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中市> 汉中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汉中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发布时间: 2024-03-26 14:48
单位名称 汉中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全市城市建设提供档案服务和保障。业务范围:保存、借阅、查询城建档案资料及文献;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及全社会提供服务和利用;做好全市城建档案的收集与管理工作;对县区城建档案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对各类建设工程进行档案验收、备案等工作。
住所 汉中市汉台区民主街52号(综合楼三楼)
法定代表人 黄晓刚
开办资金 6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7万元 1.1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紧紧围绕服务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扎实做好城建档案重点工作。推动城建档案事业现代化和城建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更大的步伐。大力宣传和贯彻《档案法》相关规定。将《档案法》纳入“八五”普法工作。积极开展向基层群众宣传档案法律法规,扩大《档案法》的受众范围,全力营造全社会认识档案、重视档案的良好氛围,把依法治档工作不断推向深入。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有关条款,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档案信息化已被纳入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进程,我馆克服人员少、经费紧张的困难,努力做好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不断更新设备,扩大容量,做好电子档案的日常维护和新接收档案的管理,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今年档案接收进馆率达100%。加强对区县城建档案的业务指导和监督。随时掌握城建工作最新动态、将上级要求第一时间传达到区县城建档案部门。经常对区、县城建档案工作进行检查与交流,重点对洋县、城固、南郑区、兴汉新区做好指导、服务和监督工作。4、严把档案联合验收关。积极配合各职能部门做好档案联合验收工作。对在建工程项目档案先进行预验收、专项验收,最后进行联合验收。各个阶段分别出具验收意见,联合验收合格后,在规定的时限内移交档案,出具《陕西省建设工程档案验收认可书》。5、开展好档案利用工作。优化查档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把服务宗旨贯穿于工作的始终。城建档案馆作为对外的服务窗口,我们在工作中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克服库房条件简陋、人员不足的困难,以饱满的热情和优质的服务接待好每一位前来查档的人士,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产、生活提供了真实、有效的科学依据,全年累计接待查档人数90余人次。6、亮点工作。加强城建档案管理,提高档案的保管时限和利用效率。今年以来,我们根据多年来工作实践,推出U盘+蓝光光盘双备份制电子档案接收模式,在各个建设项目上广泛推广和应用。蓝光光盘,不仅内存大、保存时间长,安全性能更高,有利于档案的长期保存。截至年底,已接收33个项目电子档案,其中26个实现了U盘+蓝光光盘。双倍份制电子档案的归档率达到95%以上,双备份制达到80%,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近年来,城市建设的综合水准已经获得了突显的提升。城市建设要保留必要的线索与参照,则发必须依赖于城建档案。正是由于城建档案的存在,才能为后续的城市建设项目提供参考,避免决策偏差。2023年我馆多次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图纸等资料,为改造提供依据,节约了时间和成本,促进综合性城市建设,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2023年全年累计接待查档人数90余人次,其中三次为汉中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提供相应的资料,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产、生活提供了真实、有效的科学依据。满足了社会需求,给社会发展带来价值。让不同主体通过档案资料作为依托推进各项工作,让大众对社会有更大的认可与更高的评价。经济效益优化查档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把服务宗旨贯穿于工作的始终。城建档案馆作为对外的服务窗口,我们在工作中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克服库房条件简陋、人员不足的困难,以饱满的热情和优质的服务接待好每一位前来查档的人士。今年,先后接待了江郡苑住宅楼、国家税务总局汉中市税务局等项目查档工作,为解决经济纠纷、物业管理、结构安全鉴定、消防安全、装修加固等提供了有效依据,从而节约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产生可测算的经济效益约13万元,深受社会各界好评。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产生的城建档案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增长。而我馆在编人数仍然维持在建馆初期的五人,既要完成局机关安排的各项工作和学习任务,还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对在建项目档案进行监督指导,分身乏术,业务水平难以得到较快提升。30多年过去了,人员编制一直都没有增加。严重的制约了我市城建档案工作的发展。改进措施面对问题,打算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向上级部门反映我单位存在具体问题,希望问题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为我单位增加编制及人员。二是教育干部爱岗敬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干好本职工作,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效能。对现有的各项城建档案信息进行全面积累,熟悉多层次的档案相关内容。真正服务于建设项目,全面转化城建档案信息,将其转变成真实性的城市建设动力。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强电子档案管理力度,让档案“动起来”。根据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修订,和城市建设、科技的发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已被纳入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进程中来。我馆将依据法律法规,克服人员不足等困难,前期入馆档案严把质量关,后期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最大可能的保障入馆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证合格电子档案入馆率达95%以上。同时结合线上行政审批系统,运用线下督导和线上审批双通道模式,让城建档案业务办理在互联网上“动起来”。(二)加强项目全程指导,让档案“跑起来”。我馆将进一步推行服务在先、督办在后的管理模式,主动上门对建设、施工单位纸质档案提前指导,通过现场培训,初验查摆、辅助整改,追踪指导、专项验收、规范整编等流程,热情服务,主动出击,做到让服务对象少跑路,让我馆职员带动档案“跑起来”。(三)优化查档服务,让档案“活起来”。我馆将进一步优化查档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把服务宗旨贯穿于工作的始终。城建档案馆作为我局对外服务的窗口单位,应在工作中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始终把为民服务放在首位,贯彻以饱满的热情和充足的耐心,接待好每一位前来查档的各界人士。真正让档案取之于民,服务于民,让城建档案在人民群众的心中“活起来”。我们将立足城建档案馆的职能职责,紧扣高质量项目推进年中明确的高质量项目发展培育工作机制,紧扣营商环境突破年中明确的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紧扣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明确的“传承基因·铸魂提能”培训计划等要求,结合城建档案自身建设,跟进落实。继续宣传和推动电子档案入馆U盘和蓝光光盘双备份制度,指导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提高入馆档案质量和规范性,加强城建档案的收集、保管、利用工作,使得城建档案资源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