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第三支队

榆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第三支队

发布时间: 2024-03-26 15:09
单位名称 榆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第三支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文明执法,为民服务。行使管辖范围内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履行的城市违法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等方面的行政执法职责;行使管辖范围内(不包括榆阳区区域)市容环境卫生、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占道经营等方面的行政执法职责。
住所 榆林市榆阳区文化北路与崇文路十字南
法定代表人 张建军
开办资金 4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5.46万元 180.3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第三支队.公益 从业人数  2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市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1.在推动干事创业上走实。强化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落实,紧密结合“千人上街”行动,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活动。班子成员带头上街听民意、访民情、解民忧,开展实地调研20余次,认真填写履职纪实手册,着力推进调研成果转化。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书》12份、《主题教育个人承诺践诺书》47份,设立29个党员责任区,在20多次重大活动保障、清雪除冰等应急任务中冲在前、作表率。丰富党员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载体,通过在辖区25个社区开展49次“城管进社区,服务群众面对面”活动、专人值守4处城管便民驿站开展烟头和有害垃圾兑换礼品活动、到崇文路社区“双报到”12次、开展10次帮贫助困、22次包抓小区、20次“八五”普法、19次志愿服务等渠道,累计为群众提供帮助281次。2.强化规划监察执法。持续跟进新建、改建、扩建、翻修建筑和大型建设项目及附属设施监管,开展景泰五金市场等各类市场内违建专项整治,共拆除彩钢房、配套施工用房、水泥预制房、集装箱等建筑244起58388.07平米。立案处罚违反城乡建设规划行为1起,罚款72128.8元;立案查处违反建筑施工行为7起,罚款4起353866元,3起为首违不罚。24小时轮岗值守,严格管控沙地公园高尔夫球场、桃花源小区建设。3.多管齐下推进市容环境整治。一是因地制宜,在学院东门、艺苑路、寨城庄等区域设置便民疏导点9处,规范流动摊贩500余人次。同时结合季节特点设置年货、瓜果蔬菜临时销售点10处,安置摊贩124户。二是在符合条件的临街商铺门前延伸“一米”施划黄线8413米,允许在划定范围内经营。在春节、五一等重要节日期间,放开15条街道搞活商超及零售摊点,助力经济发展。四是先后开展了户外广告、占道经营、流浪乞讨人员等专项整治,累计规范占道经营13567起、出店经营3101处、扣押物品312件;整改夜间发光字缺字、不亮等问题34项,拆除破损、过时等广告1498块,清理野广告、条幅6384处;劝离流浪乞讨人员5人次。4.持续开展停车难停车乱治理。通过在体育局南侧、文化路棚改区、十三小周边设置停车场、在道牙上施划停车位、督促剩余二手车商户搬离,协调榆阳机场、玉景园等小区开放停车场等措施,增设停车位5269个,缓解停车难问题;通过张贴违停告知单、提醒单3237份,在文化路、人民路、富康路等道沿上设置石球、花箱等隔离设施2853个,解决停车乱问题。5.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餐饮油烟治理,建立餐饮单位动态管理台账,取缔露天烧烤64起,辖区859户餐饮门店油烟净化设备安装率达98%,达标检测率95%,检测合格率100%。严格落实《榆林中心城区建筑垃圾(渣土)运输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加强建筑工地扬尘和噪音监管。6.及时办理群众投诉。为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快速解决,指定专人负责接收、反馈、督促办理,确保一事一督办、一事一落实,有效解决百姓问政73件、“城管服务热线”1267件、数字城管平台事部件8665件、群众来电投诉450件,群众满意率达100%。7.筑牢安全防线。加强执法人员执法安全教育,召开专项安全会议14次,举行消防演练培训2次。对建筑工地、煤棚、彩钢房、液化气罐、路障等安全隐患问题及沙蒿草进行排查整治,共排查整改问题127起。8.精准施策开展城市北出入口环境整治。一是整治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采取流动巡查、引导配合、督促整改等管理措施,解决环境脏乱差问题。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80余人次,拆除彩钢房137㎡、清理废旧物40件、更换破损公益广告5块、设置警示牌4块、维修美化破旧围墙500余米。二是整治车辆乱停乱放和小货车占道经营问题。会同交警部门,开展专项清理行动,劝离货车132辆,拖移6辆,同时粉刷、设置隔离设施200多个,有效解决出入口沿线车辆乱停乱放问题.9.高质量改造提升门头牌匾。高质量推进富康路、崇文东路、青山路及人民路沿街300多块门头牌匾升级改造工作,统一亮化、更新,注重彰显门店个性、突出特色,充分尊重商家业主意见,兼顾企业文化、个性需求等要素,允许商家自行选择个性化图案、字体等,增强文化氛围。