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杨陵区> 杨陵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五泉市场监管所

杨陵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五泉市场监管所

发布时间: 2024-03-26 11:38
单位名称 杨陵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五泉市场监管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依法办理有关市场主体的登记注册;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监管、执法、宣传、培训;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参与市场监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承办违反市场监管法律、法规、规章的简易程序案件及授权的一般程序案件。
住所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五泉镇五泉街道
法定代表人 魏小瑜
开办资金 7.3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杨陵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76万元 2.8万元
网上名称 杨陵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五泉市场监管所.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紧扣示范区局、区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如下:五泉辖区目前共有流通单位101家,社会餐饮28家,学校食堂7家,单位食堂25家,小作坊11家,药品经营单位2家,医疗机构30家,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19家,家宴服务队13家,无小饭桌。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强监管严防控,打好底线安全组合拳。1.食品安全监管更加扎实。一是落细落实“两个责任”。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要求,高度重视包保工作,成立“两个责任”包保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4次专题会,研究相关工作,结合辖区实际,建立健全分层分级、层级对应的食品安全包保责任清单制度,镇、村两级30名领导干部逐级包保159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实现包保督导全覆盖。在日常检查的同时,会同包保干部深入食品经营主体,现场演示食安督app操作流程、具体检查内容和有关要求,并查看经营户是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重点抽查进货票据、产品质量、环境卫生等情况,全年共排查问题108个,整改完成率100%,有效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分批分类组织辖区食品小作坊、流通店、餐饮店、学校食堂等主体召开培训会,指导经营户认真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管理制度,发放C、D两级公示卡159份,制作完成6家学校、2家超市公示牌,持续推动经营主体守牢守好食品安全底线。二是深入开展专项检查。强化校园及周边治理,春、秋季开学联合多部门对学校食堂进行专项检查,每月再抽取2家学校开展营养餐检查并抽样快检,快检23批次均合格,对2家存在问题较多的食堂进行约谈。在蒋周李幼儿园召开全镇校园食品安全现场观摩培训会,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开展重点时段节前、农高会前、制止餐饮浪费、食盐等专项检查,发放宣传资料及桌牌132份,集中宣传3次。完成餐饮服务队备案13家,上报近几年农村集体聚餐工作总结。三是强化日常监督检查。100%完成经营户全覆盖检查,其中现场整改31家,下发责令整改9家;完成食品经营单位风险等级评定43家。督促各单位及时办证换证,全年现场核查24家,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35家。2.药品安全监管更加规范。以疫苗、特殊药品、防疫产品等为重点检查品种,全面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检查,经营环节全年共检查6家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1份;使用环节全年共检查医疗机构35家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1份。配合完成药品质量抽检3批次,全部上传系统。督促指导重点监测单位加强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全年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8例。3.化妆品监管更加有力。以儿童及特殊化妆品为重点,对辖区19家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开展专项检查2次,签订承诺书,暂扣不合格化妆品3瓶(袋)。4.燃气安全整治全面加强。配合镇政府对辖区餐饮单位进行扫街式排查检查。系统中我镇燃气使用单位共18家,其中3家餐饮单位已暂停使用燃气,2家暂未经营未检查,剩余13家检查情况已全部上传系统。检查发现的部分不合格软管、调压器及其他配件等问题,已全部更换到位,且统一由燃气公司开具了合格证明。同时,召开使用醇基燃料安全管理培训会,并联合消防站开展餐饮单位安全知识培训会,讲解了液化气安全使用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对从业人员提出要求。(二)严格行政执法,强化执法力度服务能力。办结区分局转交的投诉举报15起,办理检察建议书2起。全年共办理一般程序案件2起,全部录入系统,罚没款共计7002元;简易处罚案件4起,罚款2000元,给予警告3起。扎实推进个体户年报工作,系统中共有经营户547家,累计上报280家,排查停止经营200家。(三)聚焦职能定位,助力中心工作稳步推进。1.高效推动国卫复审迎检工作。对照标准要求,突出督查交办、日常监管、指导服务“三结合”,推进摸底排查、问题查摆、整改提升“三同时”。针对“三小行业”先后开展5次集中大整治,培训4场次,约谈通报的餐饮单位5家,整改环境卫生、垃圾桶未及时加盖等各类问题30多个,切实打好迎检主动仗。2.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一是强化餐饮油烟治理。对全镇餐饮单位的规模、经营范围、是否安装油烟净化设施、油烟净化设施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等情况进行了全方位重新摸底并建立台账,督促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定期维护,做好记录台账。2023年共开展油烟净化设施检查400余家次,督促安装油烟净化器3家,发现问题15起,均已整改到位。二是深入开展散煤治理检查。围绕散煤使用关键环节,全年共排查各类经营场所200余户次,对4家使用散煤情况进行现场处置,暂扣燃煤炉2台,针对发现问题多次且拒绝整改1家餐饮单位向环保部门进行线索移交。配合省散煤治理督查组对五泉辖区散煤治理工作进行检查3次。悬挂散煤治理横幅3条,张贴宣传海报25份。三是配合开展烟花爆竹管控检查。配合应急部门对辖区农村门店进行禁售排查,对收缴物品现场销毁;配合镇政府对元旦期间禁燃禁放进行巡查检查。(四)强化教育引领,打造素质过硬监管队伍。在主题教育活动中,严格按照五泉镇机关支部要求,做到内容一项不落,人员一个不漏,按要求参加组织生活会,及时剖析查摆问题。同时,结合工作实际,教育引导同志干好手中事、履好肩上责,使学习教育落到实处。及时组织人员参加上级各类学习培训活动,有效督促和引导执法人员由“应知应会”向“行家里手”转变,提升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每周例会对纪律作风进行强调,对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做到尽早发现、约谈提醒,引导干部及时纠正、回归正轨。结合主题教育学习活动及市场监管系统行风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大排查、大整改,共查改各类问题30余个,强化了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二、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市场监管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通过镇、村(社区)两级共同努力,五泉辖区企业门店诚信体系健全;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消费四大环节全过程实现制度化监管;取缔了无证经营、规范了摊贩市场,创建了示范店,落实了企业负责人约谈制;示范门店引领效应良好;责任体系明确、监管人员业务能力得到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增强,无事故发生,市场秩序稳定向好。市场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营户意识提高了,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的认识提升了,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健全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进一步得到了加强,提高了群众满意度。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是因2023年村级协管员工资预算取消,导致200人以下集体聚餐监管未覆盖,造成监管空白。二是所里人员年龄偏大,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有难度,与适应监管新形势、新要求还存在差距。三是推动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缺乏主动作为、精益求精的较真精神,包保督导问题发现率偏低。下一步强力规范市场秩序。持续加强市场监管,不断规范食品药品生产经营秩序,积极稳步推进实施农村自办宴席备案和食品安全制度建设,力求形成长效机制。进一步规深化改革,配合做好监管体制改革工作。接受区局及五泉镇对监管所工作的领导,坚决完成各级交办的工作任务。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持续加强日常检查和专项整治。在餐饮环节上,主抓索证索票不全、台账记录不完整、生熟荤素混放、保洁消毒不到位等问题。针对小作坊,重抓“一票通”使用、卫生环境、非法添加整治工作。针对流通店,严抓索证索票、过期食品下架退市等工作,规范经营秩序。在药品医疗器械监管上,进一步严查挂靠走票,实现药品“来有源、去有踪、可追溯”,同时对药品经营单位执业医师上岗情况加大检查频率,不断促进规范化经营。(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宣传,以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食药安全知识宣传,不断增强群众的生产、经营、管理的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三)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坚持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的监管队伍,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