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杨陵区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全区交通运输范围内国省干线和县乡道路公路路政、超限运输治理、公路巡査、路产路权维护、公路养护质量检查、收费公路监督、道路运政、运输市场监管、运输质量纠纷、货运源头治超、运营行为监督、巡游出租车、网络预约出租车公交车等领域执法职能。 | |
住所 | 陕西省杨凌示范区东新路2号政德大厦5楼 | |
法定代表人 | 胡江飞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杨陵区交通运输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8万元 | 14.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杨陵区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杨陵区交通运输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一)综合执法呈现新突破。1.持续推进公路路政执法。一是立足“普法”,着力营造良好氛围。二是着眼“责任”,全力改善区域环境。加强公路执法巡查,对乱堆乱放、乱挖乱建行为及时制止,现场清理,下发责令整改违法通知书12份,在巡查过程中,对于路面存在的恶劣天气下被风挂断的树枝、车辆在行驶途中遗洒的障碍物等及时进行清理,清理15次;及时发现路面沉陷、破损、有坑槽的地方,缺失损坏的标准标牌、安全防护设施及时记录,抄告养护部门进行及时维修,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早治理;发现杨扶路、新桥路2处存在马路市场,现场清理,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2.持续加大道路运政执法。不定期组织人员对站场、驾校、修理厂等进行检查,加大对客货车辆的查处力度。一是狠抓源头企业管理;二是深入1家客运站场、6家客运企业、各货运集散地和主要作业现场,对非法营运等扰乱运输市场违法行为进行检查;三是加大对驾校的监管力度,依法进行整治和规范,保护经营者合法利益,截至目前共计执法检查13次;四是加大对无经营许可修理厂的查处并加强对汽车维修经营企业监管力度,严肃查处承修报废汽车、擅自改装汽车等的违法行为,全年累计环保、安全检查200余次;四是加强对车站周边非法营运的打击力度,严肃查处出租车乱收费、不打表、拒载等违法、违规行为。3.加强水运、航道监管的力度。积极深入陕西圣域韩旅游有限公司开展安全执法检查,执法内容围绕人员安全培训、制度证件齐全度、应急演练,救生衣(圈)是否正常使用、灭火器是否齐全等开展安全执法检查,全年共计检查12次。4.加大治超工作整治的力度。(1)货运源头治理情况。(2)路面整治情况。5.强化案件处理,促进执法公正。一是规范执法流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措施适用情形和流程进行规范和细化,一切行政执法必须按照程序和流程执法;二是规范执法案卷。要按照执法程序、时间顺序、装订次序严格制作执法文书,要严格对执法文书进行审核归档;三是提高信息化执法。利用陕西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信息系统,通过执法终端,实现网上行政执法检查和行政案件处理。(二)安全生产实现新加强。一是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二是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三是开展渡口渡船隐患排查整治。四是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三)队伍建设焕发新活力。一是在培训学习中提高技能。二是在专项整治活动中改进作风。三是在服务保障中锻炼提升。(四)执法宣传收到新成效。加大宣传广度和深度,以横幅、简报、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形式,深入到村镇、街道、客运站场、货物集散地等,广泛宣传交通运输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公民知法、守法、护法意识,创造和谐的执法外部环境。今年以来,共计已开展执法宣传活动9次,共发放宣传资料7000余份,现场讲解3500余人次。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严格落实三项制度,促进执法规范化。一是建立健全三项制度。印发行政执法各项制度15个,包括《杨陵区交通运输局执法责任制度》、《杨陵区交通运输局行政执法公示制度》等,用制度促进管理,加强对各项工作的检查、督促,跟踪问效,严格执行责任追究,确保执法各项工作计划得到贯彻落实;二是全面落实三项制度。1.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开制度。强化事前公开,行政执法主体、人员、职责、权限、权责清单、自由裁量权等,事中公开,行政执法全过程,事后公开,行政执法决定信息,让行政执法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接受群众监督;2.全面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我局建立了《行政执法全过程数据化记录工作制度和数字化归档管理制度》,对涉及重大财产权益的执法活动,实现全过程记录,充分发挥执法大数据在政府决策、行政管理、优化服务、监督权力等方面的作用;3.全面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我局召开局党组扩大会议,研究决定由应急法制科负责杨陵区交通运输局行政执法案卷法制审核工作,确保每项重大执法决定经过合法性审查,切实保证行政执法决定严格依法作出。