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三原县> 三原县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三原县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发布时间: 2024-03-26 14:55
单位名称 三原县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教学管理,教学研究,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开展县级教学能手考评,评估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组织高中高考备考研讨会,举行教学年会论文评选。
住所 三原县兴隆市场北
法定代表人 郭琳
开办资金 22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三原县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0.69万元 109.24万元
网上名称 三原县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公益 从业人数  5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规违法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和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1、加强高考备考管理。一是精准指导备考,做到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精准突破。二是加强备考研讨,强化备考视导,有针对性地对备考关键环节的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三是组织了市一模质量分析暨后期备考推进会。5月完成了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及质量分析,9月份召开了2023年中高考质量分析会暨2024届中高考备考动员会,10月份召开了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备考研讨会,2023全年对南北二中高考备考实施情况共进行了四个轮次督查指导。2、加强中考备考管理。一是落实备考任务,实施精准备考。二是强化备考视导,督查落实提升。对全县所有初中进行了中考备考专项督查,从常规工作落实、备考阶段任务完成情况、薄弱学科改薄措施落实、学生精准分层推进等方面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升。3月份各校选派骨干教师赴西安参加中考研讨会,4月我县聘请专家组织开展全县教师参与中考研讨会;3-5月份进行了两次模拟考试及质量分析;5月份组织进行了八、九年级理化生实验测试;6月份及时向各校推送中考信息;9月份召开中考质量分析及备考动员大会;9月赴西阳学校和西周中学进行中考备考教学督查;10月和11月先后两次赴张家坳学校和嵯峨中学进行薄弱学科帮扶指导;11月两次深入陂西中学进行中考调研指导。3、以活动为载体,营造良好的研修氛围。以精品课带动课堂教学方式转变,推荐优秀课例参加省级、部级精品课评选。5月,中山街小学张娟老师的数学课《丰收了》教学课例入选教育部精品课,张林凤等6名教师的课例入选陕西省精品课。以五个一专业研修竞赛为载体,促使教师专业水平上层次。2023年我县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五个一”活动共收集作品1434份,(其中幼儿园171份,小学905份,初中358份),上交咸阳市教育局参与市级评选245份;教研员“五个一”活动上交咸阳市教研室作品127份。4、加强骨干体系建设,组建名师专家库。至2022年底我县有省市教学能手227人:高中55人,初中60人,小学87人,学前13人,教研室12人;省学科带头人10人,市学科带头人22人。2月份组建省市县三级名师资源库,对薄弱学校、学科及名师培养对象进行帮扶结对,确定了帮扶名单,以三原县名师高徒大赛这一平台,促使名师队伍不断壮大。5、加大名师工作室考核与奖励。3月我们共深入29所学校、单位,对40个校级名师工作室进行了第一轮考核,6月进行第二轮考核,考核确定第三批县级名师工作室21个。9月份我们对省市县40个三级工作室主持人进行年度考评,评选优秀工作室6个,并在全县教育工作会上县委县政府予以重奖。一年来40个工作室,共开展各类示范课、专题报告活动200余次,参与人数达2000余。6、发挥教育共同体作用,助力城乡教育发展。区域共同体活动开展丰富多彩,一年来10个共同体围绕新课标、新教材研修、信息技术运用、备考教学和保教保育,充分发挥名师示范引领,致力教师成长共开展57次区域教研活动。二、取得的社会效益1、通过思政课建设,教师的思政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2023年推荐11名教师参加市级思政课大练兵活动,有6名教师荣获市级表彰,其中5人获市级教学标兵称号,1人获市级教学骨干称号,有4名教师被咸阳市推荐参加全省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比赛,1人获省级标兵称号,1人获省级教学能手称号;咸阳市“思政三百”活动共上报作品124项,共获奖21项。2、通过竞赛活动,大大提升了教师的业务素养和执教水平,充分调动了教师和学生探索教学的积极性。一是举办三原县首届数学素养大赛,评选出团体奖8个,优秀辅导教师16人,获奖学生72人。二是在陕西省第二届中小学课堂创新大赛暨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活动中,我县推送13位教师参加,11位教师获奖,三是在咸阳市高中历史“落实新课标、打造新课堂”优质课大赛中喜获丰收,向市教研室推荐的12节参赛精品课获奖13项。