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旅游综合服务中心

榆林市旅游综合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6 11:53
单位名称 榆林市旅游综合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落实旅游业公共服务发展政策法规,推进区域旅游公共服务一体化工作。推进榆林智慧旅游建设。旅游监测与旅游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的运营管理。实施旅游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参与旅游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建立与市场对接的服务平台。市旅发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住所 榆林市榆阳区青山路市政府东侧办公楼
法定代表人 姬慧萍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12万元 9.33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局机关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三个年”的安排部署,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根据中心工作职能,一方面全力配合局机关做好旅游相关工作,另一方面保质保量完成中心日常工作。稳步推进旅游商品工作一是积极组织各市县区文旅文广局选送商品参加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商品大赛。榆林市旅游商品在2023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喜摘两银,在2023陕西省(第八届)旅游商品大赛喜获铜奖3个,最佳创意设计奖1个。二是组织举办榆林市(第三届)旅游商品大赛,在会展中心H1馆特设榆林市(第三届)旅游商品大赛展示专区,对所有参赛旅游商品进行了为期4天的集中展示。通过大赛,扩大了我市旅游商品的影响力,激发了本地旅游商品企业的研发潜力,提高了市场关注度,塑造了我市旅游商品良好形象。三是成功举办全市旅游商品研讨培训班,以全市旅游商品的创新与市场、旅游商品与文旅高质量发展为主旨,指导我市旅游商品产业提档升级,以高质量文旅产品带动我市高质量文化旅游发展。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文化旅游活动一是参加第17届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组织榆阳区和府谷县文旅局、文旅企业参会,通过旅游商品展示、发放宣传资料、现场介绍等形式集中宣传与推广榆林文旅品牌形象。二是参加榆林市首届航空文化旅游节,邀请8家旅游商品企业和2个A级景区参展。三是参加2023“清爽榆林”文化旅游季暨陕甘宁蒙晋毗邻城市文化旅游合作交流会,组织老榆林酒、府州红、老闫家、万氏石雕等17家旅游商品代表企业在神木市展区布展,进一步提升榆林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四是参加第十三届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带领5家旅游商品企业参展,宣传和推广榆林旅游产品。五是参加第30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指导3家旅游商品企业参展,通过线上线下融合、馆内馆外结合方式,集中展示和宣传我市特色旅游产品。六是参加扬·榆恳谈会,中心与扬州城市旅游推广中心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七是参加2023年大连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学习借鉴大连市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八是参加嘉峪关市文化和旅游宣传推介会,为两地旅游交流合作搭建有力平台;九是组织我市20家旅游商品企业参加陕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完成展位布置、商品布展和现场讲解等工作。(三)大力开展学习调研,全面提升业务水平一是积极参加旅游产业发展调研。3月25-29日,中心主任及部分工作人员由杨树发副局长带领赴杭州参加旅游产业发展调研,学习借鉴杭州在旅游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民宿发展、数字化旅游经济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为做好中心业务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二是组织开展了全市旅游商品调研。7月5日-17日,组织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分三组前往榆林12个市县区,大规模开展了全市旅游商品调研工作。其一是通过实地考察各县市区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商品企业,深入了解旅游商品开发、生产、销售等情况。其二是通过收集各县市区文旅局近年来旅游商品相关资料(整体情况、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等),摸清各县市区旅游商品发展现状。其三是收集了全市旅游商品企业相关信息,整理汇总全市旅游商品名录。(四)全面配合开启“智慧旅游”工作为提升榆林文旅服务水平、促进榆林文旅产业健康发展,市文化和旅游局启动榆林市智慧旅游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并交由市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具体实施。现阶段,榆林市智慧旅游建设项目(一期工程)信息技术服务及监理服务项目中标(成交)结果已完成公告。近期,中心将协助陕西大数据集团公司完成对各县市区A级旅游景区和文化场馆等的实地考察工作。(五)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一是参与首届中国非遗年会筹备工作。主要配合宣传部、协助刘丽副局长完成年会相关宣传工作,具体工作有:1、完成媒体采风活动;2、指导开展深度报道;3、安排赴绥德“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交流团的媒体及车辆;4、资料收集、审核工作;5、完成宣传道旗、注水旗的安放;6、配合央视新闻直播协调工作;7、安排旅游商品企业参展;8、请参会嘉宾关注“榆林文旅”公众号;9、发放非遗年会调查问卷。10、指导并审核羊老大旅行社制作的5条特色旅游线路宣传展板、宣传单和旅游线路手册。完成人民大厦大厅展板,提供、编写、审核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治理、非遗成果等15块展板内容。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中心业务相关工作旅游商品是旅游产业基础要素,是实现旅游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为推动旅游商品研发创新,树立好榆林旅游商品品牌,展示榆林特色旅游文化,市旅游综合服务中心积极组织各市县区旅游企业和个人选送参赛商品。我市特色旅游商品在参加国家级、省级旅游商品大赛中屡获佳绩,充分证明了榆林市旅游商品的强劲实力。挖掘出了榆林特色地域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商品价值、丰富产品种类、引导市场需求,使旅游商品地域、原创、艺术、系列化特色更显著,让更多更优秀的旅游商品走出榆林,走向全国。通过旅游商品大赛,发掘文旅精品、奖励传承创新,同时也展示了近年来我市旅游商品研发和生产的最新成果,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搭建平台,意义深远。中心组织开展了全市旅游商品调研。其一是通过实地考察各县市区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商品企业,深入了解旅游商品开发、生产、销售等情况。其二是通过收集各县市区文旅局近年来旅游商品相关资料,摸清各县市区旅游商品发展现状。其三是收集了全市旅游商品企业相关信息,整理汇总全市旅游商品名录。(二)党建工作相关工作根据《市直文旅局机关委员会关于全面提升机关党建工作质量创建“五个过硬”模范机关和选树标兵单位及好干部的实施方案》的要求,中心制定了《榆林市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创建“五个过硬”模范机关实施方案》。三、存在问题一是与各县市区旅游服务管理部门联动性不足,尚未有效建立并形成市县区统筹、上下联动的旅游服务网络,限制了全市旅游服务工作的一体化发展。二是对本土化、特色化旅游商品品牌的打造迟缓,发力不足,对旅游商品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和销售指导力度不够,影响了旅游商品市场规模的壮大和发展。四、整改措施一是通过上级部门搭建合作平台,畅通沟通桥梁,积极主动联系县市区旅游服务管理部门,同时组织中心人员到市县区交流学习,拉进彼此距离,实现面对面沟通,共同加强部门间合作。二是加大对本土特色化旅游商品的挖掘和宣传力度,积极组织旅游商品企业参与到旅游商品大赛中来,借助媒体中介等大力宣传本土品牌。五、下一步计划积极组织全市各旅游商品企业参加国家级、省级旅游商品大赛,深入挖掘榆林特色地域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商品价值、丰富产品种类、引导市场需求,使旅游商品地域、原创、艺术、系列化特色更显著,让更多更优秀的旅游商品走出榆林,走向全国。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力配合市文旅局分派的各项工作任务,积极参与“陕北榆林过年”、“清爽榆林”区域城市品牌建设工作,打造出文旅融合发展新亮点。同时,积极参与全国、全省各项旅游活动,充分展示榆林形象、榆林产业、投资环境和发展潜力,进一步提高榆林旅游知名度,为我市文旅事业开创出新的天地。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