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森林草原防火中心

榆林市森林草原防火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6 14:59
单位名称 榆林市森林草原防火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指导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监测预警、技术推广等工作;协助机关开展防火巡护、火源管理、防火设施建设维护、火情早期处置等工作;为森林草原防火救灾提供相关技术支撑和保障服务。
住所 陕西省榆林市高新区沙河路林业科技大楼五楼
法定代表人 马乐乐
开办资金 420.4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林业和草原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0.46万元 4847.3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森林草原防火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3年7月6日变更了法人,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市林草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一、主要工作1、认真贯彻中、省森林草原防火方针、政策,指导各县市区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确保全年森林火灾受害率在0.9‰以内,草原火灾受害率在2‰以内,年内不发生重(特)大火灾。今年以来,我中心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意见》为指导,认真贯彻中、省、市有关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会议精神,抓实抓细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2.完成全年发送森林防火微信短视频、短信累计不少于1000万条;通过电视、报纸、新媒体等途径开展防火宣传,全年不少于20次;开展常规防火宣传和县乡镇集中宣传,全年不少于6次。今年三月初我中心制定并印发了《榆林市2023年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工作方案》,要求各县市区统一安排部署辖区内的防火宣传教育工作。截止目前我中心已向全市人民发送森林草原防火短信1000万条,微信朋友圈通过榆林林业公众号发送200万条防火宣传视频;同时在FM99.4榆林新闻综合广播、FM95.5榆林交通文艺广播、FM101榆林生活资讯广播3个频道从3月27日至7月底每个整点播报森林宣传标语。4月23日和11月14日参与FM99.4榆林综合广播播出的《直播榆林》《生态治理看榆林》系列访谈节目。从今年12月1日至翌年5月31日在富康路十字LED大屏每天不间断循环播放15秒防火宣传短视频,同时在榆林文投大剧院影院、榆林文投凯信影院,电影开始前15秒播放防火宣传短视频。2023年我中心累计开展线下日常宣传25次,其中市内13次,县区12次,让防火知识进“校园、社区、广场、农村、林区”,累计发放各类森林草原防火宣传资料2万余份。建立了榆林市森林草原防火中心公众号,目前共推送60篇文章,粉丝1900人。营造了“电视里有影像、报纸上有文章、广播中有声音、网络上有文字、手机里有短信、林区内有标牌”的浓厚防火氛围,使防火安全知识深入人心。3.继续开展森林草原防火督查。4.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度,严格报送程序科学调度,做到“有火必报”、“报扑同步”。5.完成《陕西省榆林市西北部森林草原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建设项目》、《陕西省榆林市东北部草原极高火险区建设项目》招标、实施工作。我中心已完成西北部和东北部项目的招标和实施工作,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强化我市森林草原防火基础建设,提升森林草原火灾扑救综合能力。6.积极申报《陕西省榆林市黄河沿岸森林草原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建设项目》。《榆林南部山区森林草原火灾监测预警设备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2866.76万元,全为市级资金,主要建设内容包含视频监控设备采购和宣教设施建设。目前,该项目已发布招标公告,计划12月底前完成招投工作,预计于明年8月底前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目标,主要建设内容包含火灾预警监测设备和宣教设施。7.完成榆林市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工作任务。8.完成其他任务。(1)扎实提升基础。(2)全面夯实责任。(3)严管野外火源。(4)防火设施建设。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今年受全市气候整体多风少雨、气候干燥、气温回升幅度较大等不利因素的叠加影响,全市森林火险等级始终居高不下。在防火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2023年全年未发生森林草原火灾,累计发生森林草原火情212起,无人员伤亡,火情数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8.61%,实现了火情火灾数和受害率“双下降”。森林草原防火实现“双无双降”。今年截止目前无森林草原火灾发生,无人员伤亡;火灾发生数量下降了100%,火情发生数量下降了28.61%,保护了我市生态安全和林区稳定。2、为进一步增强中小学生的森林草原防火意识和法制观念,预防森林草原火灾的发生,保护林草资源不被破坏。