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南郑区>
汉中市南郑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汉中市南郑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4-03-26 14:24
单位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指挥防汛抗旱,减轻灾害损失。防汛抗旱管理、防洪调度、抗洪抢险组织、抗旱组织、防汛抗旱资金管理。
住所
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西大街69号
法定代表人
陈林业
开办资金
11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南郑区应急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7.21万元
125.99万元
网上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落实防汛抗旱工作责任制,落实各级行政、技术、管理责任人226人,调整全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建立了部门协作联动机制。二是强化隐患查治。将隐患查治作为汛期的重要工作贯穿始终。累计查出隐患200处,逐一建立了问题、责任、整改“三清单”和治理“一台账”,落实应急管控措施,确保安全度汛。三是强化基础保障。修编区级、镇级防汛预案138个、抗旱预案28个、村级山洪地质灾害防御预案236个,完善了预案体系。组织辖区、行业开展不同级别、类别的洪涝、地质灾害防御抢险救援实战模拟演练,先后开展区级防汛演练1879人/19场次、镇(街道)级1615人/35场次、村级990人/45场次;开展地质灾害避险演练101场2255人。组建区级专业防汛抢险救援队14支452余人,镇级防汛抢险队伍22支1030人、村级313支8860人。储备区级应急物资160余万元。落实监测预警设施管护责任,对532处预警监测设备(自动雨量监测站26处、视频监测站9处、无线预警广播87处、简易雨量报警站350处、简易水位报警站60处)进行全面检查维护,维护22处镇(街道)小鱼易连视频会商系统,对配备给重点部门、镇(街道)、防汛重点村的208部天通卫星通信设备进行了定期检修调试,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精准摸排“三必撤三必到”涉险人群719户1565人,落实监护人、帮扶人共计1167人、集中安置点103个,发放防灾避险“明白卡”,确保在暴雨洪水来临之前,及时撤离受威胁群众。四是健全防范机制。修订完善了《汉中市南郑区以暴雨灾害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制度》《汉中市南郑区各级防汛责任人应急响应主要责任清单》,严格落实“三必撤三必到三步法”和“五个一律撤离”要求,逐级明确转移责任人,夯实转移避险责任,坚决做到应撤早撤、应撤尽撤、不落一人,牢牢守住了“不亡一人”的防汛工作底线。五是加强应急值守。全面加强应急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干部值班制度。六是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健全了区应急、水利、自然资源、气象、防汛等部门监测预警和直达基层责任人的临灾叫应机制,特别是紧盯暴雨重点落区,加密局地暴雨、山洪地质灾害预报预警频次,严格落实防汛减灾“一键启动”预警叫应制度和上下游左右岸信息共享联防机制,确保预警信息传递全覆盖、无遗漏。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3年入汛以来,我们密切监测雨水汛情,科学预判,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沉着应对了13轮次持续降雨过程。共传递各类雨水汛情信息3857条次,发布防汛预警指令21期、电话预警963次、雨水汛情通报34期,发送预警短信9936条次。通过移动、电信、联通公司向重点落雨区镇(街道)手机用户发送强降雨预警信息521836条次。启动全区防汛Ⅳ级应急响应4次;启动全区防汛Ⅲ级应急响应1次;启动Ⅳ级暴雨预警应急响应3次;启动Ш级暴雨预警应急响应7次;启动Ⅱ级暴雨预警应急响应9次;启动Ⅰ级暴雨预警应急响应1次。多轮强降雨过程,给我区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一些农作物、房屋、道路交通设施、电力设施、水利设施不同程度受损。面对洪涝灾害,组织干群积极应对,全力抢险救灾。2023年度防汛抗旱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全区无人员伤亡、工程无险情发生。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防汛减灾工程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应急管理能力仍需进一步增强。2.改进措施:争取项目资金,通过项目实施,提升防汛减灾能力;加大人员培训和防汛演练力度,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建立完善实用的防汛抗旱预警系统。加强群众防洪安全意识及安全自救教育,强化责任措施落实,确保安全度汛。二是及早安排部署,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强汛前检查,狠抓措施落实;完善预案;加强设备管护;分级落实防汛物资和抢险队伍,逐级开展防汛演练,提高防汛抗洪抢险能力;加强防汛值守,确保雨水汛情信息、防汛指令及时传递。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