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三原县种子管理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保护种质资源,规范种子市场。负责农作物品种、种质资源、市场的管理和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实验、示范推广等。 | |
住所 | 三原县裕原路路东 | |
法定代表人 | 张宇 | |
开办资金 | 53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三原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36.27万元 | 563.41万元 | |
网上名称 | 三原县种子管理站.公益 | 从业人数 5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完成了以下业务工作:(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三原县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相关文件会议精神,我站成立由站长任组长,各科室办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种业振兴行动工作小组,以发展现代种业、确保用种安全、保障农业用种有效供给为目标,以育种研发和新品种选育为核心,多措并举,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二)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我站组织调查人员通过悬挂条幅、发放宣传彩页等方式进行宣传,进村入户走访了解各区域种质资源的分布范围,生态环境条件、适应性等情况,继续做好种质资源普查工作。2023年我站提供了5个种质资源在市种子工作站进行集中展示。(三)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稳步推进。一是积极申报第三批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认定工作,旨在健全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类型和区域布局,高质量开展品种展示示范,集成高效栽培技术,分类发布评价结果。经不懈努力我站被全国农技中心认定为第三批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标志着基地示范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二是积极打造试验站的省级试验平台工作,全面做好承担的品种试验任务。2023年我站承担了陕西省灌区小麦区试8组,生产试验3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品种示范1组,中国农科院作物所联合体等15家区试及品比试验35组,特用小麦区试1组,生试1组,共计665个品种;对比试验1组19个品种;油菜网室育种、彩色油菜筛选试验等共计20个;展示1组12个品种;三是按照省市工作要求,自行安排玉米新品种展示示范1组,32个品种,承担2023年陕西省玉米区域试验4组,品种44个,机收组玉米区域试验2组,品种24个;生产试验1组,品种8个;夏播玉米抗病性鉴定试验品种600余个;各科研单位、种子企业绿色通道、联合体等各类试验225组,品种2580余个;四是充分发挥技术推广职能,利用省级试验展示示范基地平台,筛选主导品种玉米、小麦品种各5个;五是安排种植2023-2024年度陕西省关中灌区小麦高水肥组区域试验7组,品种85个;陕西省关中灌区小麦生产试验3组,品种26个;陕西省小麦新品种展示示范,面积5亩,品种38个,特用小麦品种展示3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1组,品种15个;中国农科院等联合体试验40组,品种739个;小麦新品种示范,面积90亩,品种4个;油菜新品种展示,面积1亩,品种8个;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1组,品种16个;油菜新品种网室制种大棚7个。六是积极组织种子企业、代理商对优良的小麦、玉米品种进行百亩方示范建设,带动种植大户和周边农户的积极性,全年共示范品种20多个,面积3000多亩;七是筛选优质高产耐密玉米品种,总结配套集成技术,提高效益,加快优势农产品新品种推广步伐,以满足新形势下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对优良新品种的需求,在玉米,小麦收获前,邀请我县种业企业、科技示范户、家庭农场等来试验站观摩。(四)科技攻关,初见成效。2023年,我县陕西兴民种业今年参加国家试验的小麦品种2个(兴民518、兴民3355),参加陕西省试验的小麦品种1个(兴麦9号),品比试验的2个;参加国家试验的玉米品种1个,参加陕西试验的玉米品种3个。其中兴民518已通过国家审定,兴创1号已通过陕西省审定。陕西三原金种子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玉米品种原玉1号,正在参加陕北渭北春播区试;引进了天水市农科所的小麦品种中梁52号正在参加渭北旱地小麦预试;与咸阳市农科院合作育成的油菜新品种红金龙、矮华油三号已参试完成,正在进行品种登记。