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农村公路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公路的政策法规;开展全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养护质量监督检查、路况评定等事务性工作;开展组织农村公路的灾害抢修和保通工作。 | |
住所 | 榆林市芹涧路德昌巷6排1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玉福 | |
开办资金 | 299.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交通运输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06.97万元 | 322.7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农村公路发展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5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于2023年8月7日申请法定代表人变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主要开展的业务工作(一)重难点工作(1)配合市局完成2023年农村公路养护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及预算的审查与批复工作,建立养护工程项目库。(2)督促各县市区巩固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成效。各县市区均出台了“路长制”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了“路长制”管理机制。(3)对全市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进行不定期抽查,建立质量档案库。(4)对全市县道和重要乡道进行自动化检测,建立技术状况信息库。(5)督促指导绥德、子洲、吴堡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二)基本职能工作(1)日常养护。坚持季度检查制度,按照“好路杯”和创建“四好农村路”评分标准,检查组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及时反馈县市区,要求限期进行整改并对下步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对连续两次以上排名靠后的县进行了约谈。(2)路产保护。一是积极指导各县市区开展路产保护工作,加强路产保护和养护联勤联动,开展联合巡查,及时制止损坏公路设施行为,收回路产损失。二是加强与交警、公安、交通执法协作,对故意损坏公路设施等行为联合各部门进行处置,全力保障公路设施完好。三是指导各县市区认真开展路产路权保护的宣传工作,广泛宣传《公路法》,《公路安保条例》及相关规章、规定。四是每月对全市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日常养护、环境卫生、设施维护、路面小修、安全保畅、路政管理)进行督导检查,同时我中心结合日常养护季度检查对全市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进行指导督促。(3)工程管理。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统计管理。(4)养护管理。各县市区政府均已将日常养护经费和目标责任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和目标考核,并足额兑现,较好地完成了“两个纳入”的落实。各县区农管站与乡镇农管所、乡镇农管所与村民委员会及养护责任人的三级养护协议均已签订。各乡镇均设置了农村公路管护专职机构,建制村设立了村级议事机制。明确了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内业资料较齐全。各县区农管站均能按市局关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安排部署,积极开展“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不断深化农村公路日常养护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和机械化的理念。(5)安全生产。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的文件精神,认真落实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监督责任,夯实农村公路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下达2023年全市农村公路隐患治理计划。(6)计划统计。编制2023年养护工程建议计划、2023年省道及农村公路专项养护工程建议计划;更新农村公路基础数据电子地图。(7)其他工作。全市农村公路跨省市防疫卡点督导督查、安全生产督导、特坏路段排查、乡村振兴等工作。(三)改革创新工作(1)总结推广县乡公路养护市场化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为切实提高我市农村公路管养水平,去年8月24日,我中心组织各县市区农村公路养护站(中心)分管领导、市中心领导、各科室负责人及相关业务人员,观摩了市公路局的开普分层施工和精细碎石表处施工技术,随后又参观了榆阳区省级十大最美农村路“魏省路”。(2)采取领导包片、科长包县、业务技术骨干不定期蹲点的方式,督导各县市区农村公路日常管养相关工作的开展(3)完善榆林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的改制相关后续工作。加强档案工作,推动档案工作体制机制建设。二、取得的效益(一)重难点工作(1)组织相关人员参与完成了2023年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第一批、第二批)施工图设计文件及预算的审查与批复工作;建立养护工程项目库。(2)截止目前,全市共设立农村公路路长3047名,其中,县级路长56名,乡级路长209名,村级路长2782名。全市共设置“路长制”公示牌:县道:211块,乡道:305块,村道:3089块。