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靖边县> 靖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靖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6 10:14
单位名称 靖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种植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种植业技术试验示范;种植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种植业技术培训;种植业技术服务。
住所 靖边县河东农业局3楼
法定代表人 吴清亮
开办资金 1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靖边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9.97万元 118.51万元
网上名称 靖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6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工作方面(一)种植业工作2023年共完成粮食作物播种108.98万亩,总产量38.8万吨,其中播种玉米61.24万亩、马铃薯30.01万亩、小杂粮16.46万亩、大豆1.24万亩、水稻等0.03万亩,超额完成4.68万亩,完成年度任务的104.48%。主要实施重点有:1.马铃薯产业。全县完成种植马铃薯30.01万亩,旱地12.64万亩,总产量为6.77万吨。2.玉米产业。全县完成种植玉米61.24万亩,总产量29.99万吨。一是粮食提升工程,建设春玉米高产田(吨粮田)2万亩,辐射带动区8万亩,平均亩产1096公斤,较去年(1056公斤/亩)每亩增产40公斤,亩增收104元;建设省级玉米增密度提单产行动核心示范区2万亩,辐射带动区9万亩,平均亩产863.7公斤,较去年(823.1公斤/亩)每亩增产40.6公斤,亩增收105元;二是农业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在全县范围内建设5个万亩片、20个千亩方、3个百亩核心攻关田,辐射带动10万亩。项目平均亩产902.4公斤,较非项目区增产224.2公斤,亩增收584元。我县张家畔街道阳光村千亩玉米增密度提单产高产示范田测产,取得了平均亩产1350.36kg历史性好成绩,创全省纪录。3.小杂粮产业。全县完成种植小杂粮16.46万亩,总产量1.88万吨,其中荞麦种植面积13.16万亩,平均亩产72kg、谷子种植面积1.42万亩,平均亩产175kg、高粱种植1.21万亩,平均亩产480kg、糜子种植面积0.43万亩,平均亩产195kg、绿豆种植面积0.24万亩,平均亩产80kg。4.大豆复合种植。2023年下达靖边县大豆种植面积7000亩,任务全部完成。(二)土壤肥料工作1.化肥减量增效项目2023年实施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化肥减量增效项目,项目总投资9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是建设化肥减量增效“三新”示范田2万亩,集成推广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创新服务新模式,打造化肥减量增效三新升级样板。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村村上墙工作,全县所有建制村制定主导作物的施肥建议卡,并制作成醒目牌匾悬挂在村委,供本村种植大户参考。全年完成玉米种肥同播技术推广1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00%,推广应用种肥同播机具17台,节肥在30%以上,项目区测产玉米亩产720.35公斤,比普通种植增产20公斤以上,真正实现了减量增效。完成马铃薯无人机叶面追肥面积10284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02.84%,项目区马铃薯亩产470斤,比普通种植增产200公斤以上。完成农户施肥调查170户,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初稿完成,正在修订校正。2.耕地质量提升工作一是耕地质量定点监测工作,继续开展耕地质量定点监测,按要求完成了11个定点监测的土样采集工作,按照施肥区和不施肥区共计采集土样22个,等待阴干后进行整理并邮寄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化验;二是耕地质量等级提升工作,继续邀请第三方对全县耕地质量等级进行专业评价,并形成耕地等级评价报告以及数据库,跟上年度耕地等级进行比较,目前正在收尾阶段;三是耕地质量监测工作,邀请第三方公司对全县2020年至2022年三年的耕地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形成我县的耕地质量监测报告,较为科学地摸清靖边县耕地质量的时空变化情况,为今后靖边县耕地质量管理与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合理依据。(三)种业工作1.种子生产与经营登记备案方面:根据《种子法》第三十八条之规定,我中心种业股对农作物种子“四种情况”(分支机构、委托销售、代销、不打开包装)进行网上登记备案。全年办理种子经营备案98家;玉米生产备案13家,制种面积25050亩。2.种子质量抽检及行业管理方面:根据靖边县农业农村局工作部署安排,我中心种业股积极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春季抽检工作,从3月开始,对辖区内51家种子企业、门店所经销的各类农作物种子进行监督抽检和行业管理。抽检的内容为种子的芽率、水分、净度等指标,共抽检各类农作物种子112批次,品种117个,芽率符合率达99%;水分符合率达100%,净度符合率达100%;其中玉米种子63批次,品种60个,蔬菜种子49批次,品种57个。检抽检结束后,我们及时进行了反馈,并将结果通知单送达相关企业。3.玉米制种监管方面。全县有玉米制种企业13家,制种面积25050亩,品种64个,播种前对64个品种的父母本进行了转基因成分速测,播种后对25050亩玉米制种田进行了转基因成分速测,未发现违规违法行为,截止目前出车38余次,人员156人次,做到了品种全覆盖、公司全覆盖、面积全覆盖。和生产、经营的企业(门店、代销网点、合作社)签订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企业模范遵守转基因法律法规承诺书103份。