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南郑区信访接待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上访群众提供服务。协调解决群众合理诉求,负责全区群众个人和集体来访事项的接待处置、综合协调、分流交办、督查督办工作及赴省进京上访的接待劝返组织、管理及协调联络工作。 | |
住所 | 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西大街24号 | |
法定代表人 | 马启蓉 | |
开办资金 | 9.1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预算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南郑区信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43万元 | 0.3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汉中市南郑区信访接待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2023年以来,我单位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以“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抓手,以全区开展“民情大走访、问题大整治”工作为契机,紧紧围绕信访工作大局,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化解信访突出问题为重点,切实抓好重复访治理、积案化解、重点时期信访保障、干部队伍建设等工作,持续推动“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建设,信访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一)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全面推动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在全区22个镇(街道)常态化运行,向基层延伸信访工作平台,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网上信访工作质效齐头并进,多项考核成绩名列前茅,信访绩效综合得分54.02分,排名位居全市第一,切实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紧盯上级交办的各类信访案件及群众反映集中的信访问题,定期分析研判,果断处置,省、市领导包抓的5件信访积案全部按期办结。推动化解房地产办证、拆迁安置、淘汰落后产能3类集体访要求补偿问题,有效防止和避免信访矛盾升级。(二)坚持抓重点、强部署,确保重点时期保障有力。严格落实信息报告、研判会等工作机制,持续开展好区级领导包抓化解重点案件和坐班接访,高位推动案件化解,确保问题解决在一线、工作推动在前沿。在各级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期间,我区均未发生不可控事件。(三)全面开展《信访工作条例》落实年活动。多形式宣传《信访工作条例》,在区委党校开展《信访工作条例》培训2班次,受教干部200余名;区级宣传平台“平安南郑”定期推送《信访工作条例》相关内容;组建宣讲小组深入各单位集中宣传培训8场次,受众750人;发放《信访工作条例》范本及宣传彩页3000余份,进一步强化了群众对信访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充分利用“4·15国家安全日”“12·4国家宪法日”等活动开展信访领域的法规宣传,配合推动普法教育深入开展。以法治南郑、平安南郑建设体系推动诉源治理工作,成功化解多起涉法涉诉类信访案件。(四)加强干部队伍素质建设,定期组织干部学习政策和制度,规范案件办理流程。积极组织我单位业务娴熟的干部参加由省信访局组织的全省第五届信访基础业务比武竞赛,获得“全市信访基础业务标兵”荣誉,极大鼓励了单位干部的工作热情,为全区信访干部树立了学业务、练技能、抓规范的工作榜样。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群众来信来访接待进一步规范有序。2023年全区发生群众到国家信访局走访同比下降31.58%,赴省走访同比下降59.57%。全区信访工作治理水平显著提升。(二)信访积案攻坚成效显著。我单位采取建立台账、清单管理、挂账销号等措施,配合督查督办,加大对疑难复杂信访问题事项的跟踪回访力度,严格按照工作时限办结上报中、省交办第三批19件重复信访事项,妥善解决了一些老上访户和一批信访积案问题。(三)突出县、镇两级化解信访问题的核心作用。信访案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均为100%,群众满意率98.85%,参评率96.08%,“四率一占比”得到显著提升。紧盯关键节点,在各级重大活动期间,做到保障有力、零差错,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和好评。(四)信访责任制全面压实。区委对信访工作常抓常议,完善了区级领导接访、下访工作机制,全面落实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信访工作责任制,形成了镇(街道)级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协调指导,运转高效、综合治理的信访工作格局。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问题预警排查机制不够完善,对已知的信访案件和人员的动态掌握较为全面,但对新的信访矛盾问题信息掌握滞后。2.推进复杂案件“减存量、防变量”质效较低。(二)改进措施1.增强与公安、司法等部门的紧密合作,保持灵通信息,及时沟通研判,强化信访苗头性问题排查,利用“庭院问政”“社区管家”“院坝会”等治理模式,抓源头、控苗头,开展常态化排查,清单管理,台账销号,定期开展实地督查,逐一研究解决办法。完善应急预案,确保早发现、早介入,推动信访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2.对涉及多方利益群体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严格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深入了解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对决策的意见建议,提出信访风险评估意见,实现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防范、由被动处理向主动解决转变。围绕“事要解决”的目标任务,用好信访案件研判会机制,开展常态化督导督办,现场发现问题,现场会商制定解决措施,提高信访问题一次性化解率。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坚持从源头上治理,防止矛盾上行、风险外溢。结合信访工作“四无乡镇”创建工作,紧盯创建工作目标,推进创建工作见实效。(二)完善重大信访信息报送制度,采取“日汇总、周研判、月通报”工作机制,坚持高位推动,压实工作责任,加强督查督办,进一步提高化解质量,巩固化解成效,确保已化解的案件不发生倒流。(三)强化应急处置,健全完善各种风险隐患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出现突发情况,能够反应迅速、工作规范、方法妥当、处置到位。(四)严格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及文件规定。从信访工作预防法治化、受理法治化、办理法治化、监督追责法治化、维护秩序法治化五个方面创新制度机制,规范干部行为和信访人行为,持续促进信访工作良性循环,为我区经济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