3、2023年两考成绩喜人。高考,全县参加高考1672人,我县应届生一本上线人数365人,一本上线比率27.5%,比去年的27.09%提升了0.41个百分点;二本以上上线人数1103人,二本以上上线比率84.65%,比去年的81.3%提升了3.35个百分点。高考全县600分以上考生达到10人。南郊中学应届生王重阳同学以总分615分(全省位次475)位列全县文史类第一名(与全市文史类第一名619分仅差4分)。北城中学返回原籍往届生高甲阳同学以630分(全省位次2608)位列全县理工类第一名。中考,中考质量连续三年跳跃提升:根据全市公布的中考最低录取控制线,2023年我县为550分,同比2022年增长13分。高中入围学生质量连年提高,全市录取线位居第二名;尖子生成绩喜人:5名学生进入全市前100名,2名学生进入全县前50名,优秀生占比不断提高:2023年全县进入最低录取控制线550分,上线人数为2064人,占比65.2%。较去年提升3个百分点;2023年中考750分以上153名,700分以上664人,占高中录取比率32.17.%,较2022年增长8.97%,人数增加210人。4、课题研究成果喜人。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明显提升,2023年省级立项课题15个,市级立项课题118个,上年度市级课题结题验收通过28项,县级课题35项;咸阳市“五个一”名师专题研究,上报31项,共8项获奖;6项课题研究成果被评为陕西省13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5、促进全县教职工形成浓郁的研修氛围。推荐优秀课例参加省级、部级精品课评选,中山街小学张娟老师的数学课《丰收了》教学课例入选教育部精品课,张林凤等6名教师的课例入选陕西省精品课。2023年我县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五个一”活动共收集作品1434份,上交咸阳市教育局参与市级评选245份;专职教研员“五个一”活动上交咸阳市教研室作品127份,共获奖95项,20名教研员被评为咸阳市综合先进个人,三原县教研室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6、骨干体系建设成绩喜人。2023年5月我们经层层筛选,组织全县120名教师进行县级教学能手决赛,30名教师授予县级教学能手称呼,22名教师获得咸阳市基础教育教学能手称号,4名教师获得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能手称号。三、目前存在的问题1、教研综合业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深化。一方面,教研室开展的业务活动还不能完全满足基层教师发展的需要,对破解制约教育质量提升的急难愁盼问题、堵点漏点问题成效还不够显著,需要进一步加大资金倾斜,保障活动深入推进;另一方面,教研员的综合业务素养还需进一步加强,现有教研员中名师和骨干教师的占比不高,距离示范化教研室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2、教研力量配置还不能实现全段全科覆盖。目前教研室人员配比还有许多缺口,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尚有许多学科欠缺教研员,职业技术教育方面教研力量完全空白,总体无法完全满足对基层教学专业对口指导的需要。3、需进一步加强对基层业务指导的深度拓展。一是名师工作室需进一步加强名师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发挥;二是十个教育共同体在活动拓展方面需加强面的覆盖,以及在针对性问题破解的体系化上加强规划设计;三是三原好课堂和名师大讲堂在丰富资源建设方面还需深入挖掘。四、整改工作措施1、加强业务培训学习。一方面充分调动教研员的学习积极性,鼓励教研员积极利用一切学习条件,加强业务能力的拓展,另一方面加强教研员的交流学习,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培训策略,多给教研员提供培训提升的机会和条件,以提练内功为支撑提升教研业务综合能力。2、面向基层加强调研工作力度,找准制约教育质量提升的堵点和漏点,以解决一线教师和学校发展的困难为出发点,加强培训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同时在指导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将进一步加强工作推进的持续性和体系性。3、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力度。一方面加强资金支持和投入,让教研员综合业务提升和下基层活动开展得以充分保障;二是在人员扩充上予以支持,在教研板块和学科方面补齐教研力量空缺;三是在名师引进上加强支持,提高教研队伍的名师占比,实现标准化教研室建设。4、充分发挥“12333”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效能提升。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教育共同体和、三原好课堂和名师大讲堂的作用发挥,加强行政指引、名师带动和措施跟进,依托三项平台深化活动开展,加强课程资源库建设。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坚持一个中心,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突出两项重点,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3、打造三个教学展示平台,深度推进教学工作。4、实施三项竞赛平台,助力教师专业成长。5、推行三项考核,提升学校教科研管理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