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防雷中心

榆林市防雷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6 15:07
单位名称 榆林市防雷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提供监测服务。防御雷电装置监测,防御雷电技术开发。
住所 榆林市气象局一楼
法定代表人 王维
开办资金 947万元
经济来源 自收自支
举办单位 榆林市气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47万元 1150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防雷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气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按计划完成年度工作目标的防雷检测任务:一、2023年主要工作及履行职责:榆林是国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易燃易爆场所众多,防雷减灾工作事关国家人民财产生命安全,事关气象部门发展大局。2023年榆林市防雷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地方政府及市局党组各项决策部署,把防雷减灾的社会责任放在首位,各项工作稳步实施,按计划完成年度工作目标。现就2023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我中心根据防雷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各项工作已做出相应的调整。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领会会议精神,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做出了相应的计划与安排。按照市局统一部署,明确了防雷中心的工作性质和业务范围:榆林市防雷中心为直属事业单位,具体业务包括:1、公益性防雷装置检测不少于70家单位,2、政府委托防雷装置技术服务按照雷电防护装置防雷防静电进行项目的检查,检测及验收工作;3、雷电灾害调查及统计;4、科普宣传,充分利用网站,微信,进社区等手段,对防雷科普进行有效的宣传;5、配合行政执法,对为履行雷电防护装置项目申请验收的单位,配合法规科进行行政执法;1、政治理论学习政治学习统领中心各项工作,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握精神实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和时间安排,党员干部开展集中学习、交流研讨等活动,确保学习效果。结合实际工作,将主题教育与业务工作相结合,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再学习再对标再落实关于气象工作文件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气象工作研讨会精神、省市气象局党组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把“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落在实处,结合工作实际,执行党组决定,抓好贯彻落实。2、贯彻落实《纲要》情况全体职工深入学习研究《纲要》,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技术研究与科技支撑能力,申请国家专利两项;与市场监管局对接,着手准备地方标准的申请工作。提高气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针对榆林市不同的煤化工产业,编制了各产业防雷装置检测服务操作规程,能更加有针对性的提供防雷技术服务,发挥中心在防雷科技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作用,更好地促进气象事业发展,丰富科技服务手段,使防雷检测更加精细化、专业化,更好的为重点企业服务,并申报榆林市科协项目且通过验收。3、公益性检测做好我市防雷减灾工作,加强榆林市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公办社会福利机构的雷电防护公益性检测,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对防雷装置进行全面严谨的检测,发现的问题及安全隐患,现场及时告知,并提出整改意见。对需要进行技术支持的单位,中心进行了积极耐心的沟通、交流指导。4、防雷行政许可委托服务根据新建项目建设工程进度,完成上年度遗留单位的检测工作;2023年完成防雷行政许可委托服务23家(榆林圆恒能源有限公司、陕西一简一至生物有限公司一期和二期、榆林洪宇环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一期15万吨/年混醇综合利用项目及二期10万吨/年甲醇钠项目、陕西恒润化学有限公司、中煤大海则煤矿、榆林城投佰盛化学科技有限公司、神木天元化工集团液氨灌区迁移改造工程项目及预处理装置升级项目、榆林市汇源路加油站、隆昌北加油站、双安加油站、陕西燃气交通集团阳宽湾服务区南北区加气站、金鸡滩服务区东西区加气站、陕西榆能化学材料有限公司煤制120万吨/年乙二醇一期4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陕西恒润化学有限公司、国能榆林化工有限公司神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冀东油田西部分公司、榆林华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振兴路加氢站项目、长庆油田第二采气厂米六集气站);目前处于随工检测阶段的项目6家(陕西华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氢谷一期、陕西梵星石油化公司有限公司、长庆油田第二采气厂绥德天然气处理厂、国家能源榆林化工氯代含氧项目、陕西紫奇科宇化工有限公司、榆林洪宇环保1.5万吨固体甲醇钠);目前处于图纸审核阶段的项目1家(榆林市榆阳区喜军加油站)。5、其他工作情况完成2023年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陕西省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单位质量考核、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年度报告、2023年技术档案存档、部分气象志的编撰以及局党组安排的其他工作。二、2023年防雷中心取得的成效: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考核、问责制度,推动防雷安全突出风险隐患整改的同时,分析共性问题,总结经验,因地制宜出台一批配套举措、形成一批经验做法,建立健全本地区防范化解重大防雷安全风险的系统性、机制性治理举措,提升整体治理水平。完善防雷安全责任体系,落实政府、部门、企业各方责任。防雷安全生产重在完善和落实“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和工作机制,按照安全第一、履职尽责的原则,建立健全雷电灾害事故预防体系和隐患治理体系,梳理完善监管职责范围内的防雷安全重点单位、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的防雷安全责,提升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雷电灾害事故的发生。取得成效明显增加,2023年雷电防护装置行政委托检测有23家共计点数32216个。在竣工验收检测过程中,中心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待整改结束,再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后及时出具检测报告;对于公益性检测共检测70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学校,检测点数4143点。2023年共计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点数为35359个防雷检测点,超目标任务完成当年度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点;防雷宣传2次,充分利用323气象日,512防雷减灾日进社区,进学校进行宣传,其中对金阳路社区关于“气象科普进社区,防灾减灾惠民生”效果显著,科普宣传到位。三、存在的问题:1、思想政治方面政治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不强,运用理论去指导实际工作不够,平时虽然经常组织政治理论学习,但是思想上未引起高度重视,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思考。2、业务能力方面中心人员对防雷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概念掌握不够清楚,参考依据模糊,对新的技术规范和法律法规了解不够全面。业务技术含量不高,依然沿用多年来的老做法,缺乏新的增长点。四、整改措施:1、落实防雷中心防雷减灾的社会责任,与市场监管局标准化科对接,着手准备地方标准的申请工作。2、增强中心的科技支撑水平,申请国家专利两项,编制了煤化工各产业防雷装置检测服务操作规程。3、完善制度,建立了合同管理制度,实行合同、检测方案、原始记录、检测报告一一对应;修订了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编制制度以及质量控制体系,设立专人对每份报告进行校对、审核;建立了车辆、仪器、人员管理制度,建立相关台账,每次检测车辆、仪器、人员与报告一一对应,做到可溯源。下一步工作计划:1、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加强业务能力学习,积极督促全体职工学习新规范、新知识、新内容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结合实际,将理论知识应用到防雷检测工作中,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2、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提高防雷工作的科技含量,多和企业沟通交流了解需求,寻求合作,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人民。进一步优化完善榆林市雷电大数据可视化系统,并将应用成果转化到业务运行当中。3、落实责任,继续做好我市防雷减灾工作,加强榆林市区内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义务教育学校、公办社会福利机构等的公益性检测工作,做好摸底排查,务必不遗漏。4、继续做好行政审批委托服务工作,对于新受理的项目严格按照流程进行图纸审核、随工检测以及竣工检测,严格按照有关规章制度规定流程及时限执行。5、加强防雷减灾宣传力度,降低雷电灾害损失,充分利用“323气象日”和“512防雷减灾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雷法规和科普知识宣传。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