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汉阴县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展开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传染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加强疫情信息报告与管理,2023年全县共计报告发生乙、丙类传染病2543例,总发病率为1059.58/十万。其中乙类传染病607例,发病率为252.92/十万;丙类传染病1936例,发病率为806.67/十万。完成传染病报告每日至少4次审核与记录,按时完成12期《疫情简讯》发布。传染病网络运行率、审核及时率、身份证信息完整率均达100%,传染病报告及时率99.96%。艾滋病抗体筛查44370例,覆盖辖区人口18.49%;自愿咨询检测796例,高危干预检测110人次,监管场所监测48人次;今年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处置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1起,水痘聚集性疫情2起;处置狂犬病事件1起,无死亡病例。全县完成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925例。(二)慢性病、严重精神障碍疾病得到规范管理。认真做好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的筛查与管理,扎实做好慢性病监测,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大力开展慢性病防治全民教育。2023年全县累计高血压患者管理22381人,健康管理率47.22%,规范管理17256人、规范管理率77.10%,血压控制16070人、血压控制率71.80%。累计累计糖尿病应管人数18243人、实际管理6271人,健康管理率34.37%,规范管理4921人、规范管理率78.48%,血糖控制4449人、血糖控制率70.95%。规范管理率超全省平均水平,牵头制定主城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案,实行三家县直公立医院包片负责制,家医签约服务提质增效;开展省级慢病示范县创建并顺利通过验收。(三)免疫规划工作持续加强。加强疫苗追溯和冷链监测系统、陕西省预防接种云平台的管理与使用。坚持每月疫苗冷链运转,持续推进全县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管理,积极创建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确保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据预防接种信息系统报告统计,全县累计报告接种常规疫苗41012针次,基础免疫接种率为:卡介苗99.87%,脊灰疫苗99.93%,百白破疫苗99.87%,含麻疹成分疫苗99.82%,乙肝疫苗99.87%、首针及时率97.81%,乙脑疫苗99.76%,流脑疫苗99.80%,甲肝疫苗99.89%;加强免疫接种率为:脊灰疫苗99.74%,百白破疫苗99.83%,白破疫苗99.82%,麻腮风疫苗99.83%,流脑疫苗99.82%,乙脑疫苗99.80%,免疫规划疫苗各针次接种率均达95%以上。累计报告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20种29265针次。落实专人每旬对哨点医院开展了主动监测工作,报告疑似麻疹病例7例,经实验室检测后全部排除;开展了初一新生腮腺炎查漏补漏工作,完成接种2988人,接种率97.9%;开展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补充免疫工作,对2016脊灰疫苗接种程序转换期间至2017年底出生符合条件的儿童进行了脊灰灭活疫苗接种,完成接种4115人,接种率97.03%;落实汉阴县农村地区9-14岁适龄女童HPV疫苗免费接种项目,完成目标儿童接种4178剂次;做好乙肝控制工作,全县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99.87%,及时接种率97.81%。继续开展重点人群及1967年至1974年出生人群的乙肝疫苗补充免疫工作。(四)地方病防治任务全面完成。碘缺乏病常规监测全面完成,对五个镇210名8—10岁学龄儿童和105名已龄孕妇开展了碘缺乏病监测工作。对10个镇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燃煤污染型砷中毒开展监测,覆盖全县141个行政村15个社区,完成全县常住人口243713人调查,实际受益人口243713人。地方病现症患者健康管理得到落实,对Ⅱ度地甲肿现症患者82人,克汀病现症患者14人,砷中毒现症患者707人,共803人全部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纳入慢性病健康管理,完成率达100%。地方病健康促进项目工作持续加强,为普及地方病防治知识,提升群健康素养,在三个镇实施了燃煤污染型砷中毒重点目标人群健康干预活动,项目年度目标如期顺利完成。麻风病防治监测体系建设不断完善,2023年,按季度监测报表,全县麻风病症状监测可疑患者转诊排查无可疑和新发病人,年度监测为“零”报。涉及全县7个镇20名麻风病治愈者开展了年度随访工作,目前康复存活17人,失访3人,随访率为100%。随访信息全部纳入全县麻风病疫情监测防治管理系统。(五)卫生监测检验工作有序推进。一是开展2023年汉阴县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汉阴县7所学校共监测学生2261人;同时对汉阴县恒达小学、蒲溪镇中心小学、汉阴县初级中学、汉阴县实验中学、汉阴高中等5所学校开展了学校卫生及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卫生监测调查评估工作。二是开展汉阴县2023-2024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生营养健康状况检查评估工作。汉阴县10所学校开展学生营养健康状况评估调查并完成1909名学生身高体重评估数据上传。