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阴县> 汉阴县人民医院

汉阴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 2024-03-26 14:29
单位名称 汉阴县人民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与研究,保健与健康教育。
住所 汉阴县城关镇北城街45号
法定代表人 连荣涛
开办资金 8518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阴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906.09万元 11427.29万元
网上名称 汉阴县人民医院.公益 从业人数  73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汉阴县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财务收支及主要指标运营情况。1.财务收支情况。2023年医院总收入23372.93万元,其中业务收入20837.53万元,同比增长11.06%,总支出23000.02万元,其中人员经费支出9278.45万元,占业务收入44.53%,期末总资产27640.42万元,总负债率为58.66%。2.主要运营指标。全年完成门急诊39.5万人次,开放床位560张,完成住院22970人次,完成手术4212台次。全年抗菌药物门诊使用率为12.38%,急诊使用率为19.78%,住院使用率为51.81%,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39.16DDDs,均好于国家标准;I类切口使用率为32.58%,略高于国家标准。(二)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抓手提标扩能,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1.学科建设成果丰硕。为大力发展学科建设,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医院制定并明确学科发展重点突破方向和关键诊疗技术名录,鼓励科室积极参与市级重点专科创建和省级专家工作站申报工作。医院斥资一千六百余万元采购高端电子胃肠镜、主动脉球囊反搏以及各类急救抢救等设备175台件。积极与省人民医院、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一医院、西安市大兴医院签订医联体建设协议,加入陕西省唐都脑血管病诊治专科联盟,不断提升学科软实力。2.医共体建设成绩喜人。总院内设机构不断完善,制度不断健全,先后建成“一办八中心”科学统筹管理体系,制定并印发议事规则和实施方案,信息化系统建设实现县域内医疗业务信息互联互通,远程心电、影像、检验、病理及远程会诊中心作用进一步发挥,全年为医共体卫生院影像会诊9727例,发放心电报告9028例。全年卫生院向我院上转病人932人,向镇卫生院下转病人17人,切实惠民惠医。3.对口帮扶工作成效显著。为深入贯彻执行国家对口帮扶政策,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立足我院薄弱环节,抓牢对口支援医院优质资源下沉机遇,和省人民医院、交大一附院等11个知名三级医院签订专科联盟协议,积极寻求省肿瘤医院、西安市第一医院、溧阳市人民医院26名专家对我院开展学术带教,全年累计开展带教手术600余台次,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500余例,业务查房100余次,通过知名专家“手把手”带教,我院在技术突破、业务提升和科室管理方面取得显著进步。4.医保基金管理使用更加安全规范。一是以飞行检查及智能审核为契机,加强基金日常监管,制定印发《汉阴县人民医院医保管理制度》等8项制度,医保基金的监管逐步向事前、事中监管转变,医保基金监管防线进一步筑牢。二是加快院内DRG付费接口和事前事中监管接口改造,通过端口改造和系统改造,梳理本地DRG付费实施方案,建立从临床到病案,再到医保的质控闭环,实现医保患者就诊事前提醒、事中监控全流程监管,预警提醒全程伴随。5.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加快智慧医院建设步伐,以电子病历四级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经过3年的持续完善,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不断健全,成功通过安康市卫健委验收;SPD智慧耗材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投入使用,让耗材管理与医院HIS系统无缝连接,实现物流在SPD,业务在HIS的分层管理体系,耗材管理更加精准高效;电子票据管理平台上线运行成功实现票据申领、票据生成、票据推送的全流程信息服务,实现了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让临床诊疗更加高效,群众就医报销更加便捷。(三)狠抓质量管理,筑牢安全底线。1.严格依法执业,规范诊疗行。一是全力推进依法执业自查,严格落实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定期组织专项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二是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准入及授权管理,制定各类目录,精准授权,定期召开医疗技术委员会和医学伦理委员会会议,对院内年度内申请准入的32项新技术进行医疗技术及伦理准入审查,从技术开展源头做好医疗安全保障;三是全力抓好临床路径管理,全年共运行临床路径病种178个,临床路径数214个,实际进入临床路径人次15935人次,占出院患者的69.19%,路径入组率91.38%,路径完成率94.52%。2.强基础、提质量,保安全,持续深化护理服务内涵。一是加强学习,夯实业务基础。通过人才定向培养,指导开展经外周植入中等长度导管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干眼症物理治疗技术三项护理新技术项目。二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护理行为。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及三级医院创建评审标准要求,完善制度方案,并对制度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和整改,进一步规范护理行为。三是改善护理服务理念,深化服务内涵。为患者提供从入院到出院一系列高质量护理服务,极大促进优质护理服务品质持续提升。3.规范药事管理,不断提升管理能级。一是修订完善药事会制度及新药遴选引进制度,优化医院用药目录,通过引进、新增、替换、临采纳入常规采购共计46个品种,共淘汰28个品种。二是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进一步降低群众的就医负担,提升病人满意度。全年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学会诊58例,累计点评处方15000余张,重点监控药物医嘱600份,处方合格率为99.41%,医嘱合格率为94.58%,4.