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中共榆林市委理论讲师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组织实施全市重大主题及基层理论宣讲活动;服务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统筹指导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组织开展宣讲课题调查研究,推进党员干部在职理论学习教育;指导“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广运用。 | |
住所 | 榆林市开发区市委大楼112室 | |
法定代表人 | 罗晓慧 | |
开办资金 | 8.1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榆林市委宣传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69万元 | 5.62万元 | |
网上名称 | 中共榆林市委理论讲师团.公益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2023年10月23日变更了法定代表人,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今年,我们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宣传部长会议的部署要求,按照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体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榆林新篇章提供坚强思想理论支撑。一、主要工作:(一)抓“实”中心组学习。1、服务好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提前对接征集市级各部门对市委中心组年度学习内容的意见建议和行业要求,和中心组学习秘书单位沟通对接,经市委书记审定后,印发《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3年学习计划》并严格推进。每次学习前,汇编或购置相关学习资料。邀请专家讲,对接邀请专家教授等围绕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安全生产等与榆林关系密切的主题进行专题辅导。每次学习后坚持一学一报,将学习情况及时报送省委讲师团。2、以旁听为依托指导县区部门中心组学习。制定印发《2023年全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旁听工作方案》,对榆阳等5个县市区,市文联等15个部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进行旁听及理论测试。编发《中心组学习提示》11期、《中心组学习动态》9期,《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资料汇编》12期。(二)抓“深”理论宣讲。1、围绕重大主题深入开展宣讲。全市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1200多场次。组建马院理论学者等各类宣讲团参与宣讲,充分发挥道德模范三秦楷模等作用,组织党的二十大代表、三秦楷模路生梅,全国劳动模范、三秦楷模张雷威,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米脂县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到县市区部门开展专题巡回宣讲,受众3万余人。开展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宣讲,通过领导干部示范宣讲和党代表现身宣讲等形式开展专题宣讲240场次。2、创新形式,“深”挖宣讲效果。打造“田秀才”“蒲公英微讲堂”“理论月月讲”“乡言乡语传党音”等理论宣讲品牌,组建“海红果”“榆小宣”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团,采用陕北说书、答题互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讲。充分利用农村“大喇叭”、文艺下乡等活动,推动基层理论宣讲走深走实。组织开展了第二届全市基层理论宣讲大赛,为宣讲工作发现和储备人才。(三)抓“活”学习强国榆林平台1、推行全市“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供稿及推广运用情况”每月一通报制度,将平台推广运用工作作为意识形态督查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党员干部养成“看一看、学一学、比一比”良好习惯。用好评选评优制度,开展了对年度市级优秀个人和优秀组织单位的评选表彰。组织推荐上报全省“学习强国”优秀供稿单位5家、优秀管理员(通讯员)7人,优秀学员10人,均获省上表彰。2、上线佳县、府谷、榆阳、神木等8家“学习强国”融媒号,为“学习强国”榆林矩阵注入新鲜力量。榆林学习平台累计发布图文音频视频稿件24209篇,总订阅数1174万,总阅读量2.8亿,被陕西学习平台采用3000多篇,“学习强国”总平台采用400多篇。阅读量10万+稿件达100多篇。3、组织召开全市“学习强国”座谈会,互动互学促提升。举办“迎七一,上强国”学习强国线上知识挑战赛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达10447人次。发布进一步推进学习强国学习使用工作的倡议书,组织策划主题灯光宣传活动。举办“学习强国”挑战答题达人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观摩互动活动。