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机关事务信息中心

榆林市机关事务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6 11:32
单位名称 榆林市机关事务信息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机关单位提供方便、高效、精准的机关事务信息服务。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统计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及土地管理使用情况的大数据信息;建设全市能耗数据和能耗在线监测信息平台;维护、统计和上报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
住所 榆林市新建北路原榆林宾馆院内
法定代表人 刘小畅
开办资金 9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6万元 6.22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机关事务信息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一)强化政治理论武装。在强化政治理论武装上持续用力,采取支部集中深入学、党员干部自主学,教育基地实践学等方式,充分利用“学习强国”、陕西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中省市纪委全会精神,学习国管局、省机关事务工作会议精神,及时跟进学最新讲话、最新理论、最新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宣传、网信办相关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教育引导中心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把“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到机关事务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二)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按照中心机关党委统一安排部署,按时参加支部组织开展的集中学习和主题党日活动,积极参加中心系统组织的主题教育专题学习班,中心全体党员干部集中6天时间,逐字逐句原文领学了党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著作选读》《专题摘编等相关篇章,同时撰写个人心得体会;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到吴堡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馆、绥德薛家渠村中共西北局旧址、义合会议旧址等地开展“寻访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活动,聆听革命故事,缅怀革命先烈,感悟初心真谛,弘扬革命精神;中心全体党员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从政治觉悟、党员意识、为民服务、遵规守纪、道德操守、作用发挥等方面进行党性分析,重点检视有没有做到“恪尽职守、担当作为、迎难而上、敢于斗争”16字总要求,存不存在“拈轻怕重、躺平甩锅、敷衍塞责、得过且过”4种消极现象,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认真检视问题,共检视问题10条,并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三)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切实做好中心门户网站管理工作,严把信息发布关,严密防范网上意识形态渗透,谨防泄密等事件发生,教育引导干部职工用好管好自媒体,不得传播谣言、负能量和不实信息。2023年在中心门户网站公开政务信息15条、新闻信息202条、通知公告5条、政民互动4条,其中涉及组织领导、规章制度、公开方式和程序等内容。同时积极配合市政府政务信息化服务中心对门户网站进行改版。(四)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加强网站技术防护,对网站运行环境进行软件加固,加强了病毒感染、恶意攻击、网页篡改、漏洞利用等风险防范。及时对接市智慧局、市政府信息服务中心并上报相关资料及数据,每季度完成门户网站和业务软件存在漏洞的督促修复工作。严格按照市安可替代领导小组安排逐步推进安可替代工作。(五)开展外出学习考察。2023年8月,赴山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太原市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考察学习机关事务“一体两翼”工作,学习借鉴山西机关事务管理云平台,打造统一业务平台、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实现精准分析决策,为筹划建设榆林智慧机关事务信息平台打牢基础。(六)持续推进信息平台建设。按照中心领导安排积极与市智慧局对接,请示市政府把智慧机关事务信息平台的建设列入2024年市本级信息化项目计划并由市智慧局组织实施,形成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平台拟采用“1+8+1”模式,即1个综合集成平台,8个PC端业务子系统以及1个移动端应用。平台内8个子系统涵盖机关事务主要业务,1个移动端应用即微信小程序,作为智慧后勤服务管理系统的移动端,和PC端配合使用,通过微信小程序可以实现:一是提供当日食谱、线上充值、意见反馈、特色供应等服务;二是通过小程序预约公务用车保障出行,实现“互联网+公务用车”的模式,发挥智能调度系统的功能和优势。(七)不断推进清廉机关建设。坚持党建引领,开展经常性学习教育、警示教育等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关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的通报》、集中观看《借路敛财自毁人生路》《粮仓里的疯狂硕鼠》《“小权利”背后的“大任性”》《黄粱一梦》《金钱奴隶》警示教育片等,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案为鉴、以案明纪、以案促改,不断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组织党员干部全面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党章党规党纪等内容,开展“学宪法暨公民法制素养提升”线上法制专题学习,并积极参与陕西省党规党纪知识线上测试和陕西省2023年度全省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线上考试,用知识测试检验纪律教育学习成效,测试及格率100%。二、取得的效益(一)增强了党性修养,改进了工作作风。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和“三个年”活动,中心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得到不断提升,纪律意识明显增强,工作能力有所提升,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干部作风持续好转,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上,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网络安全防范意识进一步提高。通过进一步规范上网行为管理,严把网络安全关卡,提倡安全上网、文明上网,同时对中心的硬件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计算机应用安全管理等几方面内容逐项进行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广大干部职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和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技能进一步增强,为营造安全、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创建平安、和谐机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机关事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始终瞄准“安全、优质、节约、高效”的信息化建设目标,对现有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系统、公务用车管理系统、办公用房及土地智能数据图形管理系统、公务出行信息管理服务系统5个业务系统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机关事务信息集成登录、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更好地服务机关干部职工及办事群众,推动服务保障工作质量持续提升。三、存在的问题一是在机关事务信息数据的集成、互通、整合方面,各省市缺乏统一的标准,都还处于探索筹备阶段,在工作安排部署和推进时都不可避免的要走一些弯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进程。二是由于信息化建设工作覆盖面广、技术要求高、业务复杂、专业人员少,导致部分工作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实现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存在一定障碍。四、整改措施(一)进一步规范政务信息公开管理。积极推进单位的政务信息公开,及时公开办事依据、岗位职责、办事流程、服务承诺、监督方式等内容,接受广大群众监督。按照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要求,每年及时编制政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并按时报送至市政府政务信息化服务中心。(二)持续推进机关事务信息化建设。着力推进机关事务工作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结合岗位职责、服务流程,不断加强机关事务数据库建设,完善统一入口的集约化管理平台,推进数据开发共享,赋能机关事务工作高效运行,形成“用数据服务、数据管理、数据创新”的现代化机关运行保障模式。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进一步落实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宣传平台作用,加大信息公开工作力度,深化公开内容,不断拓宽公开领域,进一步增强内部事务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加大政务公开宣传力度,提高知晓率。加强信息人员培训,加强系统维护,及时更新信息,提高信息数量和质量。(二)推进智慧机关事务信息平台建设。全力推进机关事务信息化建设,关注顶层设计,加强调研论证,创新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打破数据孤岛,建设“智慧机关事务信息平台”,对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共机构节能、资产管理、后勤服务、考勤管理等机关事务信息数据的集成和互通。(三)持续聚焦机关事务智慧后勤建设。关注国管局、省中心信息化建设的政策依据,坚持以信息化促进标准化,建设“互联网+N”综合服务平台,探索“一网通办”管理模式,积极筹建机关事务管理“云平台”和“大数据中心”,构建“用数据决策、数据服务、数据创新”的现代化服务保障模式,进一步提升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保障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