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人民警察训练学校

榆林市人民警察训练学校

发布时间: 2024-03-26 14:59
单位名称 榆林市人民警察训练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全市民警初任、警衔晋升培训和其他业务技能培训。
住所 榆林市西沙文化北路
法定代表人 王晓程
开办资金 71.1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公安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1.17万元 99.5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人民警察训练学校.公益 从业人数  3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3年3月21日变更了开办资金,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公安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人民警察训练学校以全市公安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扎实推进主题教育活动和作风建设提升年工作的开展,紧紧围绕“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圆满完成了各项既定任务,充分发挥了培训教育基地作用。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主要工作(一)强化党建引领,不断夯实学校高质量发展基础。市人民警察训练学校党支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章》、《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内容,扎实推进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建设,努力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激发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1.统筹安排,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校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按照市公安局党委要求,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支部“必修课”,制定了《榆林市人民警察训练学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工作实施细则》,确定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内容,明确宣讲工作的目标任务,制定年度学习培训计划,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利用周例会、集体学习会、党员大会等形式,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2.周密部署,切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学校按照市公安局党委的部署,对标对表,细化推动主题教育的各项措施。坚持以党建促队建,把主题教育与支部建设和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相结合,统筹推进,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学习指南,通过集体学习,推动个人自学。坚持将“第一议题”学习长效化,积极开展谈心谈话制度,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党员过“政治生日”、重温入党誓词和入党志愿书等政治仪式,加强对党忠诚教育,不断坚定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确保主题教育放在心上,抓在手上。2023年,我校共召开支委会11次,支部书记专题党课2次,专题学习57次,召开党员大会2次,开展谈心谈话2次,开展党建主题活动11次,外出参观学习2次,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一次,开展志愿活动1次,培养积极分子1名,接收预备党员1名。被市公安局党委评为2022年度“模范支部”。3.善作善成,深入强化作风建设提升。按照市局党委关于2023年全市公安机关重点工作的安排部署,扎实开展干部作风能力建设提升年活动,不断强化作风建设。全校上下牢牢把握“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工作情况开展系列活动。一是充分发挥政治理论学习阵地作用。健全和完善了理论学习常态化机制,坚持不懈强化政治理论学习,统一思想、武装头脑、凝心聚魂。二是以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为契机,对标重点工作开展,进一步转作风、树新风,使清风正气不断充盈。三是认真组织召开年度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班子成员、党员干部深入查摆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逐一制定整改措施。今年以来专题安排部署作风能力建设工作3次,全体人员查摆剖析会1次。四是常态化开展纪律警示教育,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纪法规和案例通报、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教育基地等方式,引导督促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二)主动作为,为建成高水平训练基地而努力奋斗。1.切实增学员强量化考核精准度。