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定边县经济和科技信息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全县经济和科技信息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向县委、县政府及经济综合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支持。收集、加工、传递科技信息,开展科技情报分析。负责科技成果、科技项目、科技人才等数据库建设工作。申报、实施省市县科研计划项目。 | |
住所 | 定边县政府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李亮亮 | |
开办资金 | 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定边县发展改革和科技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万元 | 104.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和局机关的正确领导下,定边县经济和科技信息中心严格履行工作职能,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如下:一、主要工作措施(一)不断夯实信用基础。一是信用制度更加完善。制定了《定边县2023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定边县2023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目标责任考核指标》等信用工作指导文件,并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全县目标责任考核指标,明确工作目标。二是加强“双公示”数据治理。开展了“双公示”信息核查,以政府督查室文件通报各部门开展情况。2023年,“双公示”数据累计上报3591条,其中行政许可信息上报量3005条,行政处罚信息上报量586条。三是强化重点工作监测指导。按照《定边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点工作季度监测点评办法》,通过对“双公示”、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等重点工作的监测指导,进一步提升全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水平,加快推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形成。(二)构建新型信用监管机制。一是不断规范信用承诺。督促指导各部门梳理本领域本行业的信用承诺目录,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信用承诺书模板,推动信用承诺规范化、标准化。二是不断拓宽信用核查范围。协助各部门开展信用核查事项清单梳理工作,拓宽了信用核查范围。在招标投标、政府采购、评优评先、政府资金扶持等行政管理活动中,设立信用信息核查环节,将市场主体的信用状况作为管理决策的重要参考,2023年累计对2076余位个人和236余家企业进行了信用核查。三是分级分类监管逐步开展。督促具有分级分类评价和监管领域的部门制定分级分类评价和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并按照中省相关标准开展分级分类评价工作,推进我县分级分类监管工作逐步开展。四是开展政府机构失信专项治理。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度政府机构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对各乡镇、政府各工作部门开展失信排查,同时组织全县29个部门和20个乡镇(街道办)开展政务诚信承诺,并全部上传至市信用服务平台。(三)强化信用应用。一是深入开展信用工作培训。针对信用修复,2023年召开了两次失信警示约谈和信用修复培训会,对失信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培训,提高失信市场主体信用意识,指导市场主体开展信用修复。同时,召开了2023年信用工作业务培训会,进一步提高各部门业务人员工作水平。二是积极开展信用宣传。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科技活动周、“614信用记录关爱日”、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等系列宣传活动,通过拉宣传横幅、设立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单和宣传手册等方式,对《陕西省社会信用条例》、《榆林市“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以及信用相关政策展开全面宣传,提高了广大市民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三是做好“信易贷”平台宣传推广工作。印发了《关于全面提升榆林市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影响力工作的通知》,并在县融媒平台发布了《榆林市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注册使用说明》,同时印制了“信易贷”平台宣传页,在信用宣传活动中做好信易贷平台宣传推广工作。目前,我县在信易贷平台注册2392家,占全县企业、合作社8498家的28.1%。四是开展农村信用信息归集工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县信用示范村镇创建工作的通知》和《定边县农村信用信息归集工作方案》,确定白泥井镇、红柳沟镇、安边镇、冯地坑镇、新安边镇、砖井镇、堆子梁镇为首批信用信息归集乡镇,农村商业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作为业务指导单位,与各乡镇共同负责完成农村信用信息归集。(四)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中心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发挥宏观经济信息服务职能,对全县经济运行情况与发展趋势进行监测和分析,做到月小结、季分析,每季度发布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针对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和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和建议,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五)大力推动科技服务。一是不断更新科技人才专家库。科技人才专家库现有专家111人、人才245人,主要服务于农、林、牧、教育、化工、建筑、医疗卫生、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行业。二是开展科普调查。对全县25个部门6大科普指标进行问卷调查,并统计汇总数据,上报中国科技情报网。三是跟踪督导全县科技特派员。调整定边县科技特派员跟踪督导小组,积极参与科技特派员在各乡镇开展的农业、畜牧业、林业等各类活动,督导科技特派员75次,并做好工作记录,为科技特派员年终考核提供参考依据。四是加强科技宣传培训。通过“科技之春”宣传月、“科技活动周”等常态化科技宣传活动,大力开展科技知识普及工作。(六)积极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以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引进试验示范、防虫纱网大棚技术试验示范种植新品种瓜菜、名优葡萄阳光玫瑰高校集成栽培技术示范项目、肉羊新品种引进及杂交试验、肉羊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节水性功能肥料在辣椒和红葱以及玉米中应用对比试验项目、渗水地膜(顶凌早播谷子、糯玉米、粮饲兼用高产玉米、春小麦)新品种对比试验示范等为载体,开展试验示范、优选优育,将适合我县种殖的粮食作物、瓜果蔬菜等新品种在全县范围推广,增加县域种植效益,提升种植业科技含金量。(七)标准化厂房项目有序推进。衣食梁移民社区标准化厂房二期项目已竣工、综合服务设施配套项目稳步推进,即将竣工;衣食梁回购商品房提升改造项目已竣工验收,投入使用;衣食梁移民社区标准化厂房三期项目办公楼基础完成,2#、4#、5#基础施工完毕。二、存在问题(一)分级分类监管待加强。分级分类监管有制定实施方案、建立评价模块、信用分级分类评价、差异化监管等多个环节,各行业部门推进程度不一,推动快的部门已经开展了分级分类评价,但差异化监管还有待加强。(二)迟报问题屡纠不改。按照省市合规率达到100%、迟报率清零的要求,部分部门能在行政决定作出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上传完整合格的数据,但是仍然有部分部门不能按时上报,迟报率未能清零,错误数据未能及时修改。(三)各部门信用宣传待强化。各部门对信用工作的宣传认识不到位,只是将信用宣传作为一个考核指标来完成,不能与各自行业宣传进行有效衔接,不能与各自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四)信用承诺开展缓慢。大部分部门信用承诺工作开展缓慢,个别部门虽然开展此项工作,但未在市信用服务平台进行上报,市信用服务平台信用承诺数据量少。三、2024年工作计划(一)精准抓好县域经济运行。按季度及时分析县域经济的运行情况,了解经济领域的动态,搞好调查研究,撰写季度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为县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二)持续完善信用制度。以信用核查、分级分类监管为重点,充分运用联合奖惩机制,不断完善各行业、各领域信用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推动各项信用制度逐步完善。(三)加强数据归集治理。加大对各部门信用信息上报工作的指导,督促各部门及时、准确上报“双公示”、“五公示”“双随机”等信用信息;依托各部门信用核查事项清单,强化信用核查。(四)积极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做好衣食梁移民社区标准化厂房二期项目后续工作,加快衣食梁移民社区标准化厂房三期项目进度,确保尽早投入使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