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高新区第十小学

榆林高新区第十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3-26 11:36
单位名称 榆林高新区第十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榆林大道以东沙河路以北
法定代表人 李鹏程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68万元 24.43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高新区第十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主要工作(一)以学为基,提升自我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中央舞台,作为这个中央舞台的负责人——校长,首先是应该学习者,其次才是领导者。一年来,我一如既往,始终坚持学习—思考迁移—践行这一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与知识迁移能力,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一是坚持学习《家庭教育的力量与魅力》《陶行知文集》《学校美育课程的立体建构》《做中国教育的建设者》《吸引教育——构建有滋有味的学校》《教育方法学》《教学设计原理》《生活德育再论》等教育理论、课程开发书籍。二是学习《团队建设与发展》《管理学》《不可复制的领导力》《提高领导干部的七种能力》等现代管理书籍。三是先后参加陕西省校长培训、北京圣陶教育论坛、上海校长专项培训及项目化学习、跨学科、主题教育等线上线下培训。通过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弥补自己的不足,在学习上始终向优秀校长看齐。(二)勤思笃行,潜心探索学以为用,方为正道。在本年度我主持的市级课题《基于网络和新课标双重背景下“新生活”德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2ETST121)顺利结题;结合学校办学理念撰写了《榆林高新十小五年发展规划》《榆林高新十小制度汇编》《榆林高新十小章程》等学校发展纲领性文件。在2023年我被评为教育系统“学习强国”学习标兵。为了进一步探索教育评价,高新十小本年度加入了“全国小学生综合评价实践联盟”,向全国名校学习借鉴教育评价改革的新思路、新理念,助力我校更好更快发展。一年来,我先后担任高新三小、绥德县、榆林市教学能手大赛评委并担任组长,受益良多,让我对当下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学校发展瓶颈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对教育教学中各校取得良好成绩的策略与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对我治校、治学提供新的思路。(三)五育融合,构建德育体系德育贯彻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在品格教育联盟提供品格教育框架的基础上我积极探索形成了学校品格教育德育体系,促进学生快乐健康成长。按照德育体系建设目标,设计安排了养成行动月、安全法制执行月、多才多艺展示月、文明礼仪践行月、学习成果汇报月等月份主题教育结合主题班队会、大队主题活动、综合教育课、节日文化教育等落实推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成功举办了风筝节、科技节、艺术节、数学节、运动会、智趣游园活动、“非遗榆林我推广”等主题德育活动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目标引领、制度导行,德育工作有条不紊。根据我起草的《德育工作三年规划》、《班级活动经费管理办法》、《班级自主管理实施方案》、《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等多个德育工作要求,学校德育工作有条不紊,学校现已形成班主任、家长、志愿者三位一体的家、校、社会共建体系,为学生成长发展保驾护航,为德育工作指明方向,为德育管理提供规范流程与制度。2.探索育人途径,丰富育人成效。探索“活动育人、协同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等实施途径。在以活动育人的“风筝节”中,通过“风筝文化我知晓”“风筝诗词我赏析”“风筝歌曲我会唱”“风筝制作我能行”“风筝插绘我设计”“纸鸢飞天亲子情”等系列活动,大大促进了学生在美术、音乐、科技、文学等方面深入探索,这些活动形式也深受师生、家长喜爱。为了深入推进“课堂革命陕西行动”,促进“三个课堂”落地生根,我起草了《榆林高新十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出并细致规划了包含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国防教育、科技教育、安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全、形式多、拓展性强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每学年4次、小学6年共计24次的梯次实践活动。3.创新开展了家长助教团进课堂活动。由家长根据各自的工作和生活情况,给孩子们上一堂特殊的课。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烹饪课、剪纸课、卫生清洁课等特色课堂中拓宽了视野,深入理解了生活的真谛,近距离地接触生活、亲近生活,感受生活,获得更多的课外知识和生活技能。鉴于学校德育教育取得的优秀成绩,学校荣获区级“德育建设先进校”的表彰。(四)提高服务,规范财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做好校务公开,财务公开工作。作为校长,我对工作认真负责,勤于思考,用心谋划学校建设和发展,恪尽职守。