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榆林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6 15:00
单位名称 榆林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业发展提供服务。种植业技术引进、种植业技术试验示范、种植业技术培训;农业植物病虫监测、农业植物检疫、农业植物病虫害防治、农业药械管理;土肥水技术推广、土肥水资源监测、土肥水技术培训、土肥水技术开发服务。
住所 榆林市榆阳区新建南路197号
法定代表人 刘忠雄
开办资金 48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98.85万元 757.18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6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3年3月14日变更了住所及开办资金,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1.玉米“增密度、提单产”行动完成市级玉米“增密度”提单产面积63.9万亩,平均亩产817.8公斤,较同类大田亩均增产98.4公斤。在榆阳区建设全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示范10万亩,项目区平均亩产945.5公斤,较同类大田亩均增产150公斤左右。打造“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集成技术”十亩示范田、百亩示范方、千亩示范片,共计6112亩,平均亩产达1302.9公斤,较我市水浇地大田玉米增产500公斤,实现玉米大面积增产增效的示范效果。2.市级旱作节水农业示范项目在纯旱地示范重点推广全膜深沟探墒穴播绿色生产技术示范118537亩,其中核心示范2万亩。着力打造4个市级示范县、5个市级示范镇、8个市级示范村。示范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机械化率达90%,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到90%以上,增产增收效果明显。3.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全年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8.93万亩,定边、靖边获批省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县,完成省级核心示范面积共400亩,核心示范区大豆平均单产为116.5公斤/亩,玉米平均单产1022.0公斤/亩,实现了“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豆”的发展目标。子洲县作为2023年农业农村部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全面启动实施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集中打造了3个千亩示范方,5个百亩攻关田,全县大豆种植面积达21.02万亩,大豆复合种植面积10000亩。4.中药材产业建设黄芪良种繁育圃5亩,黄芪标准化种植基地350亩,酸枣育苗基地83亩,酸枣标准化种植基地800亩,打造柴胡标准化种植基地300亩。5.植物保护方面工作全市各类病虫草鼠害总计发生面积约918万亩次,防治面积676万亩次,全市统防统治覆盖率平均达到50.91%。绿色防控覆盖率53.61%,和去年相比提高了3.5个百分点,农药折百量(农药有效成分的量)较去年减少了1.62个百分点。完成一喷多促任务114万亩,平均亩增产65.57公斤,累计增产7.5万吨。科学开展外来入侵生物普查,全市共设置标准样地677个,涉及21种外来入侵病虫害,64种外来入侵植物,基本摸清榆林市农作物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分布及其危害程度等基本情况。上报病虫周报信息65期,县级平均上报110期,全市发布病虫情报、警报137期(市级15期),实现病虫害预测预报中长期准确率在85%以上,短期在90%以上的目标。积极开展检疫性有害生物调查,有针对性的对玉米褪绿斑驳病毒、苹果黑星病菌等11种检疫性有害生物在全市进行调查,定期上报苹果蠹蛾监测结果。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24份,植物检疫证书94份,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59份,调运植物检疫证书17份。6.土壤肥料方面工作持续抓好109个耕地质量监测点监测,定期上报《土壤墒情简报》16期,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367.9万亩次,开展农户施肥情况调查1400户,建立“三新”技术示范区17.8万亩,示范区内配方肥到位率100%,化肥使用减量6%,肥料利用率42.3%。积极推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按照时间节点完成了全市采样点野外校核及后期样点校核、数据提交工作,建成榆林制备流转中心,完成人员培训以及试点县成果省级验收。7.种植业大数据平台项目完成2022年榆林市种植业数据核定、相关试验总结等数据统计、各县区(市)农技部门组织机构的收录审核上传,数据平台数据更完善,查阅更方便。8.广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结合春耕备耕、高素质农民培训、抗旱抗寒抗灾技术服务等活动,组织技术骨干360人次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及指导服务,组织开展玉米增密度提单产技术培训、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培训、安全用药技术培训、高素质农民技术培训等多项线上、线下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农民朋友的种植水平。一年来,累计开展技术培训85期次,培训农民112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万份。9.不断推进驻村帮扶今年中心继续派驻两支工作队分别到吴堡寇家塬村和榆阳白舍牛滩村,年中按照市上统一安排榆阳白舍牛滩村驻村工作队到期轮换到色草湾村开展驻村工作。驻村工作队紧密联系群众,认真履行巩衔驻村职责,坚持做好政策宣传、防返贫动态监测,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在榆阳区白舍牛滩村实施玉米增密度提单产示范项目900亩,为当地农户发放种子、滴灌带、肥料,统一深耕、整地,合计30万元,为4月26日全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示范现场会在白舍牛滩村顺利召开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吴堡寇家塬村实施了80亩玉米增密度项目、100亩山地苹果套种大豆、日光温室酸枣育苗5万株、散养土鸡规模扩大390只,全方位多元化的打造了寇家塬村产业布局。