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南郑区> 汉中市南郑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大队

汉中市南郑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4-03-26 10:34
单位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卫生监督保障。卫生许可审核,卫生许可申请受理与组织审核,卫生监督管理及卫生监督人员培训与管理等。
住所 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办西大街16号
法定代表人 肖文成
开办资金 211.6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南郑区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1.92万元 27.64万元
网上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大队·公益 从业人数  3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次:2023年8月28日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法定代表人由原李宝明变更为肖文成。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坚持打防并举,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不断规范。开展打击非法无证行医、民营医院超范围执业、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非法医疗美容专项治理等专项整治行动。一是开展依法执业监管,对全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业人员依法执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规范了卫生技术人员执业行为,查处了部分医疗机构超出登记范围行医、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活动等。二是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制定实施方案并结合“打击非法行医”三级联动方案,对无证行医行为、医疗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以及非法医疗美容活动的违法行为进行了查处。全年查处非法行医案1件,罚款1万元,没收非法所得4156元,全区民营医院依法执业查处案件3件,罚款3万元。三是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执法检查,年初开展了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转段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了传染病防治的组织管理、培训情况、预检分诊、疫情报告、就诊流程、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置等。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并责令限期落实到位,实施行政处罚21例,罚款2.25万元,警告2家。(二)强化巡回检查,巩固国卫复审四小行业整治成果。以固卫工作为契机,强化日常监督指导,严格对照创建标准,在中心城区开展了6轮次巡回指导,巩固了公共场所四小行业整治成果。一是按照市区安排部署,加强领导,夯实职责,划分了13个责任片区,将日常监管责任落实到人,实行全天跟踪检查,逐问题逐环节解决落实,确保整治效果。二是广泛宣传,强化标准。印发了四小行业标准和功能区标识,发放到各经营单位,现场组织学习标准和相关要求,增强了监管对象的法律意识、标准意识和规范意识,使其守法经营,规范管理,为固卫工作打下了基础。三是突出重点,完善措施。针对四小行业变化较快、容易反弹的情况,坚持上门指导服务,对小旅馆的布草间卫生、小理发店的皮肤病头癣专用工具箱、检测报告公示等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检查,限期整改,消除隐患,督促逐步规范达标。四是严格执法,对在整治工作中整改进度缓慢、拒不进行整改的经营单位,依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立案查处6户次,罚款11500元。(三)加强部门协作,不断规范学校卫生及生活饮用水监管。一是按照学校卫生重点工作监督检查安排,联合教育部门,对全区中小学、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各学校完善传染病防控管理,加强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检查,指导做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二是以教室采光照明为重点,加强学校教学环境监督检查,逐步规范采光照明、黑板卫生、课桌椅间距、噪声、室内环境等。三是加强生活饮用水监管。对1家集中式供水单位、4家二次供水单位、125处现制现售供水点开展检查,落实了水污染应急报告制度和应急处理预案,对涉水产品查验了相关批准文件和资质报告,要求定期对管网和蓄水池清洗消毒,检验水质。四是加强对集镇集中供水指导,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四)严格分类监督,有序推进职业危害专项治理。按照《南郑区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试点实施方案》和南郑区职业危害专项治理行动要求,我区综合评定2023年甲类用人单位8家、乙类用人单位27家、丙类用人单位3家。对省级反馈我区的393家企业职业危害现状全部进行了调查,纳入职业危害专项治理的47家用人单位,治理完成22家,完成率达47%(省、市要求2023年底达到40%)。一是高度重视,认真安排部署。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职业卫生分类监督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于4月份召开了试点工作启动培训会,全区22个镇(办)分管领导、卫生院院长参加了会议,会议对职业卫生分类监督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确保了工作有序推进。二是强化学习,提高工作能力。编印了《职业病防治法律文件汇编》,组织全区卫生监督员、协管员集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并对全区55家职业危害用人单位负责人、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三是完善机制,健全监管职能。进一步完善职业卫生管理机制,形成了由政府牵头、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监管合力,各部门依据各自职能,在区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管理下,开展检查指导。各镇(办)按照考核方案,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四是规范指导,加强职业防护。我们对职业危害用人单位进行监督,围绕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落实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组织职业危害接害人员健康检查等重点内容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的1家用人单位给予了警告的行政处罚。(五)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抽查工作。2023年完成抽查任务496件,完成率达100%,完结率达100%。一是强化部门联动,本年度联合区医保局对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开展抽查2户次,联合区城市管理局对二次供水开抽查3户次,联合区文旅局对娱乐场所开展抽查2户次。二是坚持监管单位和人员随机原则,完成国家下达任务7个类别148个,办案12件,完成平台抽取市县本级任务7个类别221个,办案4件。三是加大执法力度的基础上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严格落实行政处罚“七日公示”制度,推进卫生健康监督执法诚信信息化管理。(六)健全服务体系,持续规范卫生健康监督协管项目。按照市、区相关工作安排,持续加强协管服务项目的督导、培训、考核,不断规范项目实施,有效提高了协管项目服务水平。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协管队伍体系。年初与各镇(办)卫生院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协管工作职责。各镇(办)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摸底建档、日常巡查、信息报告工作,共受理涉嫌违法上报信息118条,均按程序进行了核实查处。二是强化培训指导,提升协管队伍能力。全年共开展集中业务培训4次,点对点业务指导90余户次,累计培训指导250余人次。利用“南郑卫生监督”微信公众号、LED电子屏、横幅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开展了6次普法宣传培训活动,累计普法培训230余人次。三是严格督导考核,夯实协管工作目标。严格实行每季度督导一次,通报一次,按照项目考核内容,细化了督导考核评分标准,开展督导考核工作4次,督导88户次,督导考核覆盖率达100%。四是扎实开展巡查,提高监管服务能力。各镇(办)扎实开展巡查指导,按时上报巡查信息,协助大队医管职卫科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工作,取缔非法行医1家,净化了辖区医疗市场秩序。截至2023年底,卫生监督协管上报信息118条,开展巡查11424户次,信息报告率100%。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2023年,南郑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大队紧紧围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目标,积极探索建立“1+3”工作模式,实施三大行动即监管创新行动、能力建设行动、智慧卫监行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认真依法履行职责,提升了综合执法能力,推动了卫生监督执法整体工作提质增效,保障了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为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和经济强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南郑新篇章提供健康保障。(二)经济效益:全年办理案件50件,罚没款10.9万元,调查处置各类投诉举报30起,举报处置率100%。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职业危害治理工作进展缓慢。2.执法能力水平有待提升。(二)改进措施1.强化职业卫生监督,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按类别加强对职业卫生用人单位监管,严格查处职业卫生各类违法行为,推进职业危害专项治理工作。2.紧紧围绕执法办案主责主业这个中心,健全“1+3”的工作模式,以开展抽查、专项监督、日常监督为抓手,有效提升执法监督效能和水平。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紧盯办案关键,把好执法关口。紧盯执法办案的薄弱环节,以确保案件办理公正公平、依法依规,坚决杜绝新旧法混用、自由裁量失当等问题,多办案、办铁案。(二)强化监督宣传,讲好卫监故事。充分发挥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和广播电视栏目等媒体平台,打造好宣传阵地,营造良好的卫生健康执法环境。(三)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创优。面对体制改革和卫生健康众多监管事务,加强协调,统筹推进,为助推建设生态城市和经济强区贡献卫生监督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