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山阳县> 山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山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4-03-26 10:34
单位名称 山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加强县域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实施和管理工作。
住所 山阳县城关镇五里桥村
法定代表人 陈明月
开办资金 15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山阳县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19.9万元 569.4万元
网上名称 山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公益 从业人数  3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山阳高新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优服务、强招商、精管理、拓空间、提效益、创国高”发展思路,突出抓园区建设、抓产业优化、抓招商引资、抓营商环境、抓效益提升,园区发展持续提质增效,初步形成了配套设施齐全、“链主”企业引领、产业不断集聚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组织保障。一是坚持党工委书记负总责,党支部书记具体抓的工作机制,把党建与业务工作统筹推动,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成效。二是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2023年,艺美公司、瑞裕公司、润联城公司3个党支部被县委组织部命名为三星级党组织。三是今年以来,共储备入党积极分子18人,发展党员12人,转正党员12人。四是开展优秀党员、党务工作者的评选活动,3个基层党组织、3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8名优秀共产党员受到了高新区党委的表彰。(二)持续完善规划,优化产业布局。一是《山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1—2035年)》于2023年2月1日通过了专家评审,现已经县政府同意,正在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山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环评》于2023年6月完成初稿,已报省生态环境厅审核;二是扎实开展“标准地”改革,积极推行“标准地+标准厂房”改革,进一步优化服务,努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不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实现“拿地即开工”目标。三是严格按照政府项目准入管理办法规定和“亩均论英雄”指标体系对申请供地企业进行全面审查,符合供地条件的,认真做好项目全过程跟踪监督。(三)聚焦安全生产,筑牢安全防线。一是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和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领导小组,印发了《2023年山阳高新区安委会成员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清单》等文件,切实提高企业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责任意识。二是与园区企业签订安全生产环保目标责任书41份,促进园区绿色发展目标,全面夯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三是积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学习8次,企业消防安全培训3次,消防演练2次,在第22个安全生产月期间,宣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11处。四是配合完成省安委会组织的异地交叉执法检查和各级安全隐患检查问题整改工作,实现高新区安全生产和环保零事故。(四)强化创新机遇,激发发展活力。一是全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65家,同比增长175%,新增高企6家,复审5家,总量19家,创历史新高;培育“专精特新”1家,培育上市后备企业1家,继续领跑全市;通过创新主体带动,陕西迈思普、天铝公司等8家企业获批专利34件,规上企业研发经费达0.22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达0.85亿元。二是全年柔性引进各类专家、博士、硕士7人;新增科学家+工程师队伍3支,科技经纪人15人;选派2批7人企业管理、专技人才前往南京、杭州等地培训学习,组织科技项目申报等专题培训会4次。通过开展民营企业人才职称评审工作,45人取得工程系列职称,1人申报省级工匠,3人申报“三秦英才”计划,2人入选秦创原区域专项人才计划,2人申报市县“拔尖人才”评选。三是全力校企合作,促进创新资源的有效流动和两链融合发展,全年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座谈、交流活动8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5份,建设陕西五洲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商洛学院技术研究院1个;加快企业研发平台创建,新获批商洛市神仙叶工程技术中心1个,开展工程技术中心综合提升建设3个。四是完成山阳高新区立体联动孵化器方案申报和平台的初步建设,待省科技厅认定授牌;召开2023年度山阳高新区科技创新奖补大会,兑现奖补资金18万元;积极组织10余家企业参与秦创原“三项改革”进商洛(山阳专场)暨科技成果集中路演活动,取得较好成绩,山阳高新区创新活力不断增强。(五)狠抓项目建设,夯实发展根基。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进年”为抓手,持续强化项目建设全过程、全周期跟踪服务,全力保障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2023年,山阳高新区计划实施新、续建重大项目10个,总投资14.26亿元。中小企业孵化园等8个项目已建成,山阳高新区标准化厂房建设等2个项目即将完工。(六)加大招商力度,增强发展后劲。