做好基本公卫工作,保障公共安全。一是严格遵守《传染病防治法》加强传染病监测,提高管理质量,院内各种传染病巡查及信息报告准确率和及时率100%。二是严格按照预防接种操作执行“三查七对一观察”制度,按规定存放和销毁过期失效疫苗,定时查看疫苗运输温度监测记录及完整的批签发公文,确保接种记录中疫苗信息与出入库登记的疫苗信息一致。三是严格执行《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要求,明确专人负责,证章分离,严格执行首次签发、换发程序,坚决杜绝违规发放和倒卖现象。规范使用网络管理软件,确保网络与实体证件信息一致。(四)狠抓工作落实,改善就医体验,提升群众幸福感。1.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助推医院快速发展。一是千县工程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医院信息化程度进一步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和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建设成效明显,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全县改善营商环境提供了医疗保障;二是深入开展医疗领域作风建设和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提高我院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增强廉洁行医意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医患关系更加和谐。三是积极推进新院区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办理开工前各项审批手续,截至目前,新院区EPC招标实施方案正在编制,项目基本具备了开工条件。2.转变服务理念,切实改善就医体验。一是医院着力提高医保服务效能,深入推动“一站式”服务,开通门诊慢特病院内申报直通车,不断简化门诊慢特病新增及复审流程,及早让群众享受惠民政策。二是优化院内医保登记流程,将医保登记手续办理关口前移,实行“先诊疗后付费、零押金住院”新模式,为患者开通生命“绿色通道”,确保在第一时间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并尽最大努力减轻病人的资金压力。三是增设麻醉门诊、身心医学科门诊,满足门诊手术患者及特殊群体身心健康就诊需求。四是完善手机及自助机预约挂号、缴费等功能,增加诊间扫码支付功能,为患者增加了又一条便捷的医疗服务途径。3.扎实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筑牢防腐底线。自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我院及时召开动员大会和职工线上工作会,成立以党委书记和院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整治工作方案和责任清单,聚焦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紧盯医药购销使用等重点环节,医院与科室签订《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责任书》,与医护人员签订了《廉洁行医承诺书》,与药品耗材供应商签订《医药产品廉洁购销承诺书》,进一步增强了医护人员廉洁从业意识。4.加强新闻宣传,塑造医院良好形。紧紧围绕医院重点工作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及时将医疗信息、新成果、先进典型、优秀事迹宣传出去,树立医院良好社会形象,扩大对外影响力。全年先后在各类媒体发稿391篇,其中省级56篇、市级47篇、县级300篇,公交站台重点学科建设宣传栏13个,自主拍摄的“清廉医院建设”公益宣传片参评获得全县优秀奖,积极塑造了医院的品牌形象,有效传播了健康文明正能量。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3年,我单位始终坚持“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准确把握医院高质量发展内涵,把中心工作与三级医院创建、公立医院改革、乡村振兴等工作结合起来,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年接诊门急诊病人39.5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2.2万人次,医疗业务收入达2.3亿元,各类业务指标持续稳居全市前列,患者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6%以上。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我院作为全县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人员经费支出及防护类耗材支出大幅增加,正常医疗业务收入持续下滑,亏损金额达千万元,严重影响医院正常运转。2.由于新院区征地工作未完成,建设进度缓慢。(二)改进措施:1.我院将根据现有实际情况,积极向主管局和县委县政府汇报,请求政府部门加大对我院财政投入和经费支付。2.加强和相关部门的沟通衔接,加快推进施工进度。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合理制定业务指标,助推医院健康发展。二是紧抓项目机遇,加快推进新院区建设。三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实现医院外延式发展。四是开展“一活动两计划”行动,筑牢安全底线,切实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五是提质增效,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六是加强医院文化建设,谱写医院发展新篇章。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我单位开办资金为8518万元,截止2023年底净资产11427.29万元,增加了2909.29万元。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财政投入增加。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43618017X61092111A1001有效期限自2012年7月1日至2027年6月30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在全省81所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估中,我院是获得唯一连续两年基本标准、推荐标准双优秀的县级医院,并先后荣获陕西省结核病防治先进集体、安康市三八红旗集体等15项荣誉称号。本年度本单位没有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接受捐赠物资22.56万元,主要用于医疗急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