学校始终牢记公安机关政治属性,在每次培训中把《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的二十大报告等专题内容作为培训的必修科目,进一步加强参训学员的党性教育,切实筑牢思想根基。一是广泛收集参训学员对我校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学校学员管理工作实际,修订完善了日常管理制度,考核考勤制度,建立学员思想动态跟踪管理制度。二是通过发放调查表、开展谈心谈话等方式,了解参训学员需求,优化训练科目、考核标准和考核形式,进一步严格管理,科学考核,以培训成果检验学习效果,以培训主办单位是否满意,广大参训学员是否达标作为提升培训工质量的唯一标准和目标。2.软硬结合全面提升学校整体教学水平。一是加大训练设施投入。针对学校实战训练设施不全,无法全面开展实战训练实际情况,我校计划按照公安部《公安院校和训练基地教育训练装备建设任务书》的要求,分三年购置警务技能训练器材,主要分为警械类、防护类、综合类训练装备。专项经费预算共计416万,现已向财政局申请首年专项经费124万,正在等待批复。二是完善“战训合一”机制。通过了解参训学员岗位职责和培训需求,我校根据培训警种业务特点,在培训期间开展徒手防卫与控制、最小作战单元、车辆疏导与安全站位、交通警察指挥手势训练等专业课程,全面提升参训民辅警在车辆盘查、处置突发性事件、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和案件侦破排查等任务中的处置能力,使培训班既是学习班,又是战斗队,随时拉的出、打的赢。三是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学校以“主题教育”、“铭记嘱托、忠诚担当”、“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等活动的开展为契机结合各科室业务工作特点,9月开展了岗位练兵活动,专门针对队列训练、常用文公写作的种类与格式、人民警察着装礼仪与行为礼仪等,通过外聘专家学者、专业教官现场教学、个人自学等方式,共开展课程讲授11次,户外训练1周。四是开展特色课程设置工作。学校依托高层次引进人才,制定了学校特色课程储备计划,现已有7名同志确定授课内容及授课方向,5名同志课程已初步准备完毕。二、取得的主要效益2023年我校承办了各类培训班共计13期,共1121人参加了培训,主要有:1.全市公安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政治轮训班3期,主要针对县级公安机关科、所、队、室正职和市局机关民辅警进行轮训。通过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宪法法律法规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教育全面提升参训人员综合素质。共计357人参加了培训。2.市局机关辅警综合能力培训班2期,为强化辅警队伍规范化建设,提升辅警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对全市辅警开展政治理论和基本业务培训,共计187人参加培训。3.全市全市公安机关党务干部培训班1期,此次培训旨在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全面从严管党治警的决策部署和指示要求,全面提升全市公安党务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为全市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保障。共计104人参加培训。4.全市公安交警系统中队长培训班1期,为全面学习贯彻落实部局关于执法规范化工作及改进执法和安全防护会议精神,有效提高民警法纪意识、安全意识,树牢底线红线思维,增强履职尽责能力,努力提升全市公安交管执法规范化建设水平。通过“理论授课+现场实操”形式,邀请政法院校教授、市中院行政庭骨干、专业律师、实战教官进行理论授课和现场实操,并组织参训人员就规范化执法有关议题进行交流探讨。共计117人参加培训。我校还承办了智慧法制执法办案平台问题梳理解决研讨会1期,共计72人参加培训。公安交警系统新进人员培训班1期,共计68人参加培训。全市武装守护押运人员培训班1期,共计81人参加培训。榆阳公安分局文秘培训班1期,共计65人参加培训。全市公安交警政务培训班1期,共计75人参加培训。全市公安信访业务工作培训班1期,共计85人参加培训。所有培训任务均达到计划目标,培训效果明显。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今年以来,我校全体工作人员都能以身作则,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在完成日常培训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学校安排的各类学习训练活动,圆满完成了年初计划的各项工作任务,但还存在部分工作人员工作缺乏主动和开拓创新精神、工作方法简单,缺乏主动性,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客观方面受学校场地和硬件设施局限,部分警体警技无法按照规定要求开展。四、整改措施1.积极配合市局完成我校新校区的改造与建设,从而解决由于基础设施不全、训练器械短缺造成部分课程设置不完善的问题。2.加强领导队伍建设,提升管理团队的战斗力。一是带头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二是认真落实岗位职责,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三是严格遵守保密纪律,讨论研究的问题在未公开行文前,不向外泄露。四是提高服务意识,精诚团结,密切配合,积极完成任务。3.树立创先争优意识。全体工作人员要有集体荣誉感,努力营造政治思想和业务工作走在全校前列的氛围,切实将各项工作做好。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抓好培训工作,严格落实学员日常管理制度。做好培训的组织、管理和保障工作,确保培训工作安全有序开展。二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做好授课内容审查和课件调整,对学员反映一般的课程,及时调整,确保培训课程质量高、效果好,符合学员需求。三是挖掘学校内部资源,培养校内专业授课人才,开发符合我市公安工作实际的教学课件,强化我校师资队伍建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