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南郑区地质环境监测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对辖区地质环境进行管理、对地质灾害进行监测防治,收集保管地质环境信息资料,承办与地质环境有关的其它工作 | |
住所 | 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南环路3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轩军 | |
开办资金 | 5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自然资源局南郑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3.54万元 | 56.8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汉中市南郑区地质环境监测站.公益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层层落实。今年1月和4月分别编制发布了《汉中市南郑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汉中市南郑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与全区22个镇(办)签订了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了任务、提出了要求,层层落实了地质灾害防治管理责任。成立了两支以平战结合单位专家、地质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及各自然资源所所长为骨干力量的28人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队伍,配备了应急装备,为我区地质灾害技术支撑应急抢险、处置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2.积极开展隐患排查,认真落实三级联防责任。4月19日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2023年汛前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对全区汛前排查及填报、发放“两卡一书”、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信息表进行了安排部署,全区在册隐患点“两卡一书”签订率达到100%。区、镇、村、自然资源所联合行动,对全区地灾隐患在册隐患点和重点区域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并对每个隐患点的监测人进行了《汉中地灾》APP专业培训,实现了责任明确、任务到人。2023年汛期,印发地质灾害再排查紧急通知6次,在南郑地灾微信群发布气象滚动预报200余次,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巡查9068次,出动排查人员10406人次,排查隐患8944次。按照省市要求,对383处极高、高风险区进行了现场核查,确定了监测人及受威胁范围,对1099个沟口构、建筑物进行了排查,对有风险的沟口纳入管理范围。全年共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23次,出具调查报告8份,因地质灾害转移群众3762户8280人,无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3.及时为全区137名监测人发放了2022年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务工补助10.96万元,监测简易装备195套,同时发放2023年隐患点监测记录本104本,要求监测人按要求进行监测记录,以记录本为依据发放来年监测补助,切实把监测责任落到了实处,提高了监测人工作积极性。4.加强地质灾害知识宣传,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避险演练和宣传培训活动,全区地质共开展灾害隐患点避险演练103场,参演干群共计2341人,充分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环保日、“6.25”全国土地日等重大节日,采取培训班、宣传台等形式开展宣传培训183次,培训人数16921人,发放防灾避险知识宣传单5845份。5.加强监测预警和监测设备维护,确保人民财产生命安全。我区263台监测预警设备全年保持在94%的在线率,汛期保持在98%在线率,受到市局表扬;及时处置预警信息247条,检查发现并更换监测设备1台,有效维护了监测设备的安全运行。全面核实了全区104处地质灾害监测点监测责任人、监测人的联系电话,汛期对监测人全面进行了电话抽查,要求切实在岗履职。要求各镇(办)完善辖区内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对有人员变动的隐患点进行更新,及时对《南郑区地质灾害防治群测群防一览表》进行修订完善。加强与气象部门协作开展气象预警预告,共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49期,确保了安全度汛。6.强化项目建设。截至目前,2018—2022年44个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已全部完成,通过验收43个、初步验收1个。2023年省市下达我区两个建设项目已全部竣工。7.认真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值守工作。4月底对系统汛期地质灾害应急值守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制定下发了地质灾害汛期值班表,进入汛期后严格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汛期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从4月中旬至10月底,始终坚持每天一名局领导带班,两名工作人员值班的24小时值班制度,对重要信息及时上传下达。全局共计56名干部参与值班,没有发生一起延误工作的不良现象,同时认真执行地质灾害巡排查日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月报制度,无一起漏报情况出现。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我们积极申报增发国债资金项目3个,共申报资金918.8万元。2.今年汛期,我区普降多轮大到暴雨,长时间强降雨极易诱发地质灾害,我们及时发布预警预报并印发《关于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通知》,成立5个工作组深入重点镇办进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共派出巡查排查人员10406人次,排查隐患8944次,因地质灾害转移群众3762户8280人,因反应及时,处置得力,确保了2023年地质灾害“零”伤亡的目标。3.汛前抽调人员,成立了两支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组,并配备了专业工具,为汛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应急处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地质灾害区域的风险防控不足。目前我区对在册隐患点已进行了监测,但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有部分地质灾害并未发生在已查明的隐患点,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依然薄弱,目前“隐患点+风险区”双管控机制才在建立,监测防范难度较大。2.改进措施:加强“隐患点+风险区”双管控机制的建设力度,利用技术单位对全区的地质灾害点、风险区、沟口等风险区进行全面核查,及时进行更新地质灾害隐患数据库、建立地质灾害风险区管控清单、转移避险人员清单、“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责任体系。加强对地质灾害受威胁群众、学校师生的宣传培训,增强全民的识灾防灾避灾意识,使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向好发展。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工作,确保在汛前完成双控机制,为今后地质灾害防治打下基础。2.继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实施,按照省市要求的时间节点,完成汉山街道苍儿崖治理项目的验收,大河坎兰偃田治理项目实施。3.持续做好地质灾害各项防治工作,加强地质灾害的三查、信息上传下达、应急值守、应急调查等各项工作,守好地质灾害“零”伤亡的最终目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