一切以学校工作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能够正确处理好集体与个人之间利益关系。在公务活动中,能做到廉洁自律,不以权谋私;坚持原则,严格把关。在财务开支方面力求节约,维护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始终提醒自己要洁身自好,办事遵循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严格执行上级的指示决定,做到令行禁止,该做的做好,不该做的不要去做。分管该项工作以来,总务、财务专人负责,严格校产登记、保管、使用、赔偿制度。严格财务制度,规范外出培训报销、日常办公用品采购程序,开源节流、账目清楚,加大民主决策力度,及时在教师会上和校务公开栏公布学校的重大事项和财务收支。(五)积极协调,推进基建高新十小由于历史原因在基础建设方面还处于选址阶段,为推动学校基建工作,在教育局的领导下,我承担起协调筹建的临时工作。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一是学习了解学校建设基本流程及选址存在问题,对于一直担任教育教学的我对此项工作完全是门外汉,为此,我首先向教育局财务股的同志了解建设进度及困难,同时向管委会自建办的工作人员探讨手续办理的细节。二是向高新自然资源规划局积极提交相关资料,以备申报相关手续。三是向市区自然资源规划局、管委会、市教育局、审计局等各级部门提交相关申请报告等。四是自始至终持续跟进各项工作的推进情况,并向局领导汇报工作进度。受多种原因影响,此项工作先后几次在希望之中落入寂寞,但我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定会拨云见日,早见喜讯。二、取得的主要效益高新十小为新开办学校,本学期由于土地遗留问题,本学期学校主要为筹建阶段,学校积极主动筹建,得到管委会、教育文体局领导的充分认可,本年度市领导亲自调研2次,安排部署会议3次。管委会各级领导调研、指导7次。本年度成果丰硕,完成市级以上课题1项,《基于网络和新课标双重背景下“新生活”德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2ETST121)顺利结题;修订学校章程、出台学校规划以及制度级4册,形成《榆林高新十小五年发展规划》《榆林高新十小制度汇编》《榆林高新十小章程》。同时获得区级以上荣誉4项,先后获得“学习强国”学习标兵、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等。为了进一步探索教育评价,高新十小本年度加入了“全国小学生综合评价实践联盟”,与名校进行结对帮扶,助力学校早日形成完备的党建模式、教育教学模式、德育工作模式以及学校综合管理制度。生活教育课程初见成效,有效补充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为践行“三个课堂”做出了十小方案。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学校现阶段土地、修建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本续期积极协调,推动基建尽早立项、尽早建设。(二)前期介入,与承建方、设计院主动沟通,建设与学校发展规划一致、安全实用,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现代化学校。(三)为保障秋季顺利招生,学校需协调租赁场地筹备2024年秋季一年级新生入学相关工作。(四)人员配备较为紧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需加快步伐。四、整改措施协调教育文体局,积极对接学校校建工程,推动基建尽早立项、尽早建设。与承建方、设计院主动沟通,建设与学校发展规划一致、安全实用,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现代化学校。同时正争取教育文体局的支持于招生季开始前完成基本的人事架构,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转。整改措施对接管委会、教育文体局,积极协调学校校建工程,推动基建尽早立项、尽早建设。与承建方、设计院主动沟通,建设与学校发展规划一致、安全实用,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现代化学校。同时争取教育文体局的支持于2024年秋季招生季开始前完成基本的人事架构,保障学校今年招生办学。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以党建工作为统领,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一体化工作机制,继续夯实“清雅竹”党建品牌,推动立德树人与清廉学校建设。(二)全面贯彻落实“双减”、“五项管理”工作,高质量做好课后服务,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三)以项目化管理为抓手,发现、培养教育管理潜力股,初步构建“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能上能下管理机制,形成“能者为用”科学管理治校氛围。(四)以项目化教研为抓手,发现、培养教学教研潜力股,积极探索大单元教学、课程综合、教与学的变革、新生活教育等课改新方向、新思路,在项目化教研的探索中同时培养教师互帮共进的团队精神,形成“聚是一团火”的良好工作氛围。(五)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导航,探索新生活德育在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中的新渠道、新方法。(六)以终为始,探索教育评价改革的新方法、新思路,发挥教育评价的牵引力作用。(七)以高度的警惕性和责任心,抓好后疫情时代安全工作,做好精细化管理,确保“零”事故。(八)积极协调,推动学校基础建设顺利、快速进行。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9月学校被推选为“小学生综合评价实践联盟校(全国)”。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