10.多措优化便民点管理。进一步优化寨城庄便民驿站管理,一是在周边施划非机动车停车位、设置临时停车场,规范机动车和非机动车350余辆,加装道路隔离防护栏48块151米,解决道路拥堵问题。二是定时、定点、定岗、定责管理,对问题多发地段、重点区域加大执勤力度,解决环境脏乱差问题。全年累计为辖区9处便民场(点)制作标识牌5个,更换遮阳伞21组,配备便携式灭火器38个,督促食品摊贩办理备案卡、健康证112份。二、取得成效2023年榆林市城管局第三支队在市委、市政府及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支队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认真践行城市管理“721”工作法,以“三个年”活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各项重大活动保障为抓手,下“绣花”功夫、做精细文章,多措并举、真抓实干,全力打造“一片生机盎然、一片整洁干净”的城市形象,各项工作任务完成圆满,取得良好成效。1.强化规划监察执法,采取“日常巡查+专项检查”模式,严格监察执法,发现一起纠正一起,确保“零违建”目标不动摇,维护规划监察权威性。2.严格市容管理,确保各项重大活动顺利开展。认真开展“千人上街”活动,将市容管理与文明创建、非遗年会、榆林学院百年校庆、“中国—中亚峰会”保障等进行有效结合,确保各项重大活动有效进行。3.坚决落实中央“六稳六保”政策,保障社会民生发展。设立便民市场、摊点、支持鼓励夜市经济、商铺(店)门前划设1米线、门头牌匾一条街打造等措施,激发市场活力,取得良好社会成效。4.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打好蓝天工程保卫战。辖区所有餐饮门店全部安装油烟机化设备,建立动态监管台账,督促正常使用和清洗。对辖区大型工地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要求,严格监管渣土拉运,严厉查处焚烧烟煤、垃圾、杂物等行为,有效落实大气污染治理,助力蓝天工程。5.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做好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工作。认真开展彩钢房排查、液化石油气罐排查等工作,确保辖区各领域安全、平稳。三、存在问题(一)队伍履职能力还需锤炼。部分工作人员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树而不牢,“721”工作法落实还不到位,精品意识不强,工作思路还不够清晰,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有待提高。(二)城市管理品质还需雕琢。榆林大道、城市出入口等重点区域的精细管理还不到位,遗留彩钢房消化工作推进缓慢,裸露地块治理措施单一,背街小巷、各类市场、城乡结合部等城市管理薄弱点位“十乱”问题久治不愈。(三)群众幸福指数还需攀升。停车难停车乱问题治理效果还达不到群众需求。对群众提出的油烟污染、占道经营、流浪犬等问题办理得还不够及时。四、整改措施1.加强作风建设,深化从严治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弛而不息纠正“四风”,巩固并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做好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后半篇文章”,持续整治干部“四不一任性”方面的突出问题,严格问责追究各类违纪违法行为,营造“三不腐”的浓厚政治氛围。2.着力队伍建设,激发队伍活力。用活用好“三项机制”,在执法大队副大队长、中队长、副中队长当中实行“轮岗交流制”,进一步提升基层干部的综合管理能力。探索在科级以下干部使用中普遍采用“竞聘上岗制”,将机关部分干部下沉到一线接受岗位锻炼、将一线执法干部抽调机关使用,调动各方面工作的积极性。优化三级协管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增强协管员队伍的内部竞争意识,形成追赶超越的工作新局面。五、下一步工作思路和主要举措1.严格规划监察。严格大型工地监管,严查严惩违法建设行为,坚决遏制新增违建。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消化”的思路,加大历史遗留彩钢房拆除力度。2.不断推进停车难停车乱治理。利用城市边角空闲地至少设置1个临时便民停车场。重点加强迎宾大道、永安路、建榆路、榆阳路的车辆乱停放治理,通过协调设置临时停车场、硬隔离等措施规范停车秩序。3.规范便民点设置和提升。在高速北出口沿线和榆靖路口选定适宜经营区域设置2处便民疏导点,解决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对艺苑路便民点进行改造,更换遮阳棚,统一标识标牌,设置早市,优化管理措施,提升整体形象。4.扎实推进环境保护行动。推进餐饮油烟、餐厨垃圾、渣土运输、建筑工地扬尘、散煤等环境保护工作,在餐厨垃圾乱倾倒行为治理方面寻找突破,抓典型案例,以案促改。重点抓好春季扬尘、夏季臭氧、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助推顺利实现“减碳降耗”年度目标。5.抓实安全生产。建立健全隐患排查和应急预案处置体系,加强建筑工地彩钢房、便民点燃气、渣土运输等重点领域安全防范,做好重大活动和节假日前的隐患排查。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网络安全防控。6.坚持“千人上街”工作机制。坚持“千人上街”,工作重心逐步由面上转到点上,主动深入群众,倾听群众诉求,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办事的“诚心”、待人的“贴心”、执法的“用心”感染群众,提升队伍形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