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林业产业开发中心

榆林市林业产业开发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6 11:34
单位名称 榆林市林业产业开发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宣传贯彻落实中、省、市有关林业产业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参与编制全市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和指导管理全市林业产业发展工作;开展全市林业产业工作的综合协调、信息服务和技术指导;提出全市森林资源重点利用项目建议和意见。开展全市林业产业重点项目、林产品市场建设、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事务性工作;参与指导经济林基地建设、林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的林产品加工开发;参与市级龙头企业的评审检测管理。
住所 榆林市林业局5楼
法定代表人 寇卫兵
开办资金 29.4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林业和草原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59万元 19.31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林业产业开发办公室.公益 从业人数  2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中心在市林业和草原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一)加强思想修养,促进队伍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我中心自3月收到《市林草局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实施方案》以来,积极安排部署,及时召开动员会,领导班子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敏锐性,在抓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扎实抓好作风能力提升。重点围绕“七个聚焦”积极查摆问题,积极建立“四清单一台账”并按时上报局党组,同时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获得群众赞誉。我中心丰富活动载体,扎实推进主题教育贯彻落实。(二)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学习。支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处级干部、全体干部分批次集中学习,丰富党日活动形式,不断更新队伍知识结构,提高队伍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使全体党员能更好地投入到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来。全年召开党员大会4次,组织生活会1次,支委会12次,分管领导、支部书记、单位一把手共讲党课5次。产业中心党支部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树立支部形象,改善干部作风,提高办事效率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常抓不懈。一是制定主体责任清单,积极落实主体责任。今年我中心在党支部带领下根据《榆林市义务植树推进环榆森林村庄建设实施方案》要求,负责市科学技术协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市计划生育协会、职业技术学院、榆林学院、市发改委(粮食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外国专家局)、市工信局等单位的义务植树技术指导任务,2天共计服务上千人次。(三)强化单位内部管理。一是强化作风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对照岗位职责,明确工作任务,实行工作报备制,加强责任、严格执行、重点考核,进行“慵懒散”专项整治,彻底扭转纪律观念淡薄、作风涣散的情况,强化全体工作人员的作风建设。二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格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节假日纠正“四风”工作,完善了重大事项报告、考勤和请销假、外出报备、检查督查、责任追究、车辆管理等制度,使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工作水平明显提高。三是积极推行党务、政务公开制度。按照“三重一大”“四资一项目”一把手“四个不直接分管”工作制度,定期公开党务、政务、财务,坚持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的工作机制。明确了领导干部的分工,财务收支实行联审联签制度。四是严控三公经费。建立廉政监督制度,随时发现在工作中出现的不公平、不公正等问题,及时加以改正。规范外出学习考察报备制、办公物资采购、明确车辆维修及使用,均落实到党风廉政责任人。(四)严控三公经费。建立廉政监督制度,随时发现在工作中出现的不公平、不公正等问题,及时加以改正。规范外出学习考察报备制、办公物资采购、明确车辆维修及使用,均落实到党风廉政责任人。着力压实压细责任。坚持将法治建设与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机制,真正使广大干部职工成为法治建设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中心各项规章制度,构筑起牢固的制度防线,实现以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提升工作作风,强化纪律建设,强化职工廉政意识,筑牢拒腐变的思想防。二、取得的主要效益经济效益:榆林的治沙成果、生态建设举世瞩目,但榆林的特殊资源禀赋给我们带来了很强的发展机遇,同时在生态方面也带来很大的挑战,全市共完成低产经济林改造任务4万亩。2023年全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91多亿元,在大力推进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全市林业总产值121.4亿元。社会效益:多年来,榆林也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不断博弈的过程,在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在生态环境方面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因此榆林在全国践行生态文明思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皆在协调好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需要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出发,掌握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情况,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协同发展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根据人民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一直在进行顽强的斗争,生态建设一直是榆林的主体。近年来,全市上下又不断掀起生态建设浪潮,几百万亩流沙得到固定,飞播退出历史舞台,三年值绿大行动,林业建设五年大提升,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无不体现着榆林人在生态前线的战斗力。“十四五”以来,榆林准确把握新机遇,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扩绿、提质、增效”方针,以推进林业现代化为中心任务,以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为平台,以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创新型林业为主线,全面深化林业改革,完善林业机制体制,加强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建设,不断增加林业资源总量,提高林分质量,保护青山绿水,实施生态精准扶贫。林业产业建设400万亩。截止2023年,林木覆盖率稳定在36%以上。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逐步提升,为建设“城市增绿、市民添福、山区造林、农民增收”的美丽榆林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在榆林的生态建设持续推进过程中,林业产业建设也毫不松懈,今后也要紧跟形势、大胆创新,完善各项体制机制,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寻找新支撑。目前存在的问题(一)业务工作开展不充分。我中心除以红枣为主的经济林建设任务,目前国有林场、科研项目、龙头企业、林产品监测等业务工作还未充分主动开展。产业发展调研少,产业项目不能有效适应新时代发展。(二)科技创新工作不足。职工思想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不够扎实。大部分业务干部以生产实践为主,科研及创新能力较弱。当前缺乏关于经济林栽培、抚育、管理关键技术研究推广项目。(三)宣传工作不到位。2023年中心向“榆林林业”公众号平台共供稿10篇,且多集中在12月,宣传力度较小。四、整改措施2024年,我们将继续针对问题扎实整改,持续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一、巩固发展传统优势产业,持续发展以红枣为主的经济林建设。二、加强林业科技投入,加大机场路苗圃管理,加强红梅杏嫁接管理,强化产学研结合。三、是拓宽产业范围,深入挖掘产业发展潜力,开展林产品监测、搞好龙头企业推荐服务,加大产品宣传力度。四、是加强基层技术服务、发挥党建引领机制,不断推进党员干部下基层工作,完成清涧县下廿铺镇贺家沟村乡村振兴工作。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2023年,产业中心各项工作顺利推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今年我们具体计划如下:一、加快特色经济建设。全面落实市林草局下达林业产业建设项目(低产低效林改造任务)和林下经济建设项目(以市林草局批复项目为准),制定检查实施方案,督促任务县市区落地落实建设任务。二、抓好省级林业产业发展补助资金项目。全面落实省林业局下达林业产业、林下经济建设任务(以省林草局下达任务文件为准),督促任务县市区上报实施方案、建设进度、检查验收结果。三、做好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全面落实省市食品安全工作四、编制2025年低产低效林改造指导价格。五、完善低产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造制修订。按照省市技术监督管理要求,拟选项目《枣花蜜生产技术规程》《核桃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林下种植远志、连翘生产技术规程》《海红果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申报结果以市场监督管理局比对结果再确定。六、实施支持红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10条”措施,包括持续推进红枣林生态管护、建设红枣精品示范园、开展红枣有机认证、加强红枣品牌建设、加大红枣病虫害防治、开展红枣等特色经济林面积核查、大力扶持红枣深加工龙头企业、强化红枣科技创新、推行红枣机械化采收等。七、新品种引种试验。落实省政协提案“陕北发展野刺梨产业”,从植被恢复费中申请资金20万元,计划在陕西同纬度野刺梨次生区调研,利用产业中心苗圃5-8亩,做为野刺梨引种试验区。八、编制《榆林市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规划林下经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九、编制苗圃发展规划。将220亩苗圃地纳入市林草局统筹建设之中,拟建成全市经济林品种园(种质资源库)。十、申报推荐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及林下示范基地。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