各级路长在农村公路建设、运营安排、养管责任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农村公路提升改造、资金协调、工程项目审批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运转高效”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3)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原材料及现场质量关键性指标抽检合格率90%以上,并建立建立2023年度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档案库。(4)争取市级补助资金500万元,分3个标段对全市18490公里农村公路开展自动化检测工作,全市县、乡道检测率100%,圆满完成省局下达的65%检测任务。(5)经检测,全市县乡路优、良、中等路比例为85%。(二)基本职能工作(一)日常养护。截止去年12月,全市新增国省道及农村公路技术状况MQI指数分别为:新增国道86.64 ,新增省道85.02 ,县道80.48 、乡道77.31 、村道72.58 。国道优良占比87.34%,省道优良占比75.22%,农村公路综合优良中路率81.02%,均完成本年度任务指标。(二)路产保护。2023年共计收取补偿费1202.5万元。全年共张贴标语240条,发放宣传资料20000份。(三)工程管理。2023年度第一批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计划投资10615.91万元,现完成投资6919.05万元,占计划投资的65.2%,第二批新增省道和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计划投资13683.36万元,现完成投资9206.97万元,占计划投资的67.29%。(四)安全生产。2023年全市农村公路隐患治理计划下达6297处,截止目前已全部完成。(五)计划统计。完成2023年农村公路基础数据电子地图更新、完成国桥库与年报库报部数据一致性国道桥梁58座,更新省道桥梁技术状况等级178座,移除省道桥梁11座,新增四五类桥梁9座;核实新增通双车道建制村59个,更新增通硬化自然村613个,新增通三级公路乡镇1个。(三)改革创新工作(1)2023年横山区积极与沿线厂矿企业沟通协调,争取到3800万元道路维修经费,用于2024年度横山区艾魏路10公里的大修改造项目,拓宽农村公路融资渠道,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发展提供了更多融资方式。定边县改革创新养护模式,按照“企地共建”、“谁养护谁受益”的原则,将乡道Y202学新路(学庄-新安边)54.051公里由延长石油定边采油厂进行养护;乡道Y304白冯路(白湾子-冯地坑)39.809由长庆油田分公司长华石油合作开发项目经理部进行养护;并统一按照陕西省农村公路规范化管理养护工作规程进行管理考核,企业养护经费参照市上不低于每年7000元/公里的标准由企业自行承担。绥德县农村公路养护站发明了一种适应于黄土陡峻地形的斜撑式镀锌钢板急流槽施工方法,有效解决了山区农村公路涵洞及边沟排水问题,已在农村公路上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项技术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下步计划在全市山区农村公路推广。府谷县争取财政资金购买了2台道路清扫车,一台高压冲洗车,一台除雪破冰车。(2)制定印发了《全市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包保制方案》,对各县市区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养护工程进度、生命安全防护工程、水毁应急抢修、安全隐患治理、破损路大中修、美丽农村路创建等各项工作实行包保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有效提升了我市农村公路养护水平,确保各项计划任务的顺利完成。(3)榆林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追回欠款6.5万元,定期聘请市档案馆专家,对我单位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使用进行了指导,提高档案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三、存在的问题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一)市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对县市区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工作缺乏有效监管手段。进行日常养护考核后,除了对发现问题进行通报外,再无任何处罚、激励措施。(二)养护工程缺乏有效监管,虽然进行了工程质量抽检,但由于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点多面广、工期短,有些县市区由交通运输局实施,有些由农村公路养护站实施,实施前也不向我中心报备,致使养护工程抽检不及时,没有起到事前、事中监督效果。四、整改措施(一)出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办法,全面落实考核制度;(二)出台养护工程管理办法,按管理办法约束和规范养护工程管理。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按照省市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农村公路实际,修改完善《农村公路养护考核管理办法》;对市、县、乡镇农村公路养护机构内业资料、上墙图表进行规范统一。(二)健全和完善县乡村“三级路长”检查考核机制,夯实各级路长职责,推进县乡公路干线化养护、通村公路常态化养护,不断规范农村公路管养工作。(三)加大养护工程抽检力度,对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进行2-3次质量检测,跟踪监督,严把工程质量关。(四)计划9月份召开一次全市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现场会,交流观摩精细化养护、新工艺新技术等。计划组织各县市区中心负责人赴渭南或宝鸡参观学习农村公路日常养管、养护工程质量控制、信息化建设。(五)完成好市局安排的示范创建、美丽农村路、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