三是开展2023-2024年陕西省学龄儿童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工作,完成了汉阴县4所学校学龄儿童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国家级(农村)监测点774份问卷并上传电子版数据。(六)健康教育工作有力提升。做好基本公卫健康教育服务项目的培训、督导、考核、管理。各镇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均达十二种以上,镇村定期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咨询,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服务,基本公卫健康教育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今年以来,中心充分利用各种卫生宣传日,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预防接种、慢性病、地方病及传染病、健康素养等防治知识和健康行为宣传活动,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活动14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和健康干预工具2000余份;海报贴画100余张,悬挂标语70余幅,健康教育讲座10场,受众近5000人次。每隔2个月更新宣传栏内容并完善橱窗记录,更新6期健康教育宣传栏,中心各科在各级媒体发表新闻稿件40篇,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健康信息和工作动态300余条,收集各类工作图片300余张。抽取我县六个乡镇816个家庭户开展居民健康素养和烟草流行监测入户调查工作,并完成数据分析和相关报告撰写。作为辖区中小学“环境健康杯”征文绘画比赛技术指导,按时完成参选作品初筛、上报,并完成相关活动总结。完成对机关事业单位、农贸市场、居民小区、大型公共场所等处国卫复审健康教育宣传栏的督导、指导。(七)结核病防治工作稳步开展。一是落实结核病新型防治策略,加大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人员的培训,提高各级医务人员对结核病人的发现、登记、报告和治疗管理能力。二是加大了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及宣传月活动,通过汉阴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宣传展板、发放各种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结核病六进”宣传活动。三是全面实施了以疾控中心管理、定点医院诊疗、镇卫生院督导等为主的新型结核病防治管理模式,使全县结核病人发现、转诊、追踪、治疗、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当年结案人数治愈率达100%,全程管理和规范治疗率均达100%。结核病人规则服药率达到100%;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标准要求,保障了我县结核病人发现一例、管理一例、治疗一例。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方面:1.提升公众健康水平。通过制定和执行公共卫生政策、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疾控中心帮助公众了解健康知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降低疾病发病率,提升整体健康水平。2.维护社会稳定。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有助于减少因疾病导致的社会恐慌和混乱,维护社会稳定和正常运行。(二)经济效益方面:1.降低医疗支出。通过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减少患者数量,降低医疗机构的负担,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从而降低社会整体医疗支出。2.提高劳动力效率。健康的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疾控中心的工作有助于减少因疾病导致的劳动力损失,提高劳动力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检验能力不能满足应急处置需要。中心检验设备配置不足,部分设备老化,不能满足工作开展需求。2.人员队伍能力仍需提高。疾控人员进修学习机会少,新老人员断层严重,年轻骨干需要进一步培养。3.医防融合管理机制需创新完善,信息化建设需加强。(二)改进措施:1.积极争取项目及财政支持,更新设备配置。2.狠抓业务培训。中心积极选送业务人员参加省市培训学习,同时定期开展基层人员培训,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提升工作效率。3.根据相关要求,加快推进疾控改革。加强疾控中心基础设施检测能力、信息化建设,提升疾控服务能力。四、下一步工作思路。2024年,我中心将围绕“常规工作上水平,重点工作求突破,创新工作有特色”的总体思路,改善设备条件,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织紧织密防控网格,扎实抓好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疾控服务能力提升等重点工作落实,奋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我中心原开办资金为656.30万元,2023年末净资产合计为465.95万元较开办资金减少190.35万元,主要原因为:1.根据新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折旧54.34万元。2.我中心2023年冲减累计盈余136.01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