开展各类“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主题宣传活动20多场,全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讲师团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年初制定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指导意见,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3年学习计划,严格执行一学一报制度。对榆阳等县市区、市文联等部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进行巡听旁听及理论测试。各级党委党组学习中心组学习的规范化实现,使得广大干部党性修养提升率和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理论知识素养率均达到年初预期水平。全市各级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组建马院理论学者等各类宣讲团参与宣讲。开展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宣讲,通过领导干部示范宣讲和党代表现身宣讲等形式开展专题宣讲。走进学校、军营、企业、村组等,开展专题宣讲。打造“田秀才”等理论宣讲品牌,组建“榆小宣”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团,采用陕北说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讲,充分利用农村“大喇叭”、文艺下乡等活动,推动基层理论宣讲走深走实,收到良好反响,群众宣讲满意度达到90%以上。上线佳县等8家“学习强国”融媒号,为“学习强国”榆林矩阵注入新鲜力量。组织召开全市“学习强国”座谈会,举办学习强国线上知识挑战赛活动,组织策划主题灯光宣传活动,举办“学习强国”挑战答题达人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观摩互动活动。开展各类“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主题宣传活动,全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利用学习平台在线学理论、学知识、学技能。三、目前存在的问题1、中心组学习方面。中心组学习规范性有待加强,需要进一步压实基层的学习。个别县市区对下辖的部门和乡镇指导不力,需要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2、理论宣讲方面。理论宣讲当前还是以传统宣讲模式为主,互联网宣讲还有待加强。宣讲品牌打造方面也有欠缺,缺乏在全省全国叫得响的宣讲品牌。3、学习强国运用方面。学习强国平台的推广工作有待进一步提升,加强内容建设和活动策划,想方设法增加“订阅量”,进一步彰显其对外宣传“窗口”的作用。四、整改措施一是建议省委讲师团每年多组织针对基层理论宣讲队伍的培训,帮助提高基层理论宣讲水平。二是创造交流平台,组织交流活动。到省内或省外开展交流,学习先进经验,互通有无。下一年度工作计划1、规划好中心组学习内容。制定《中共榆林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4年学习计划》等,做好中心组成员的学习资料配发工作。2、拓展中心组学习方式。鼓励各级党委(党组)充分利用红色资源、科创资源、文化资源和各类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等,组织好专题讲座、辅导报告,深入开展学习研讨。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陕西干部网络学院等网络学习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网上学习。倡导开展跨县市区、跨系统、跨层级主题联学、上下联学、共建联学。3、强化中心组学习管理。按要求对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进行旁听指导,不断提升学习质效。建立健全中心组学习成果落实、转化、反馈机制。根据阶段性重点学习内容,及时下发《学习提示》,编印《中心组学习动态》。4、深入开展重大主题宣讲。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委和市委有关宣讲要求,创新方式方法,在面对面、分众化、互动化上下功夫,增强说服力感染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家喻户晓、深入人心。5、抓实基层群众宣讲。聚焦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伟大成就,结合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结合人们的亲历亲闻、可知可感的身边故事,采取“理论+文艺”等灵活形式,开展集中宣讲、院落宣讲、入户宣讲,在走心、走深、走实和增强微观感受上下功夫,以百姓视角、通俗语言、文艺表演等把理论讲明白、政策讲清楚、文件讲透彻。6、培树基层宣讲品牌。加强基层理论宣讲示范点建设,分批打造全市基层理论宣讲示范点。总结提炼基层宣讲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注重现有宣讲品牌的质效提升和推广,着力打造“榆林治沙精神宣讲团”等新的宣讲品牌。7、加强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道德讲堂等阵地作用,抓好线下小微宣讲。建设榆林宣讲智慧管理系统,加强宣讲过程和宣讲人才队伍管理。举办基层理论宣讲人才业务培训班,提升理论宣讲队伍业务能力。8、丰富学习载体提升学习效果。建好用好管好“学习强国”线下体验空间。继续举办“学习强国学习强我”主题挑战赛,持续打造“学习强国”挑战答题活动品牌。策划开展“强国科普”进校园村镇集市、“书香榆林”读书分享、“学习达人”宣传展示、“强国红”点亮榆林暨市平台上线三周年、“学习强国”主题征文等活动,不断增强平台学习的趣味性、吸引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