(四)植保工作1.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测报工作。全县现有监测设备共18台(组),通过科学布设临时监测点126个(套),定期对监测点进行数据采集调查,按要求累计填报测报系统及其他报表200多份。每周开展2-3次田间调查,发布《农作物病虫害情报》12期,指导农户进行提前预防和科学防治,确保实现减量增效,保障农业增产、农民增收。2.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以生产基地、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为抓手,重点围绕玉米、马铃薯、小杂粮等农作物建设统防统治示范区3万亩,实施玉米大豆“一喷多促”防灾减灾8.52万亩。建立2个农药减量增效和绿色防控示范点。开展马铃薯病害防治试验3项,植保贡献率和防治效果调查试验面积5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种除草剂试验7个和示范4个。在全县设置草地贪夜蛾诱捕器60多套;苹果蠹蛾诱捕器三组35套。3.农业植物检疫工作。2023年对13家玉米制种企业进行了审核、确认和登记,受理产地检疫申请49份,建立了信息档案和监管专档,签发了产地检疫合格证49份。在全国植物检疫信息化平台处理产地检疫、调运检疫申请信息65项,终止1项、因材料不全或不规范驳回2项。组织开展了马铃薯腐烂茎线虫、梨火疫病菌、红火蚁、苹果蠹蛾、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和黄瓜黑星病、番茄溃疡病等调查,未发现疫情。4.外来入侵植物和病虫害普查工作。持续开展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农业外来入侵植物普查在全县共设置4条踏查路线,61个踏查点,共调查到外来入侵植物29种,设置标准样地23个(7种植物);农业外来入侵病虫害普查在全县设置4条踏查线路,共52个踏查点,有26个踏查点发现14种外来入侵病虫,设置标准样地29个。(五)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加大与科研院校、省市业务部门的交流合作,全面准确的进行试验示范,主要进行了农作物品种示范、不同类型地膜试验、肥料试验、玉米密度配置试验、马铃薯抗旱品种展示示范、马铃薯宽垄双带增密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农药减量控害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大豆玉米带状复种除草剂试验示范等,共计16大类36项试验示范,涉及123个品种12项技术。通过试验示范总结形成适合我县种植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应用,从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六)宣传培训为了提升广大民众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认识水平,我中心以发放宣传材料、举办培训班、张贴标语横幅、入户指导等方式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广泛宣传,宣传内容涉及化肥减量增效、农业有害生物检疫、农药安全使用、玉米增密度提单产技术、玉米制种技术、转基因知识问答等。二、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一)玉米增密度提单产成效显著。通过玉米增密度提单产、“5335”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等绿色高质高效技术的应用,全县玉米产量增效明显,我县阳光村玉米增密度提单产高产示范田经国内玉米知名专家测产,实测样点最高产量为1535.59kg/亩,平均产量为1350.36kg/亩,我县玉米单产再创历史新高。(二)农业外来入侵植物普查工作圆满完成,摸清了我县外来入侵植物和病虫害底数,为构建物种信息数据库,健全防控体系,维护生物安全、维持生态平衡打下了基础。(三)绿色高质高效农业节水模式初见成效。为破解制约中南部山区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实现农业稳产增产和绿色高质高效发展,我县按照“用好天上水、用足地表水、适度利用地下水、保住地中墒”的工作思路,在天赐湾镇银湾村建设绿色高质高效农业节水综合试验示范区,集成展示节水技术、抗旱品种、种植模式等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筛选出适宜全县中南部山区不同立地条件下最合理的种植结构、节水措施和种植模式。可实现亩节水60%、节肥20%、节劳30%、增产30%,亩均节本增效500元以上。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植保体系不健全,单位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基层植保力量匮乏,面对难问题、新问题力不从心。植保经费不足,应急资金储备不足,现有监测网点少,监测设备老旧,无法实现对全县范围内高效监测。2.项目任务计划及资金下达缓慢和现行的物资招标采购制度不相一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实施,建议今后应尽早下达项目任务资金。(二)改进措施建议加大专业技术人员培育力度,全面提升人才队伍专业技能水平。积极引进专业人才,不断扩充专业人才队伍。四、下一步工作计划2024年,农技中心依托项目,重点开展农技推广、种业服务、植保植检、特色产业及试验示范等工作,全面发挥农业技术推广职能,确保全县粮食稳定增产、农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1月被榆林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评为全市农技系统先进集体;2023年2月吴清亮旱作节水技术工作站被中共靖边县委靖边县人民政府授予靖边县专家工作站称号;2023年2月被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评为2022年“三大”行动先进单位;2023年2月被榆林市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心评为全市马铃薯产业系统先进集体;2023年4月被陕西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站评为全省土肥系统优秀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