我中心在榆林市第十三中学和榆林市第十四小学开展冬季森林防火进校园宣传网上知识有奖竞答活动,实现了防火宣传进校园这一重要环节。3、组织召开了2023年榆林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演练暨业务培训会,对全市12个县市区防火中心、28个国有林场、市林草资源管护中心共230余人进行了培训。通过本次演练和培训有效提高了我市应急响应、火灾扑救能力,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于12月6日-11日再次组织开展森林草原防火业务及安全知识培训,聘请森林防火领域专家为各县市区林草系统基层指挥员、业务骨干、防火中心工作人员、护林员、林场和乡镇防火骨干力量等人员进行防灭火业务知识培训。这次培训演练是我中心首次举办的大型综合森林草原防灭火演练,演练的成功开展为我中心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三、目前存在的问题1、林区火险隐患增多。经过多年的治沙造林、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工作,我市林草覆盖率不断提高。榆林属半干旱气候,冬春季寒冷季节长,大风、干燥,加之进入冬季后林区牧区干杂草、枯枝落叶等可燃物遍地都是,火灾隐患无处不在。2、群众安全意识淡薄。根据火情统计情况,农事用火和祭祀用火在我市上半年火情中占比最高。3、防火基础设施不足。4、防火通道严重短缺。四、整改措施1、建议市政府协调各级组织部、编办等部门,对防火组织机构编制、职责资源予以倾斜,助力打造机构健全稳定、人员高效精干、组织指挥体系完善、应急处置能力提高的防火组织机构。督促各县市区政府、国有林场、农牧场、自然保护区、旅游区以及铁路和其它相关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组建和充实专业、半专业、群众义务扑火队伍,接受当地防火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调度,提高快速反应和综合作战能力。2、协调宣传部、新闻媒体,在电视台、广播电台、地方性主要报刊的固定时段或版面增设森林草原防火公益性宣传教育栏目,创新宣传教育手段和途径,提高宣传实效。3、将森林草原防火基础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森林草原火灾预防和扑救经费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根据实际需要逐年增加,为防火工作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协调审计部门加强防扑火资金的使用管理、审计监督和项目建设的跟踪检查,确保防火资金发挥作用。4、协调气象部门,联动林草协同做好预测预报和瞭望监测,及时发布短期和中长期火险天气预报和火险等级预报。5、督促各级单位加强防火工作领导,层层签订防火责任状。6、各级单位制定和完善防扑火指标考核体系,将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为干部政绩考核,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7、对接电力部门,及时清理森林草原防火区存在安全隐患的输配电设施,突出整治架空线路、裸露线路、私搭乱建线路、输配电设施周围可燃物、输配电线路下方种植超高树木等末端隐患,严防在高温、大风、大负荷等情况下引发森林草原火灾。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多措并举,强化宣传。充分利用短信、标语、宣传碑、各种新媒体等宣传形式,大力开展防火宣传。进一步开展防火“五进”的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把集中宣传与常态化宣传相结合,利用多种形式对全民进行森林草原防火科普知识、火灾扑救和安全避险知识教育,开展先进单位和个人事迹的宣传与森林草原火灾的警示教育。2、对标先进,取长补短。根据《省林业局关于全省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有关情况的报告》中的“黄龙县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经验做法”,组织带队前往延安市黄龙县参观学习森林草原防火优秀工作经验,将黄龙县经验与我市防火工作实际情况相结合,创新防火管理方法,提升我市火灾综合防控能力。3、深入排查,强化管控。一是尽快组织对林农交错地带、林区道路两侧、林区输配电线路周围进行可燃物清理,有效降低森林草原火灾隐患。二是全面摸清全市林区坟墓底数,建立台账,并组织清除坟墓周围10米范围内可燃物。三是紧盯防护林带、重点林区和国有林场等区域,突出重点时段,在元旦、春节等高火险时段,增设防火检查站,落实护林员分段包片防火机制,确保火种不上山、火源不入林。四是以村(组)为单位建立“痴”“呆”“傻”等重点人员名单,由村干部、护林员、监护人联合包保,做到底数“清”、动向“明”。4、推进项目,健全手段。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意见》,积极争取中省市项目支持,建设更多的自动监测点位,进一步提高预警监测能力,实现森林草原防火监测预警工作稳步推进、持续向好,守护好榆林的绿水青山。5、(天)空地结合,消除盲区。开展森林航空消防无人机巡护项目,采用无人机搭载巡查设备执行森林草原防火巡查任务。利用无人机机动性强、灵活度高及监测范围广等特点,有效弥补地面巡护和视频监控巡护预警监测盲区,切实提高巡护效果与监测能力,为扑火队伍快速抵达、迅速扑灭,实现“打早、打小、打了”提供有力保障,使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更加便利、科学、高效。6、部门协作,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林业行政执法大队和森林公安的作用,对故意在山林、草原等重点防火区燃放烟花爆竹;在森林草原以及边缘地带烧荒炼山、烧灰积肥;在森林草原野外吸烟、上坟烧纸、焚烧垃圾等行为,依法从严从快打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