财政监督队伍良好形象。严格检查纪律,杜绝以权谋私行为,树立监督检查干部队伍清正廉洁形象。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通过预决算公开监督检查,确保了公开内容全面完整、格式细化规范,做到了“时间、平台、内容、格式”四统一,全市预决算公开信息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2.内控制度办法为各项财政风险防控提供了制度遵循,对市局财政业务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指导和规范作用,有效防范、化解了业务风险和廉政风险,财政管理水平得到有力提升。3.财政重点绩效评价进一步加快了“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设,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4.会计评估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了财政资金的使用管理,有效发挥了监督检查的作用,提升了会计信息质量水平。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需进一步提升今年,预决算公开检查将原先由第三方机构检查改为由中心年轻干部检查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年轻干部的业务能力。但同时,由于年轻干部实际工作能力上的差异,加之都是在本职工作之外进行检查,存在进度和检查质量上参差不齐,检查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需进一步提升。(二)绩效评价工作尚需优化机构专业水平不平衡,各机构评价侧重点不同,擅长的评价类别不同,某种程度上影响绩效评价工作水平。针对以上问题,现提出以下措施:(一)提高干部综合素质继续加强会计业务、法律法规等业务培训,特别要提升一线财政监督检查人员的业务素质,为更好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人才保障。(二)提升重点绩效评价水平加大对部分评价项目关键环节的介入力度,强化项目绩效目标申报、绩效指标编审三级指标细化的业务指导。提高选拔第三方结构的标准,确保绩效评价工作的有效性。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提高重点绩效评价质量积极与省厅相关处室、局机关绩效管理科对接,及时掌握绩效评价最新政策及文件,做细做实年度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工作。加强与第三方机构、相关单位科室、主管部门及项目单位对接,出具正式报告,提出整改和结果应用的建议,形成年度市级财政重点绩效评价资料汇编。(二)持续完善内控制度体系持续完善内控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单位科室内控操作规程。大力推进财政内控工作成效,积极防范、化解和管控各类财政风险。开展内控业务培训,提升对财政内控工作的重要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内控工作的使命感、紧迫感。(三)加大预决算公开检查力度按照省厅安排做好预决算公开情况专项检查工作。关注全市预决算公开网址链接情况。(四)稳步推进财会监督工作一是加强制度规范建设夯实监督基础。进一步夯实财会监督工作制度规范基础,加强我市财会监督工作制度化建设,不断完善财会监督工作制度。二是继续推进专项行动查出问题整改。紧盯专项行动中发现的问题,担起主责责任,抓住问题的关键,对照工作台账,坚持逐项整改销号,确保工作质效。三是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加强队伍建设。加大财会监督队伍建设力度,多渠道加强财会监督力量。运用“会计实务面对面”等有效方式,加强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辅导讲座、交流学习等形式,不断提高财会监督人员的业务能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