同时,协调相关部门,为色草湾村申报了田园综合体项目、开办了村幸福院,组织技术人员进行香瓜、火龙果、草莓等专业种植技术指导。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社会和生态效益:通过玉米增密度提单产项目、旱作节水农业示范推广项目、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特色作物试验示范、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监测与绿色防控等项目的实施,提高了我市农业生产综合水平、保障了全市粮食安全、有效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特别是我中心在靖边县张家畔街道阳光村实施的5000亩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集成技术高产示范田,经中省市专家测产,玉米亩产达1350.36公斤,创造了陕西省玉米千亩连片单产历史最高纪录,仅次于新疆的1427公斤,位居全国千亩片(大规模)玉米单产第二高,为同类生态区域玉米高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陕西样板”。通过项目实施增加了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面积,不仅减少了农药、化肥用量,实现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平均达到50.91%,绿色防控覆盖率53.61%,农药折百量较去年减少了1.62个百分点。同时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内化肥使用减量6%,肥料利用率42.3%,作物亩均增产48公斤,亩均节本增收155元,项目区服务对象满意率也达到100%。2.经济效益:2023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099.18万亩,粮食总产量达253.92万吨,较去年小幅增加。完成市级玉米“增密度”提单产面积63.9万亩,病虫害挽回损失18.04万吨,共增产玉米6.288万吨,增值1.2576亿元。三、目前存在的问题1.防灾减灾应急能力不足,对灾害性天气给我市农业生产造成的威胁应对能力有限。今年上半年受大风、旱情、低温等自然灾害影响,部分试验示范开展困难;2.市本级项目资金少,中省市项目下县后资金到位晚、甚至无法到位,中省项目资金中没有预算市中心项目管理经费,严重制约新技术的示范引领和推广应用。3.基层农技专业人员短缺、人员年龄和知识结构不合理,“下地能做、上台能讲、提笔能写”的懂技术会管理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少,服务基层的能力较弱。四、整改措施1.提高试验研究水平。对年初安排的各项试验方案进行认真研究制定,邀请专家评审方案可行性,对方案中需要的数据进行认真记载,向专家教授和有经验的前辈学习系统分析的方法,学习总结经验的提炼方法。2.积极争取经费。多渠道、多部门争取项目经费,并单列项目工作经费,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3.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建立产学研推的合作机制,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团队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推广部门的推广职能,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1.着力抓好粮食产能提升开展玉米“百、千、万”高产创建和旱地杂粮提质增效试验示范。2.着力抓好高效旱作节水农业加强全市旱作节水项目建设与管理;继续开展好全膜深沟探墒穴播技术示范;建设7000亩加厚地膜和2000亩综合统筹示范点;实施秋覆膜示范1300亩。3.着力抓好大豆和特色作物生产完成好中、省、市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和大豆单产提升工程,做好大豆、冬油菜、红薯等特色作物试验研究。4.着力抓好耕地质量提升持续抓好109个省级监测点建设管理,完成好省级下达新布设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持续推进土壤墒情监测,大力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创新性开展盐碱地改良试验研究。5.着力抓好病虫害检疫、测报、防治继续做好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加强绿色防控示范,推动农药减量控害,积极推进植保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加强种子种苗检疫专项检查工作,抓好南繁基地植物产地检疫;做好苹果蠹蛾等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普查工作。同时,草拟重大病虫害防控应急预案修订意见,加强应急物资储备。6.着力抓好中药材试验示范工作开展黄芪等道地中药材种植试验研究,建设黄芪、酸枣等生态种植和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好中药材种质资源圃(库)。7.完善种植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建设榆林农技手机客户端。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2月被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评为2022年度全省农技推广工作先进单位;2023年2月被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评为2022年度全省植保工作先进集体;2023年4月被陕西省耕地质量与环境保护工作站评为2022年度全省土肥水农业环保工作突出的单位;2023年6月被榆林市农业农村局评为农业农村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2023年9月被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授予2023年全省植保技能竞赛三等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