一是围绕“触控显示一体化、5G电源适配器”产业链谋划显示模组、背光源、电路板、颗粒料等延链、补链项目10个,开展各类招商洽谈活动10次,新引进年产高端电源线材生产制造、印制电路板、高端曲面玻璃、智能感知散热器、汽车配件及液压电动工具生产等项目16个,合同引资19.76亿元。二是按照县政府的统一安排,牵头开展项目谋划月活动,谋划项目55个,310.27亿元。其中,新建项目18个,总投资20.37亿元,续建项目2个,总投资1.55亿元;前期项目32个,总投资288.35亿元。(七)强化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强化服务保障,落实大厅服务窗口工作人员2人,从手续办理、用工培训、融资贷款等方面,为园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实行惠企政策、手续办理、诉求解决、金融服务、用工招聘“五个送上门”,从项目招商、落地、建设到投产,全过程跟进、“一站式”服务。对需要技工劳务的企业,及时对接县人社系统、帮助企业招工并对招录员工培训予以补贴。今年以来,通过“以工招工”和集中招聘的办法,协助瑞裕、迈思普等企业招工500余名,解决职工餐厅、宿舍楼等热点难点问题8件;建设2052平方米职工宿舍楼,解决企业员工600余人住宿问题;联合县交通部门开通“点对点”专车解决迈思普、瑞裕公司员工1000余人上下班免费乘车问题。园区企业、产业工人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八)勇于担当作为,助力乡村振兴。高新区管委会驻中村镇回龙寺村工作队紧紧围绕“建强村党组织、巩固脱贫成果、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五项职责,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两改两转三促进”工作统领,以防返贫监测为抓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成效2023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3.13亿元(规上32.63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94.23%,同比增长32.89%;销售产值29.65亿元,同比增长23.1%;营业收入30.05亿元,同比增长11.21%。2023年高新区荣获2022年度省科技厅专项奖励;省政府2022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奖励;省科技厅2022年度火炬统计工作情况的通报;2022年度全市“一都四区”建设先进集体。2022年度“创佳评差”最佳单位;2022年度高质量项目建设工作先进集体;2022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集体;2022年度招商引资工作先进集体;2022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等奖励。2023年上半年,定向狭窄机器人和复合材料科研生产基地项目代表我县接受全市重点项目观摩,山阳县获得全市第二名。年产3000万台(套)工业电源消费电源全产业链项目代表我县接受全市重大项目建设现场观摩,山阳县获得全市第三名。三、存在的问题一是发展空间不足。我县“三山加两川”的地形地貌特征,导致土地资源异常稀缺,国土空间规划为园区发展预留的建设用地不足,难以承载大项目入园发展。二是管理体制机制不强。管委会作为园区开发建设的主体单位,缺少必要的财政、项目、规划、土地、安全、环保、行政执法等职责权限,涉企审批事项仍然分散在政府各职能部门,监管和服务效能不高。三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紧张,市县本级财政困难,支持高新区发展的资金投入较少,园区融资平台融资能力弱。四、改进措施一是争取扩展开发空间,配合县政府做好园区发展规划,争取资金和工业用地审批,进一步拓展园区发展空间;二是积极对接组织、编制、人社等部门支持园区单位性质转为公务员或参公,支持园区实施薪酬制度改革,不断激发园区的发展活力和信心;三是争取资金和土地规划,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高新大道改造和标准化厂房建设和电子信息产业园一期宿舍楼等项目进度,进一步夯实园区发展基础。五、下一步打算2024年,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把山阳高新区建设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和引领区。一是完善配套强保障。围绕打造一流省级高新区目标,不断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市场、资金、招工等困难和问题,全面落实各项惠企政策,营造浓厚的“安商、扶商、富商”氛围。二是抓实招商强支撑。围绕打造电源制造、触控显示、智能家居“三大产品链”目标,加快推进电路板、抽线等签约项目的建设进度,加大电容器、颗粒料、电磁芯等项目招引力度,重点引进显示模组、背光源等触控项目,精准谋划和招引物联网、智能家电、智能安防等智能家居项目,力争2024年打造完整齐全的5G电源制造产品链,2025年补齐触控显示产品链,实现更多山阳制造。三是创新驱动拓市场。借助“西商融合”发展机遇,充分发挥陕西高校资源优势,联合西安交大、西电、西安邮电等知名高校,开展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关键技术研发,加快实现“西安研发、山阳制造”,以行业领先的技术和过硬的产品质量树品牌、拓市场。四是强化管理提效益。牢固树立“亩均论英雄”导向,将项目资金、优惠政策兑现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销售收入、税收等指标及招商引资合同履约情况挂钩,倒逼企业诚信履约,走高质量发展路径。加快盘活闲置和低效的资源、资产,通过“腾笼换鸟”、兼并重组等方式,提高资源、资产利用率。五是抢抓机遇谋发展。抢抓苏陕协作、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示范县等政策机遇,主动对接中省市相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加快标准化厂房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擘画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荣获:“创佳评差”最佳单位;全县统一战线工作先进单位;高质量项目建设工作先进集体;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集体;招商引资工作先进集体;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省科技厅专项奖励;省政府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奖励;省科技厅火炬统计工作情况的通报;全市“一都四区”建设先进集体。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