2.及时采购执法设备,促进执法信息化。按照《杨陵区交通运输局关于采购陕西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执法装备实施方案》,我局结合实际制定了采购方案,按照流程预采购6台手持执法终端、14台执法记录仪、1台车载执法终端、1台执法记录仪采集站、21张流量卡等执法设备,大力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3.依托投诉举报机制听民声、解决民需、汇集民智。依托12328、12345、行风监督等社会监督力量,及时办理各类投诉举报,目前已办理投诉举报案件530起,群众满意率较高。对群众反映的高铁站出租车不按规范运营和非法经营车辆较多的问题,执法大队进行了专项整治,对非法经营行为和出租车不按规范运营进行了严厉查处,有力维护了杨凌的交通形象。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制度落实不到位。一是管理手段不合理。对于制度的落实,不能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不能有效地推动制度的落实。二是宣传不到位。对于制度的宣传不到位,大家对制度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并不了解,也就不能按照制度去落实。三是执行力不强。执行力不强,落实不到位,不能形成良好的落实环境。2、岗位职责不清。一是岗位责任制缺失。工作过程中执法人员对自己的岗位职责认识不清;二是责任未细化。未划定责任,将整改事项未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工作中存在推诿扯皮、流程混乱、效率不高的现象。3、执法力量不足。一是我局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后,受机构编制、涉改单位人员整合等因素影响,执法队伍和法治力量比较薄弱。二是执法人员“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现有编制24人,在编20人,全局执法人员平均年龄47.6岁,执法人员50岁以上占65%,参与一线执法意愿和能力不足。(二)整改措施1、加大宣传力度和执行力度一是优化管理手段:采用更加合理的管理方式,如建立明确的责任体系、制定详细的执行计划和监督机制等,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二是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如培训、宣传资料等,加强对制度的宣传,确保大家清楚了解制度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三是提升执行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奖励制度执行好的人员,同时对执行力不强的人员进行督促和辅导。2、强化职责分工一是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让执法人员清楚知道自己的工作职责。二是细化责任划分:将整改事项具体落实到个人,避免推诿扯皮和工作混乱的情况。3、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法律素养,增强执法队伍的整体实力。二是引进年轻人才:招聘和培养年轻的执法人员,改善执法人员的年龄结构,提高执法队伍的活力和执行力。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聚焦党建引领,提升综合执法合力。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拉高标杆,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三是推进问题整改。以区委巡察、审计整改和交通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为契机,盯紧短板弱项,举一反三,持续用力,确保整改落地见效。(二)聚焦重点领域,提升交通执法成效。一是加大公路超限超载打击力度。持续开展由杨陵区政府牵头,公安、交警、市政、交通部门共同参与的非法营运集中整治行动,加强货运企业源头监管。二是保持对“两客一危”等道路违法运输行为的高压严管态势。。三是持续推进路域环境治理。(三)聚焦规范化建设,提升交通执法水准。一是全面推进“四基四化”建设。加快推进杨凌超限检测站和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四基四化”建设,做到成熟一个规范一个。二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三是不断深化信用体系建设。四是扎实推进案卷评审。组织开展一次案卷业务交流、研讨、评比活动,全力解决案件文书制作质量不高问题。(四)聚焦安全生产,筑牢交通安全防线。一是加强安全监管力度。紧盯重点场所及重要节点,对客运站场和危货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执法专项督查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二是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活动。加大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常态化推进安全生产进企业进社区。三是聚焦超限超载运输、非法营运和网约车等行业乱象,推动交通运输执法规范化、制度化、常效化开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