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爱国卫生运动服务中心

榆林市爱国卫生运动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6 15:08
单位名称 榆林市爱国卫生运动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贯彻国家和地方爱国卫生方针、政策和措施,参与拟定城乡爱国卫生相关政策、爱国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和措施,并组织实施;参与协调、组织、指导、检查监督各爱卫会成员单位共同完成承担的爱国卫生工作任务。
住所 榆林市人民政府2号楼612室
法定代表人 艾润宏
开办资金 132.3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4.18万元 181.09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爱国卫生运动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市爱卫服务中心在市卫健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主要工作(一)参与拟订爱国卫生相关政策文件。参与草拟《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实施意见》(榆政发〔2023〕6号)《榆林市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至2025年)》(榆政办函〔2023〕131号)等文件,为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榆林建设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二)持续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依托国卫复审工作机制和工作体系,协调召开了4次国家卫生城市巩固工作推进会,先后印发了《榆林市2023年国家卫生城市巩固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开展2023年国家卫生城市巩固提升督查工作的通知》等统领性文件,对各级各部门单位年度卫生城镇创建及复审工作进行整体安排部署,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按照全国爱卫办新一周期国卫复审工作安排,高质量完成了国家卫生城镇线上资料的审核填报工作。同时,配合全国爱卫办开展了群众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居民群众对我市卫生状况综合满意度达到86.09%。(三)不断深化卫生城镇创建。组织开展了国家卫生城镇创建新办法新标准线上线下培训工作,特邀国家卫生创建专家库专家进行了线下授课,进一步吃透标准办法,全面提升创建业务水平,全市各级卫生创建人员300余人参加培训。指导完成了佳县、清涧县、吴堡县3个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和榆阳区镇川镇、金鸡滩镇、神木市大柳塔镇等16个乡镇创建国家卫生镇的市级评估和推荐上报工作。推荐申报创建省级卫生单位40个,省级卫生乡镇5个,省级卫生村69个。表彰命名了市级卫生先进单位70个,市级卫生乡镇3个,市级卫生村62个。(三)科学开展病媒生物防制。组织对在市级备案登记的PCO公司进行综合能力测评,不断规范行业市场经营秩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工作,准确掌握病媒生物孳生情况,为灭杀“四害”提供科学依据。开展了春季越冬蚊虫和夏秋季蚊蝇集中灭杀活动,有效扼制了因虫媒引发的疾病暴发流行。以中心城区省级病媒生物防制专项鉴定为契机,加强了重点单位病媒生物防制,完善防治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创建和复审县(镇)病媒生物防制市级专项技术测评工作,神木市、府谷县等8个复审创建县市均顺利通过了省级病媒生物专项技术测评,打牢了创建入门基础。(四)稳步推进健康榆林建设。协调市政府召开健康榆林行动推进会议,市卫健委健康办2次召开市直卫健系统健康榆林建设协调会议,确保了各项任务责任落实。举办了陕北地区健康细胞建设健康教育培训班,提升了业务人员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保证了工作效果。坚持示范带动,主动拔高工作标杆,开展了健康榆林行动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共征集典型案例100多个,长庆油田分公司采气二厂健康企业建设、市委办健康机关建设等8类细胞建设工作初步形成了能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市检察院、米脂申家沟村等健康细胞建设单位中建成健康小屋7个,丰富了健康细胞建设的内涵。(五)全方位开展爱国卫生宣传工作。一是深入开展第35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向全市广大居民朋友发布“宜居靓家园健康新生活”主题活动倡议,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线上线下宣传活动。二是以“无烟为成长护航”为主题,积极组织开展第36个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积极宣传推广“中国戒烟平台”微信小程序,通过网站、公众号、短信等渠道推送控烟信息,持续营造“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控烟氛围。三是举办了“世界害虫日”公益宣传活动,通过媒体宣传、现场讲解等方式,让更多人关注到有害生物,积极行动起来,消除虫害、预防疾病、保障健康。同时,还在榆溪河公园醒目位置新增、更换病媒生物防制宣传栏。四是充分运用公众号、短信平台等相关对外宣传媒介,对爱国卫生运动、健康榆林建设、卫生城市创建,病媒生物防制进行政策解读、科普知识等内容的推送,起到广泛宣传、正确引导的作用,更好的推动全民参与及全社会重视度。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建立常态化督查机制。按照国卫复审新办法新标准要求,着力加强国卫巩固提升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组织人员划片分区,每月对中心城区范围国卫巩固提升工作进行月度督查,做到了督查范围无盲区,工作指标全覆盖,每次督查后将督促情况及发现的问题以文件通报形式下发各工作组、各区各管委会并督促整改,有力推动了国家卫生城市巩固提升整体工作。全年共计反馈发现问题2083条,下发中心城区巩固国卫月度督查通报8次。(二)构建全域国卫宣传格局。在中心城区人流密集的区域通过租赁户外LED屏、制作灯箱广告、公交车身、站台广告等方式,多角度开展“巩固国卫,人人受益”宣传活动。在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城市主要出入口、交通主干道沿线等处设置宣传牌和标识牌600余块,营造了国卫巩固“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行动”的良好氛围。(三)健康细胞建设成效显著。截止2023年底,全市健康机关、健康社区、健康村庄、健康学校、健康医院、健康企业、健康家庭建设率分别为67%、74.9%、63%、79.1%、87.4%、73%和32.1%,健康军营建设全面启动,健康细胞建设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效。(四)高质量通过病媒生物防制专项技术测评。全市10县市区全部通过省级病媒生物防制专项技术测评,为我市国家卫生县城全覆盖奠定了基础。中心城区省级病媒生物防制专项鉴定,我市鼠类B级、蚊类B级、蝇类B级、蜚蠊A级,重点场所鼠防设施合格率96.79%、防蝇设施合格率97.27%。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各级爱国卫生工作机构职能弱化,人员配备不足,经费落实不足,工作推进迟缓。二是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涉及的工作指标多、内容范围广,特别是市容环境卫生、七小行业管理等方面容易出现问题反弹现象。三是病媒生物防制长效管理机制有待加强。孶生地治理还不够彻底,防制设施的建设标准低、不规范,专兼职人员业务指导能力不强,软件资料收集管理不完善。四、整改措施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爱国卫生和健康建设工作网络建设。二是持续巩固发展卫生创建成果,加强对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县城、乡镇的创建指导、评估工作;三是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爱国卫生主题宣传,丰富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榆林建设、健康细胞示范建设内涵。四是强化督导检查,采取有力可行的措施推动整改,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持续巩固提升卫生创建成果。继续做好中心城区国家卫生城市巩固提升常态化督查工作,紧盯薄弱环节和易反弹问题。做好国家卫生县、乡镇和省市级卫生镇、村、单位创建和巩固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卫生创建成果不滑坡。(二)科学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根据病媒生物的生活习性,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综合防制原则,降低病媒生物密度,防控病媒传播疾病暴发流行,确保防制设施合格率及病媒生物密度水平始终达到国家标准。(三)统筹推进健康榆林建设。充分发挥各专项工作组作用,加强协作配合,共同推进健康榆林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开展健康榆林建设督查,强化量化考核,融合推进健康榆林17项行动和8类健康细胞示范建设,实现健康榆林行动阶段性目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