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勉县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制定实施全县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规划及教学组织和管理;负责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节目接收;负责全县远程教育课件征集、制作、管理和县级教学资源库建设,终端站点设备的管理维护;负责县远教办和辅助教学网站的设备购置、管理维护。 | |
住所 | 中共勉县县委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史超 | |
开办资金 | 0.5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勉县县委组织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58万元 | 0.4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次:12月7日办理变更登记,法定代表人由原杨安迪变更为史超,开办资金由原52万元变更为0.58万元,单位名称由原勉县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办公室变更为勉县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服务中心。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今年以来,我们深入贯彻省委、市委组织部要求,紧扣“党员远程教育学用工作提升年”活动5项目标任务,充分利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党建网站、“定军先锋”微信公众号、政务微博“四位一体”的党员教育平台矩阵和汉中市党员教育直播频道,打造“党建全媒体传播矩阵”,通过“固定学习日”活动1万余名党员干部群众受培训,持续加强教学资源开发力度,创作推出了一批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的优质本土课件,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一)强化典型引领、拓宽教学途径。扎实开展“党员远程教育学用工作提升年”活动,有序推进“学用结合示范基地”创建,指导基层站点立足优势、找准定位、明确功能,在全县范围内创建教学示范点18个,形成党史教育、理论培训、产业发展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多元互补。大力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方式,打造“案例式+体验式”教学,利用定军山镇红色教育中心、武侯镇党群服务中心等开放式远教学习驿站,开展远程教育学用结合经验交流100余人次。(二)强化政治导向、挖掘特色亮点。围绕年度党员教育电视片重点任务和基层党员诉求,充分利用勉县历史文化资源,高质量完成宣传类、教育类、服务类和专题人物类的优质本土课件教材5部,让课件“水土相服”,发出远程教育好声音。坚持将镜头向基层一线党员干部聚焦、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聚焦、向身边人真情为民的暖心服务聚焦,让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榜样、做有标尺、干有目标。(三)强化教育培训、创新载体方法。严格落实“固定学习日”制度,运用“远程教育+”模式,进一步完善党员教育培训体系,依托陕西先锋、天汉先锋、定军先锋等新媒体打造“指尖课堂”,瞄准党员干部新需求,积极开展系列宣传100余期,发布原创文章50余篇,变“定期学”为“随时学”。构建“远程教育+视频连线+上下联动”体系架设“云端课堂”,拓宽专题培训新形式,通过“汉中市党员教育直播互动+微信留言”,引导党员干部积极开展互动交流、分享学习体会,促“线下学”为“线上学”。(四)强化新媒体建设,丰富教育教材。立足县委“11366”战略实施和各项中心工作安排,充分发挥以“定军先锋”微信公众号、党建先锋网站、官方微博为核心的新媒体集群效应,运用微视频、图片海报、H5动画等形式开设系列宣传100余期,发布信息300余条,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便捷、更深入接受教育。紧扣重大节点,全面做好“七一”主题宣传,拍摄制作的微视频《他的样子》在“汉中市党员教育直播频道”展播,进一步丰富了党员教育教材体系。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勉县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服务中心持续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服务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积极作用,把制作高质量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课件作为教育党员、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积极拓展学用领域,创新教学内容,结合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振兴等,根据群众个性化需求指导收看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节目,落实“固定学习日”与“主题党日+”活动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切实筑牢服务基层党员开展多样化党内生活的阵地。共开展“固定学习日”活动12次,累计组织教学活动2712场次,教学1万余人次。2023年仅温泉镇就有200多名农民通过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掌握了1—2种科学实用技术,100多户农民发展成为专业种植、养殖大户,带动周边群众致富1500余人。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真正成为助农增收的信息通道、致富的“加油站”,提振了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精气神,实现了“教、学、用”有机融合。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远程教育人才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目前基层远程教育人才多限于组织教学、站点管理、设备维护、信息反馈,能够推动远教工作运行有序,但针对教育培训中出现的农技、科普、法规等各类专业性强的实际问题,无法准确、迅速地给予指导帮助,远程教育培训的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导致先进经验在落地过程中打折扣、降标准。(二)改进措施建强一批实用的远程教育专家服务队伍。广泛吸纳农、林、水等涉农部门单位专业人才,结合乡村振兴示范带规划,组建面向基层、符合发展实际的远程教育专家服务团。完善“远程教育教学+现场观摩+送技上门”配套服务体系,邀请“土专家”“田秀才”定期推出农技、科普、法规等知识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勉县为例,可围绕茶叶、辣椒、金宝李、稻渔综合种养等特色产业,组织专家服务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教学,在一线解决好群众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高质量谋划制作年度课件。以挖掘身边楷模、讲好勉县故事为出发点,实时跟进党的大政方针,围绕时代前沿主题,突出题材核心,推广典型经验,突破固有思维、模式,创新党员教育电视片制作形式,围绕微电影、情景剧及文艺片等表现形式,努力打造精品党员课件,力争实现获奖数量和等次新突破。(二)切实提升远教站点服务功能。围绕建立“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长效机制这一根本目标,突出地抓好“建、学、管、用”工作,健全完善站点规章制度,加强队伍建设的同时,把远程教育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深入挖掘打造“学用结合示范点”,通过引导示范,调动党员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扩大远程教育的辐射面和影响力,以“小站点”带动村(社区)“大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