(五)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对种业企业进行技术及政策支持,建立健全企业创新育种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对陕西三原金种子种业的提档晋级,及时对接省市种子管理部门,邀请相关专家对该企业进行现场指导,争取明年B证申请,为我县育繁推企业注入新活力。(六)落实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配合制定《三原县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并做好落实工作,及时安排人员积极对接陕西兴民种业、陕西三原金种子种业和陕西大唐种业三家制种企业,落实繁种基地建设任务。2023年秋播共落实小麦良种繁育8410亩,主要制种面积在陵前镇和大程镇,预计明年可收获大田用种约500万公斤。(七)加强市场监管力度。一是加强质量监管。按照局专项整治活动和有关会议要求,前后68次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市场监管,累计出动人员276人次,对我县种子销售市场近100多家种子经营门店进行拉网式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现场指导,检查品种及二维码情况460个次;二是严把种子经营备案审查关,按照《种子法》相关要求对在我县销售的商品种子严格审查,完成玉米品种备案96个、小麦品种备案75个,种子经营网点备案120家;三是按照“每批必检,合格备案”的要求,对县域内所有小麦种子全面进行了发芽率检测,共检测小麦品种75个,备案75个;二是配合省种子工作站监督抽查种子门店5个,抽取样品10份;配合市种子工作站抽查种子门店4个,抽取种子样品9份;配合市种子工作站冬季抽查企业1家。三是加大转基因检测力度,对全县科研育种单位和企业承担的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展示示范等进行严格检测,共检测三家单位玉米品种3295个,有力杜绝了转基因品种的扩散种植。(八)加大宣传引导服务。一是由于今年夏收时的阴雨天气影响,召开“三原县2023年秋播小麦备种、用种工作推进会”,邀请种子企业(代理商)、种植大户等100多人参会,对种子质量监管、注意事项、供需对接等进行安排部署,同时组织技术人员150余人次,发放倡议书2万余份,确保用种质量安全;二是利用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站的宣传效应,全年接待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玉米专家组成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种子工作总站、咸阳市种子工作站、县政协、县总工会、子长市总工会以及其他科研单位、兄弟县市考察观摩检查指导工作23次,共计605余人。三是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完成了2023年1200人次的培训任务,共计培训1800余人次。二、存在的问题(一)学习不够深入,互动式的学习交流形式不够丰富,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二)在有些工作中,有难度的事情有时缓办,有压力的事情有拖办现象。对上级决策部署贯彻不及时、措施不得力、落实不到位,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抓落实不够。(三)2008年种子体制改革时,种子站虽被定性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但因体制改革时遗留问题,职工工资虽然一直在上调,2023年我站共有干部职工125人,其中退休66人,在职59人。但种子站财政供养仍按照2015年工资基数核拨(核拨人数58人,实际人数59人),为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有序开展,2023年在局党委的关心支持下顺利解决了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问题。整改措施:1,加强思想武装和专业学习。2、2024年,我们将在农业农村局的支持帮助下积极解决种子体制改革遗留的职工养老统筹等问题,确保维稳形势。三、2024年工作计划2024年,在县农业农村局的坚强领导下,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提高政治素质。1、全力抓好体制改革中遗留问题的善后处理工作。今年2月份相关人员退休后,我单位在职人员为58人,符合县编办编制人数,力争尽快做到编制对人,确保职工情绪稳定。2、下大力气继续抓好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站的硬件设施建设,提升区域试验能力水平,扩大试验地面积,以便承担更多的试验任务,尤其是在品种DUS测试、抗病性鉴定等方面,培训试验人员,不断提高试验技术能力。积极创新科研育种方式,用试验站的平台优势,吸引全国知名种子企业,科研院所来试验,获取更多的种质资源,持续抓好农作物联合攻关育种。下一步,要继续提升试验地建设水平,高质量打造国家级品种试验站,为农作物育种、品种审定提供基础保障。3、进一步加强种子管理和执法力度,吸取经验和教训,继续加大各项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不断的完善监管措施,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努力提升综合业务水平,努力规范我县种子市场,保障农民用种安全,为三原农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