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南郑区> 汉中市南郑区建设工程服务和质量监督中心

汉中市南郑区建设工程服务和质量监督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6 14:47
单位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建设工程服务和质量监督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提供监督保障。全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建设工程墙改与建筑节能专项审查备案和施工过程中专项核验、新型墙材和节能建筑的认定与推广、建设工程招投标服务等相关业务。
住所 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办西大街11号
法定代表人 李俊峰
开办资金 173.0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南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3.25万元 156.65万元
网上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建设工程服务和质量监督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7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次:2023年10月25日办理法定代表人、开办资金、单位名称、宗旨和业务范围、住址变更登记。法定代表人由原陈文斌变更为李俊峰;开办资金由原218.42万元变更为303.42万元;单位名称由汉中市南郑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变更为汉中市南郑区建设工程服务和质量监督中心;宗旨和业务范围由原“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变更为“为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提供监督保障。全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建设工程墙改与建筑节能专项审查备案和施工过程中专项核验、新型墙材和节能建筑的认定与推广、建设工程招投标服务等相关业务”;住址由原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幸福路变更为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办西大街11号。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狠抓质量监管,提升工程品质。一是做好工程重点部位、关键节点的日常监督抽查,加强对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部位和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对存在严重问题的项目责任主体依法依规采取警示约谈、处罚等措施严肃查处,切实保障工程质量;二是以监督抽检为抓手,加大对施工现场主要建筑原材料、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抽测力度,进一步扩大预拌混凝土、钢材、水泥等重要原材料监督抽测范围,提升监管的科学化水平。2.切实加强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确保工程质量。2023年,突出抓好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检查,将建筑工程质量终身承诺和竣工工程永久性标志牌等相应制度切实落到实处,同时进一步加强规范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工作,全年竣工验收备案工程17个,竣工备案合格率100%,所有监督项目五方责任主体单位均签署了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竣工项目均设置永久性标志牌。3.加大工地扬尘管控。按照区《蓝天保卫战工作方案》总体部署,常态化开展建筑施工扬尘防治专项治理。开展了以惠丰路与南郑大道十字为中心的3公里半径施工重点污染源排查,13个项目纳入重点监管台账。加大日常巡查检查频次,紧盯大气污染管控关键时段和管控指令落实,严防夏季时段在建工地室内外喷涂、粉刷作业造成臭氧指数上升污染,重点检查落实“六个百分之百”抑尘措施。全年累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960余人(次),累计检查建筑工地1800余个(次)。4.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电子招投标监管,提升监管服务水平,推行电子化招标投标100%全覆盖。一是依法落实招标自主权,依法保障招标人在选择招标代理机构、编制招标文件、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内选择电子交易系统和交易场所、组建评标委员会、确定中标人、签订合同等方面的自主权,鼓励符合规定的招标人自行招标;二是加强评标报告核查,招标人应当在中标候选人公示前认真审查评标委员会提交的书面评标报告;三是强化项目管理,依法必须招标项目可委托具备条件的咨询机构具体负责项目管理,但不得因咨询机构具有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能力而不经招标直接将相关项目交由其实施。5.切实加强建筑节能全过程监管。以新建建筑节能目标管理为重点,建立了程序化、制度化的长效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新建建筑项目节能标准,对建设项目建筑节能全过程监督管理。2023年度,累计在我中心监管的新开工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含装配式建筑)51.9万平方米,建设项目建筑施工图设计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率达到100%,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施工执行率达到100%,在建商品房项目节能指标公示率100%,专项验收及验收备案率达到100%。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2023年,我中心严格执行上级部门“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农村住房安全危房改造工作成效,按照区住建局关于农村住房安全隐患排查各项工作要求,安排相关人员定期对碑坝镇、福成镇、黄官镇、小南海镇、法镇五个镇农村住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动态监测,重点“六类人群”及经营性自建房进行住房安全排查和指导。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宣传活动,普及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引导企业自觉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增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坚持以创建省级、市级文明工地为抓手,树立标杆项目,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头作用。全区规模以上建筑工地全部达到文明工地目标,2023年度申报省级文明工地2个,市级文明工地13个。及时化解和处理房屋质量投诉,极大地减少和有效地维护了业主的合法权益。及时妥善处理信访投诉,解决业主急难愁盼问题,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全年绿色建筑开工面积35.13万平米,绿色建筑竣工面积43.34万平米。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100%,完成市对区下达的城镇绿色建筑100%的目标任务,其中“金色外滩”创建绿色生态小区通过了省级预评审。2023年全区建设装配式建筑面积16.77万平方米,占新建建筑面积32%,完成了市对区装配式建筑考核31%的目标任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2.经济效益:2023年共监督工程项目34项,总面积86.96万㎡,总造价16.96亿元,其中上年结转工程25项,面积78.46万㎡,造价14.90亿元,新开工程9项,面积8.5万㎡,造价2.06亿元,竣工备案工程17项,竣工验收合格率100%,新开工程全部纳入了质量安全监督,监督覆盖率达到了100%。质量、安全和工地扬尘污染共计行政处罚责任单位13起,共计13.66万元。受理招投标业务30项,其中工程总承包项目(EPC)10个,施工总承包项目14个,监理项目6个,中标金额36.53亿元。以上项目均按照国家发改委16号令规定进行招投标工作,400万元以上项目进入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并在汉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了交易,招标覆盖率达到100%。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1)工程质量投诉问题依然存在;(2)招标代理机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3)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不完善。2.改进措施(1)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监督,强化住宅工程分户质量验收,严把工程质量监督关,提高施工质量水平,避免减少工程质量投诉现象发生;(2)全面推行电子招标投标,统一招标备案标准。提高招投标监管人员素质,优化招投标工作环境;(3)立足现有的装配式建筑企业和研发机构合作,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实现建筑部件化、建筑工业化和产业化。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完善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产业链。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强化监督执法力度,加大对工程项目质量、安全、扬尘治理、农民工欠薪根治监管力度,做好“文明工地”创建和属地三级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坚决杜绝重大质量安全事故。2.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主体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3.持续加大建筑节能与墙改方面的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持续推进建筑节能与墙改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度获得陕西省“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优秀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